二戰後選擇躋身社會主義陣營後,阿爾巴尼亞接受了來自蘇聯和中國的援助,分別為15年和20多年。
這個國家一直未能脫離貧困的陰影,與其他曾在大國援助下崛起的國家形成了鮮明對比,如日本和韓國在美國的支援下快速崛起。
阿爾巴尼亞為何陷入這一困境?
在二戰期間,阿爾巴尼亞的反法西斯戰爭取得了阿爾巴尼亞勞動黨的領導下的勝利。隨著戰爭結束,阿爾巴尼亞迅速加入了社會主義陣營,與蘇聯建立了緊密的關係。然而,在戰後初期,蘇聯採取了一種謹慎的政策,試圖在與西方國家保持表面夥伴關係的同時鞏固其在戰後取得的利益。
在西方密切關注的巴爾幹地區,蘇聯選擇了一種間接控制的策略,以避免刺激西方國家。在這個背景下,蘇聯透過南斯拉夫向阿爾巴尼亞提供援助,包括政治、經濟和軍事方面的支援。這種方式不僅有助於維護蘇聯與南斯拉夫之間的友好關係,還確保了蘇聯在巴爾幹半島的勢力範圍內保持穩固。
南斯拉夫在這一時期追求在巴爾幹半島的領導地位,因此積極地拉攏阿爾巴尼亞,並提供了大量的援助,以幫助阿爾巴尼亞進行戰後的建設。
1946年,南斯拉夫和阿爾巴尼亞兩國簽署了一項互助協議,開啟了一段複雜而曲折的合作歷程。南斯拉夫在經濟、政治和軍事層面提供了大量援助,然而,這一合作最終演變成了一場政治博弈,涉及到蘇聯、南斯拉夫和阿爾巴尼亞之間的複雜關係。
經濟合作方面,南斯拉夫發揮了引導作用,推動兩國實行統一貨幣和關稅政策,同時幫助阿爾巴尼亞建立計劃經濟體制。
為確保政策的有效執行,南斯拉夫還特別組織成立了協調委員會,負責協調並執行各項政策。南斯拉夫不僅提供了財政支援,還促成了兩國合資成立的聯合公司,派遣大量專家赴阿爾巴尼亞,這些專家在技術指導方面得到了蘇聯專家的指導。
軍事領域,南斯拉夫不僅提供了軍事顧問,還直接派兵駐紮,為阿爾巴尼亞的軍隊建設提供全方位的支援。這一系列援助讓南斯拉夫在阿爾巴尼亞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也在未來引發了矛盾。
南斯拉夫的野心逐漸激起了斯大林的不滿。斯大林對南斯拉夫過於主動的控制行為感到擔憂,因此開始直接對阿爾巴尼亞提供援助,以削弱南斯拉夫在該地區的影響力。阿爾巴尼亞也逐漸對南斯拉夫的過度控制產生反感,開始尋求與蘇聯建立更緊密的關係。
隨著蘇南關係的惡化和最終決裂,阿爾巴尼亞逐漸獲得了更多來自蘇聯的直接援助。
南阿爾巴尼亞與蘇聯的緊密合作關係在斷交後迎來了一段蜜月期,蘇聯派遣大批專家全面指導阿爾巴尼亞的經濟發展。這一時期,蘇聯不僅鞏固了阿爾巴尼亞的計劃經濟成果,還大力推動了基礎設施建設,包括修建橋樑和道路,使得阿爾巴尼亞的經濟跨足了新的發展階段。
然而,這段蜜月期的繁榮在赫魯曉夫上臺後受到了影響。赫魯曉夫單方面決定改善與南斯拉夫的關係,使得阿爾巴尼亞感到受傷。此時,阿爾巴尼亞尋找到了中國,轉而尋求與中國建立更加牢固的合作關係。
赫魯曉夫上臺後,他的一系列行動進一步加深了阿爾巴尼亞與蘇聯之間的分歧。赫魯曉夫訪問南斯拉夫、全面批判斯大林等舉措讓阿爾巴尼亞無法接受。
在這種情況下,阿爾巴尼亞轉向中國,表態支援中國堅持自主發展道路。隨後,阿爾巴尼亞更是公開批評赫魯曉夫明顯的“修正主義”傾向。
在當時,蘇聯在其盟友內部展現了霸權行徑,對中國堅持自主發展實行外交孤立,因此,阿爾巴尼亞對中國的支援成為了至關重要的一環,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中國所面臨的外部壓力。
然而,阿爾巴尼亞這一立場卻招致了蘇聯的不滿。蘇聯開始大幅度減少對阿爾巴尼亞的援助,最終甚至“斷供”了援助。這一巨大的空缺迅速被中國及時填補。
自1954年開始,中阿兩國陸續簽訂了合作和援助協議,中國向阿爾巴尼亞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援助。一開始,中國主要提供物資和貸款支援。
物資援助包括大米、小麥、糖等日常生活必需品,而貸款主要分為長期和應急貸款。
隨著蘇聯援助的終結,阿爾巴尼亞加大了對中國的依賴,而中國也積極響應,擴大援助規模。
在經濟方面,阿爾巴尼亞獲得了來自中國的30多億元無息貸款,並得到了近10億元的投資,涉及冶金、石化、石油開發等各類工業專案。
值得一提的是,為支援阿爾巴尼亞充分利用其豐富的紅土礦資源進行鋼鐵生產,中國專家創造了溼法冶金技術,這一技術在當時被認為是最先進的冶金技術。
在軍事領域,中國不僅提供了近15億元的專案援助,還向阿爾巴尼亞提供了大量武器和裝備,顯示了中方對阿爾巴尼亞全面援助的承諾。
在中阿蜜月期,阿爾巴尼亞不僅積極支援中國反對蘇聯霸權的立場,而且與其他得到中國援助的國家一同協力成功推動了中國重新加入聯合國安理會。然而,這段友好期的援助也引發了一系列後續問題。
阿爾巴尼亞在得到中國的大量援助後,並沒有形成抓住機遇、埋頭苦幹的優良作風,反而滋生了鋪張浪費的壞毛病。習慣了中國的輸血式援助,阿爾巴尼亞在向中國再次尋求援助時,逐漸表現得理直氣壯,甚至可以說是獅子大開口,而且沒有珍惜中國在其經濟建設上所付出的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援助時期,中國本身也並不富裕,相當於是省吃儉用來幫助阿爾巴尼亞。然而,阿爾巴尼亞卻未能好好利用這些援助,使其真正發揮最大效益。
面對這一局面,中國開始反思其對外援助的模式。隨著中美關係的緩和、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兩國的內政外交政策分歧逐漸加大,中國逐步減少對阿爾巴尼亞的援助,堅持“力所能及”的原則。
這一舉措引起了阿爾巴尼亞的不滿。加上中美關係的調整、中國的改革開放,兩國之間的矛盾逐漸加深,最終導致了兩國分道揚鑣。中國停止對阿爾巴尼亞20多年的輸血式援助後,阿爾巴尼亞再次陷入經濟困境,成為一個需要重新尋找發展路徑的國家。
阿爾巴尼亞在接受兩個大國的援助後依然未能擺脫貧困和落後的困境,主要原因可以總結為三個方面。
首先,阿爾巴尼亞存在對援助的依賴心理。不論是蘇聯透過南斯拉夫援助,還是直接得到中國的支援,阿爾巴尼亞似乎未曾深思援助的來之不易。
相反,他們對援助產生了過於容易得來的期望,形成了一種“兄長理應照顧小弟”的邏輯,卻沒有建立起對援助的珍惜和感激的認識。這導致了奢侈浪費和貧困意識的缺失,使得在沒有外援時,阿爾巴尼亞陷入了生活困境。
其次,阿爾巴尼亞在政治上過度發揮了斯大林的高度集權模式。阿爾巴尼亞領導人霍查雖然沒有學到斯大林搞建設的魄力,但卻將斯大林的高度集權模式發揮到了極致。
政治上個人崇拜盛行,經濟上實行僵化低效的計劃經濟,外交上封閉自守。這些問題造成了阿爾巴尼亞建設效率的極低水平。缺乏有效的執行機制和創新能力,即便有藍圖,也很難實現高效的執行,最終導致阿爾巴尼亞的建設專案虎頭蛇尾,難以實現任何有意義的五年計劃。
阿爾巴尼亞在面臨援助時出現了嚴重的腐敗問題,這一現象在阿爾巴尼亞對待外援的態度中顯露無疑。領導人霍查直接向中國表示,中國有的,他們也要有,似乎將外援看作理所當然的資源。這種態度導致國內鋪張浪費問題日益嚴重,官員中飽私囊,政治體系充滿了假公濟私和權謀之氣。
尤其在對待中方援助方面,雖然阿爾巴尼亞只有200萬人口,卻接受了幾十億元的援助。然而,這些援助並沒有被有效地用於推動經濟發展,而是陷入了浪費和不當使用的泥潭。當外援一旦減少或撤回,阿爾巴尼亞便立即陷入了經濟困境,揭示了國內官員不作為的問題。
隨著蘇聯解體,阿爾巴尼亞將目光轉向西方,開始實行西化改革。政治上,實行了民主制度和多黨制,經濟上進行了自由化和私有化。
這一系列改革卻引發了國家內部的混亂。經濟並未如預期那樣迅速改善,反而陷入了一段時間的倒退,與其他東歐國家如波蘭等的發展差距逐漸擴大。
受到斯大林模式的長期影響,加上阿爾巴尼亞一直未能在政治體制上培育出西方式的民主土壤,西化改革後政治的不穩定和嚴重的腐敗問題成為制約其發展的兩大主要障礙,同時也成為其加入歐盟的制約因素。
儘管阿爾巴尼亞已經成功加入了北約,併成為歐盟的候選國,但一直無法邁過最後的入盟門檻。每次歐盟的審查都對阿爾巴尼亞表示謹慎肯定,然而最終都是委婉的拒絕。阿爾巴尼亞的經濟落後只是其中一個問題,足以讓歐盟產生猶豫和擔憂,更別提其他一系列問題。
實際上,阿爾巴尼亞若想邁入歐盟的大門,首先需要解決自身的貧困問題。貧窮不僅是國家自身的負擔,也成為阻礙其加入歐盟的一項重要因素。任何組織都不願接受一個貧窮的成員,因為這意味著在幫助其發展的同時還需要承擔相應的負擔。
自西化改革以來,阿爾巴尼亞一直在向歐美靠攏,儘管歐盟將其放置在候選國位置上近10年之久,但並沒有影響阿爾巴尼亞對入盟的積極性。隨著俄烏戰爭的爆發,阿爾巴尼亞迅速跟隨歐美的步伐,積極參與對俄製裁併支援烏克蘭,這些行動為其贏得了歐美的好評。
儘管歐盟終於重啟了阿爾巴尼亞的入盟談判,但談判結果並未有實質性變化。這對阿爾巴尼亞來說雖然是一種鼓勵,但也意味著仍需面對更多的挑戰和改革。
未來,阿爾巴尼亞將繼續堅定地向西看,因為除了渴望加入歐盟外,它還期望得到美國和北約在地緣安全上的更多支援。
阿爾巴尼亞一直保持尋求大國幫助的習慣,但也需要深刻吸取教訓:必須透過自身努力,改善社會經濟,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才能夠真正走上寬廣的發展之路。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