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不少抗日神劇,裡面的戰壕都挖成一條直線或孤形。更有甚者,鏡頭中的八路軍(新四軍)裝備精良,陣容豪華。戰壕上密佈一挺挺輕重機槍,非常吸引眼球。
姑且不論那時的人民軍隊根本沒有如此多的裝備。即使有,也不能這樣佈置機槍陣地。敵人一炮襲來,摧毀的可不是一個機槍組。這明顯是違反基本軍事常識的。
正常的戰壕是挖成摺尺形,或者叫之字形,鋸齒形。以利形成交叉火力,消滅突入戰壕內的敵人。
戰壕是熱兵器時代的產物。在此之前,滑膛步槍雖然已大規模使用,但射程短,裝填複雜,士兵必須站立著,快速裝填。先裝火藥,再填彈丸,然後用捅杆搗實。西方槍戰中,都是在進入射程後,雙方站成一排橫隊互射,即人們戲說的排隊槍斃。
後來出現了帶來復線(膛線)的步槍,金屬殼子彈,發射簡便,步槍射程也更遠了。特別是機槍和野戰炮的問世,逼迫士兵必須尋找掩體,以躲避飛蝗般的子彈和漫天遍地的炮火。尤其是第一次大戰,交戰雙方都陷入可怕的塹壕戰。
開始,戰壕是挖成直線或孤線,但暴露出不少問題。這種戰壕無縱深,火力不交叉。一旦敵人突破一點,進入戰壕,防守困難。敵人可以憑藉突破點,向兩側和縱深發動攻擊。
還有敵方炮火來襲,炮彈破片和氣浪沿一字形戰壕擴散,增加了人員傷亡,不利防守。而鋸齒形戰壕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這種傷亡。
當然了,最初的戰壕是由散兵坑(壕)演變來的。散兵壕又分單人和雙人壕,單兵壕互相連線起來為一長壕,這樣最初的戰壕形成了。戰壕不是一字形或孤形,而是鋸齒形。規模大的戰場上,戰壕有多條。細分有支撐壕、支援壕等,用交道壕連線起來,組成強大的縱深配置。除此以外,交通壕利於人員快速流動,防敵殺傷,還能運送補給和傷員。
多條戰壕的縱深防禦,即使敵人突破一條(道),也可憑藉後面的戰壕阻敵深入,併發起反衝鋒,不致防線崩潰。
一戰期間,雙方都依託戰壕,你來我往,互相攻防。如著名的凡爾登和索姆河戰役,凡爾登戰役是一戰最慘烈的戰役。在十五公里的戰場上,雙方傷亡人數高達百萬之眾。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索姆河戰場被稱為人間地獄,雙方傷亡人數甚至超過了凡爾登戰役。
凡爾登戰役
二戰期間,雖說德軍發明了“閃電戰”,用裝甲洪流開路,一路凱歌,橫掃歐洲十幾個國家。但入侵蘇聯後,遭遇惡劣天氣和蘇聯軍民的拼死抵抗,戰事久拖不決。希特勒的閃電戰破產了,攻守雙方仍離不開戰壕。
這期間,戰壕構築更復雜,也更成熟了。特別是在塹壕戰時,戰壕是士兵的家,也是士兵的墳墓。為了防敵空襲和重炮轟擊,戰壕又增加了沙袋,混凝土永久工事,機槍陣地,火炮陣地等。
二戰蘇軍工事
更完備的塹壕裡,甚至有彈藥庫,指揮所,急救室,食堂,地下娛樂場所,洗浴室,廁所等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