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時期,在四川普州有位被稱為趙縮手的人,年輕時,父母給他錢去成都買書,半路上,他碰到一位修道的人,就離家跟隨師父修行去了。
到了紹興末年,趙縮手大概有一百多歲了,他喜歡在彭漢間走動,走路時,他總是將雙手縮在胸旁,因此得了“趙縮手”這一綽號,真名反而沒人記得了。
人們請他吃東西,不管多少他都能吃光;別人請他飲酒,無論一杯還是百杯,他從不推辭;有時整天不吃飯,他也怡然自樂。
成都人房偉曾寫文章讚頌趙縮手“被褐懷玉,其樂也天。”趙縮手見到文章後還續了一些文字,並自贊說:“紅塵中,白雲裡,好個道人活計。無事東行西行,有時半醒半醉,相逢大笑高談,不是胡歌虜沸。除非同道方知,同道世間有幾?”
綿竹人袁仲舉長期患病,有一次,見到趙縮手從家門口過,就邀請他進家飲酒,並詢問自己的病情。
趙縮手隨口唱到:“損屋一間兒,好與支援。休教風雨等閒欺,覓個帶修安穩路,休遣人知。須是著便宜,運轉臨時。襖知險裡卻防危,透得玄關歸去路,方歩雲梯。”
說完,趙縮手連飲酒數杯,沒再說什麼,就離開了。
當時,有位叫黃仲秉的人與趙縮手同行,就問其緣故,趙縮手說:“觀察我的詞義就知道了!”後來過了十幾天,袁仲舉就去世了。
什邡縣有個風俗,每年正月被當作衛真人的生日,周邊的道人就會到什邡縣集合。
有一年正月,趙縮手去了什邡縣,借宿在謝氏家,頭天晚上,他對謝氏說:“住在你家多有不便,我暫借這房間,將有用處。”
天快亮時,趙縮手徑直去了對門的一座小寺,找了一間屋,就開始在榻上盤坐。旁人見他不講話很奇怪,走近一看,趙縮手已經死去了。
聚會的有數千道士,爭先恐後來看他,並焚香向其致敬。三天後人們火化趙縮手後,發現他的所有骨頭都鉤連在一起,似用鎖串起來一樣。
關於趙縮手的事記載在宋代洪邁所著《夷堅志》中,原文還要詳細一些,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找來看。
自古以來,如趙縮手一般的奇人可謂舉不勝舉,這類人實際也是古代淵源流傳的修行文化的一個縮影。
人們之所以對這類人嘖嘖稱奇,在驚歎於他們那神奇的本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似乎從他們身上看到了一絲超脫塵世的希望,畢竟在苦海沉浮中,誰沒有一個成仙成道的夢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