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崇禎二年,對於明京畿一帶的百姓來說,是噩夢到來的一年。明朝每年花費幾百萬兩白銀打造的寧錦防線沒能抵禦住後金的鐵騎,皇太極在征討察哈爾以後,率領十萬兵馬,從蒙古繞道,突入關內,直撲北京城。
遵化的丟失速度讓明廷始料未及,朝廷只得一面整頓京師裡的衛戍部隊,一面急令各地的兵馬馳援。後金的大軍能夠攻入京畿一帶,袁崇煥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所以他支援京師最為賣力,急率關寧軍攔住了後金軍。
此後皇太極使用反間計,袁崇煥被凌遲處死,局勢瞬間失控。關於袁崇煥之死可謂眾說紛紜,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死讓本就危急的明朝雪上加霜。祖大壽率軍逃到寧遠,皇太極擊敗明朝援兵,名將滿桂戰死。
明朝幅員遼闊,號稱雄兵百萬,但它現在卻被十萬不到的後金兵圍了京城,而無一軍可以解救。皇太極打不下堅固的京城,但他此舉的目的本就不是為了攻克京師,他一開始的想法只是擄掠明朝的百姓和財富。於是後金的軍隊肆虐在明朝的京畿地區,將百姓全部擄到建州。
明軍雖然此前被後金一直壓著打,但那畢竟是在關外,可現在皇太極領著後金軍如同逛後花園一般,在明朝的天下腳下搞了一次“三光”,這對於明朝的打擊可想而知。皇太極對於明廷的憤怒並不在意,在這一戰前他對於明朝還有所顧慮,但此次他看出了明朝的虛弱,心中已不把明軍當人看,這一點從他回師的部署就可以看出。
1630年(明崇禎三年、後金天聰四年)初,後金軍搶掠足夠以後,皇太極率主力返回都城瀋陽,但他並沒有放棄此前攻佔的城池,命阿巴泰留守遵化、灤州、永平和遷安四城,對京師虎視眈眈。
遵化四城本是防備後金的重鎮,現在卻成了後金威逼京師的前沿,明廷不可能忍受後金佔下四城,可以時刻入寇京城,所以收復四城迫在眉睫。
不過如何收復、誰去收復成了一個大問題。己巳之變打碎了明軍的脊樑骨,幾十萬明軍被幾萬後金軍圍著打,這對於明軍士氣的打擊可想而知。後金軍從京畿離開完全不能夠叫撤軍,而應該叫回師,畢竟他們是滿載而歸,而明軍卻是損失慘重。明朝有一個不怕死的兵部右侍郎叫劉之綸,他率上萬人想給回師的後金軍打擊,結果後金不費吹灰之力就擊潰了劉之綸。
劉之綸的戰死讓明軍再不敢出擊,但崇禎不甘心四城淪陷,危難時,他只能再次讓老臣孫承宗出山。孫承宗是經略遼事的老臣,他的才能還要在袁崇煥之上,此刻除了他,也沒有別人了。
孫承宗馬上就發現了機會,後金軍正在換防,原本駐守四城的是阿巴泰,但不久以後皇太極就下令讓二貝勒阿敏率本旗兵力接替阿巴泰。兩軍換防,勢必出現真空期,孫承宗抓住這個機會,讓祖大壽和山西總兵馬世龍攻打灤州。
明軍以紅衣大炮攻城,後金軍不能抵擋,棄城而逃,被明軍截擊,死傷慘重。不久以後,阿敏就令遵化守將棄城,臨走以前屠盡城中百姓。四城被成功收復,這是明軍久違的勝利,京城的崇禎皇帝大喜過望,明廷將其稱為“遵化大捷”。
毫無疑問,四城之戰是明軍勝了,但從大的形勢來看,遵化大捷絕不是一次真正的“大捷”。從戰損比來說,在後金攻打明京畿一戰中,明軍折損數萬,被擄走和殺害的百姓以十萬百萬計,牛馬等牲畜則不可勝計,而後金付出的代價連明軍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哪怕只從四城之戰來看,後金軍死傷也只是幾百,並未傷及根本。以數萬兵馬圍攻幾千後金軍最後取得幾百首級的戰果,只能說為明朝提供了一個挽尊的理由。
而對於皇太極來說,折損的這幾百人無足輕重,反而是此戰的失利可以作為打擊阿敏的理由。阿敏是四大貝勒之一,按年齡排行老二,地位很高。阿敏還是鑲藍旗旗主,他參與了後金的大部分戰役,屢立戰功,威望很高,經常不聽皇太極調遣,還跟他對著幹。
阿敏對於皇太極統一後金,將其從遊牧部落轉變成統一的政權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阻礙,皇太極一直想將他除掉,但苦於沒有理由。如今四城之戰成了最好的理由,阿敏身為大貝勒,鑲藍旗的旗主,未經激戰就放棄四城,辱沒了後金國威,這個罪名一安上,阿敏想拿掉也沒辦法。其他看皇太極不順眼的人也沒辦法為阿敏說話,畢竟皇太極率軍攻打京畿的時候順風順水,阿敏的四城之敗是此次的唯一敗績。
除了四城之戰,皇太極還給阿敏安了一個意圖在朝鮮自立的罪名,將他軟禁至死。阿敏一出,皇太極在後金中的威望快速上升,加快了後金的政權化。
除此以外,後金在四城之戰中使用的紅衣大炮作用顯著,引起了皇太極的注意,加快了後金對於火器的研發。而這對於只剩下守城一條路的明軍來說,可謂是毀滅性的打擊。所以,遵化大捷是一次小型戰役的勝利,但對於整體局勢而言,卻是雪上加霜,它獲得的戰果所付出的代價,是明朝所無法承受的。
參考資料:
《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