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地方廣大,東西六千餘里,南北四千餘里,東接河西走廊,西達波斯高原。西域南北皆有大山,中央有河。
拋開其他地方不說,僅天山山脈,東西綿延近兩千裡,南北也有數百里,山勢雄偉,原始森林遮天蔽日。群山之巔上的冰峰雪嶺如白玉屏風般橫聳天際,每到春暖之時山雪融化,滔滔洪流,奔騰瀉下,灌溉大小綠洲。
西域除了高山,便是沙漠,其中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西域人的噩夢。塔里木盆地按逆時針方向,由天山山脈、帕米爾高原、崑崙山脈、阿爾金山圍成。塔里木盆地呈橢圓形,東西最長約1500千米,南北最寬約600千米,總面積約53萬平方千米。塔里木盆地海拔高度在800至1300米之間,地勢西高東低,東部鹽澤(蒲昌海、羅布泊)是盆地最低處,也是積鹽中心,海拔約780米。
塔里木盆地的邊緣為山麓、戈壁和綠洲(沖積平原),中部是塔克拉瑪干沙漠,這裡是世界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地方。由於塔里木盆地高山環繞,海洋的溼潤氣流很難到達,盆地年降雨量極少,塔克拉瑪干沙漠幾乎終年不雨。
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世界第十大沙漠,東西最長約1000千米,南北最寬約400千米,面積約33萬平方千米。
清朝歷史地理學家顧祖禹曾寫道:欲保秦隴,必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意思是若想要保住秦隴,必穩固河西,想要穩固河西,必須開拓西域。
漢武帝時期,西域分三十六國。李廣利第二次出征大宛國,屠輪臺、誅大宛、滅鬱成,揚大漢天威於蔥嶺(帕米爾高原)內外,西域震懼。後來漢朝設定西域都護府,將西域諸國納入管轄範圍。
到唐朝時期,設安西都護府,統轄安西四鎮:龜茲、焉者、于闐、疏勒,兵力兩萬四千。
安西都護府管轄範圍最廣時,東起金山(今阿爾泰山),西抵西海(今裡海),橫跨蔥嶺東西,東接西州,西至藥殺水(今錫爾河)、烏滸水(今阿姆河)流域的廣大地區,比漢朝控制的西域還要大。
不過到了明朝時期,卻未能再次控制西域,明朝初期戰鬥力堪比漢唐,為什麼自始至終都無法將西域收入囊中呢?
1368年(元順帝至正二十八年,明太祖洪武元年),朱元璋在應天(今南京)稱帝,國號大明。
1368年,明軍將領徐達攻克大都(今北京),元順帝退守上都,元朝滅亡。1369年,明軍將領常遇春攻克上都(開平,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
朱元璋兵分三路向西進攻,經過幾次大戰,基本控制關隴和河西地區,明軍儘管取得軍事上的勝利,但要長久站穩腳跟依然任重而道遠。由於河西走廊已是遊牧與農耕混雜之地,農耕人口在當地的比例並不佔優勢,明朝通常是將投降的蒙古部落改編為“衛所”加以統治。
朱棣時代,明軍在戰略上仍舊是處於優勢的,五次北征使得殘存的蒙古人不敢正面迎擊明軍,但朱棣死後情況就不一樣了。
1449年(明英宗正統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鎮在宦官王振的蠱惑下,不顧群臣反對,率大軍五十萬親征。結果明軍在土木堡被瓦剌大軍包圍,明英宗被俘,數十名隨軍大臣戰死,京師三大營主力盡失,史稱“土木堡之變”。
此後明朝對外用兵,以守為主,正北方向尚且防不住北元殘餘勢力,至於西北則根本無力顧及。
大家應該對“兀良哈三衛”有些印象,這三個衛所便是明廷指派鎮守東北的蒙古部落。同樣在西北方向,大明也設定七個衛所,分別是:安定衛、阿端衛、曲先衛、罕東衛、沙州衛、赤斤蒙古衛、哈密衛。這七個衛所的首領無一例外都是蒙古貴族,大明顯然也不指望他們能夠開疆拓土,能夠保持對明廷的忠誠,並守住自己轄區。明朝是想先穩住西北,等滅掉漠北的蒙古殘餘勢力,再回頭來加強西北的統治,乃至收復西域,只不過明朝到滅亡也沒有控制漠北。
1509年(明武宗正德四年),兵部評價“關西七衛”:“西戎強悍,漢、唐以來不能制。我朝建哈密、赤斤、罕東諸衛,授官賜敕,犬牙相制,不惟斷匈奴右臂,亦以壯西土藩籬。”也就是說明朝仿效漢武帝經略西域,即“斷匈奴右臂”,透過關西七衛截斷蒙古和西域的聯絡,下一步還是想效仿漢武帝設西域都護府,控制廣闊的西域。
在明朝建立之前,西域是蒙古四大汗國之一察哈臺汗國的勢力範圍,後來吐魯番汗國基本繼承了察哈臺汗國的軍事力量。從“關西七衛”的分佈來看,即便是最靠西的哈密衛,也只是處在今新疆東部,剩餘六個衛所不是在青海,就是在甘肅,無力對西域產生軍事影響。況且“強賓不壓主”,擁有距離優勢的吐魯番汗國對“關西七衛”的軍事壓力從未有過半刻停歇,到嘉靖三年,關西七衛全部撤回嘉峪關以東,明朝對西域的經略宣告破產。
總的來說,明朝對西域的經營趨於保守,根源則是“有心無力”。明朝主要防範的敵人始終在正北,即便蒙古帝國已不復存在,但元朝殘餘韃靼和瓦剌依舊讓明朝傷筋動骨。
明帝國的軍事重心長期佈置在大同、宣府一帶,即便最好的時期也只能對蒙古諸部拉攏一派、打擊一派,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要等到清朝時期。窮盡明朝276年,未能滅掉北元殘餘,大明無心也無力經營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