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霍布森( John A . Hobson )在1902年出版的《帝國主義》中所闡明的機理。
經過初步的計算,英國在1900年前後,包括利潤、工資、租金和來自各個方面的收入,總計大概是每年17億英鎊,但其中直接來自海外貿易的年度收入只是略多於3800萬英鎊,佔總收入的1/45。換句話說,英國直接從海外殖民地得到的經濟收入其實是很少的。
這是因為,像印度這樣的殖民地雖然土地廣闊、人口眾多,但貧富差距實在太大,普通人的消費能力實在不足以支撐英國本土的工廠生產。
與之相對比,英國軍隊每年的軍費則是6000萬英鎊。而且,軍費的增長與海外貿易的得利不成比例。
1855-1859年,英國對外貿易額和對殖民地貿易額在進出口貿易額中的比重,與1895-1898年相比幾乎沒有太大變化,但是軍費開支卻有了明顯的增長。也就是說,並不是英國人每多花一點錢在海軍上,就會多掙到一點錢。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維持帝國主義的外交政策呢?霍布森解釋說,這是因為圍繞帝國主義外交政策,形成了巨大的利益集團:
在過去30年裡,帝國主義作為一種商業政策而飽受詬病,一則因為這項政策耗資巨大但所開拓的市場卻既小又不安全,二則因為它所激起的民族怨恨已經危及自身國民財富的安全。
我們不禁要問:"英國是如何被誘致從事這樣不合算的事業的呢?"
唯一可能的答案是,國家整體的經濟利益屈從於把控著國家資源管理權的特定階層的私人利益。這沒什麼可大驚小怪的,也無須苛責,因為這是各類政府的通病。
托馬斯·莫爾爵士所寫的名言至今還是真理:"我見到的無非是富人狼狽為奸,盜用國家名義為自己謀利。"
帝國主義能直接帶來什麼經濟收益呢?耗費鉅額財政支出於艦船、大炮、海軍裝備和戰略物資,當戰爭來臨或警鐘敲響的時候大獲其利;國內外證券交易所發行的新公債和巨幅波動的行市;增加計程車兵、海員以及使領館職員;隨著英國國旗取代其他國家國旗而增加的海外投資;獲得出口市場,併為英國相關製造行業提供保護和支援;工程師、傳教士、炒礦者、牧場主和其他移民獲得就業。
從帝國主義支出或其相關結果中獲得鉅額回報的某些特定利益集團,於是起而反對公共利益,並且本能地基於強烈的互相認同而聯合起來,去支援每一次新的帝國主義掠奪。
如果把6000萬英鎊作為和平時期最低限度的軍備支出而加以仔細分析,其中大部分支出直接流向某些大公司的錢櫃。這些大公司從事於建造軍艦和運輸船隻,並給它們進行裝備和提供燃料,製造各種槍炮、彈藥、飛機和汽車,供應軍需的馬匹、車輛、馬具、食物和被服,承造兵營和其他大批非常規的日用品。透過這些主要渠道,數百萬英鎊養活了許多附屬行業,其中大部分人很清楚地知道是在執行軍需合同。
這裡我們就觸碰到了商業性帝國主義的重要核心。其中一些業務,尤其是船舶製造、鍋爐製造和軍火製造業務,都是由實力雄厚的大公司經營,這些大公司的首腦都很清楚如何運用政治手段謀求經濟利益。
這些人都是帝國主義的信徒;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採取擴張的政策。
霍布森的這個論斷相當有名,列寧的帝國主義理論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狗]
歡迎點解的頭像,從隨便哪個動態裡的連結,加入烏托邦拆遷群,商貿與文明圈。
本群本圈誓將陰陽怪氣、指桑罵槐、含沙射影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