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生態環境部正式公佈了
第三批美麗海灣優秀案例名單
潿洲島榜上有名
是廣西唯一入選的優秀案例
美麗海灣優秀案例是指地方政府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理念,透過採取有效措施系統解決當地海洋生態環境問題,或保護當地優良生態環境不退化,使海灣實現“水清灘淨、魚鷗翔集、人海和諧”美麗景象,讓老百姓獲得感、幸福感明顯提升的成功經驗和做法。我國近岸海域共劃分為283個海灣,為強化美麗海灣優秀案例示範引領作用,2021年以來,生態環境部已遴選兩批共20個美麗海灣優秀案例,得到了社會公眾的廣泛認可。2024年,生態環境部組織開展第三批美麗海灣優秀案例徵集活動,此次公佈的第三批美麗海灣優秀案例共有11個,除了廣西北海潿洲島,還有福建廈門同安灣、廣東深圳大亞灣、海南三亞海棠灣等。
讓我們走近潿洲島,一起領略它的環境之優、生態之美、治理之效。
點選觀看影片▲
多年來,潿洲島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充分發揮生態環境優良、旅遊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的優勢,統籌生態生產生活深度融合發展,加快美麗海島建設,譜寫綠水青山潿洲畫卷。
一、自然稟賦
潿洲島位於廣西北部灣海域中部,海島岸線長26.51千米,陸域總面積24.98平方公里,是我國地質年齡最年輕的火山島。島上名勝風景區眾多,旅遊資源豐富,先後獲評“國家地質公園”“中國十大最美麗海島”“和美海島”“國家5A 級旅遊景區”“美麗中國十佳海洋旅遊目的地”等榮譽。潿洲島與火山噴發堆積和珊瑚沉積融為一體,使島南部的高峻險奇與北部的開闊平緩形成鮮明對比,其海水碧藍見底,海底活珊瑚、名貴海產瑰麗神奇,種類繁多,堪稱人間仙境。
二、治理措施
堅持陸海統籌,實現“水清灘淨”。持續推進潿洲島汙水收集管網建設,累計完成汙水收集管網約48.30公里,汙水收集量逐步提升。探索潿洲島汙水再生利用配置,實現中水回用服務農業灌溉。積極探索啟動“海島零廢棄行動”,在不同場景建立和持續運營廚餘(餐廚)垃圾在地資源化處理試點。建立海上環衛制度,日均投入15名海岸保潔員,每天根據潮汐清理垃圾,確保岸灘和海面乾淨整潔。
堅持保護與修復並舉,實現“魚鷗翔集”。頒佈實施《北海市潿洲島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規範了潿洲島的開發利用和管理,保護潿洲島生態環境。全島自然岸線長25.01千米,自然岸線保有率高達94.34%。先後投資1.226億元,修復海域132公頃、海岸線6.1千米、珊瑚礁30公頃。與廣西大學、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共建合作,加大對珊瑚礁、布氏鯨、候鳥、溼地等保護。
堅持山海相融,實現“人海和諧”。透過帆船、遊艇、海釣等海上體育運動聯接起鱷魚山火山國家地質公園、滴水丹屏、豬仔嶺、五彩灘、南灣街等景區景點,建立了全國最大的珊瑚礁公益科普館,推出火山探秘遊、觀鯨科考遊、珊瑚研學遊等新穎遊覽線路。先後舉辦國際帆船賽、全國海釣賽、賽龍舟等多種賽事。探索創新的“管、快、創”工作法全力化解了涉旅糾紛,成效顯著。2023年潿洲島接待遊客量約213.53萬人次,同比增幅達395.59%。
堅持綠色發展,實現資源可持續。以特色珊瑚石民居為亮點,大力發展民宿文化等特色旅遊經濟,兩家珊瑚石民宿分別獲評全國甲級、乙級民宿。打造香蕉、仙人掌等特色種植田園示範區,引進疍家海島田園綜合體。開展“三月三”旅遊文化節、潿洲島媽祖文化旅遊節、全國海釣錦標賽等活動,利用VR技術並推出紅色研學與旅遊體驗專案等方式,線上線下共同發力,推動紅色旅遊發展。
三、治理成效
多年來潿洲島近岸海域水質均為一類水質,海水水質優良面積比例穩定保持在100%,每年的3月至5月,潿洲島便進入了最容易看到“玻璃海”的時節。 珊瑚礁生態系統得到明顯恢復,珊瑚幼體得到有效補充,珊瑚覆蓋度由2021年的14.7%提高到2023年的23.2%,珊瑚礁生態系統多年來一直保持健康狀態。2019年在南灣西側發現了中國亞熱帶地區為數不多的潮下帶海草床,海草面積4246平方米。2025年潿洲島布氏鯨個體識別已達70頭,為全球最大的近岸小型布氏鯨群體。潿洲島也是沿太平洋海岸遷飛候鳥的重要中途停歇地,候鳥年遷徙量達10萬隻以上。
四、經驗啟示
堅持立法先行,守護海島生態環境。成立“海上綜合執法平臺”,實施《北海市潿洲島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對開發利用、海島岸線、岸灘建築、水資源保護、汙水處理、垃圾處理、燃油機動車、塑膠物品的銷售和使用等作出明確規定,加大海島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力度,嚴厲查處多起破壞潿洲島珊瑚的行為,震懾效果十分明顯。
堅持生態理念,打造“零廢棄”海島。以打造國內首個零廢棄海島為目標,在潿洲島不同場景建立廚餘垃圾在地資源化處理試點,持續推動“零廢棄生態示範村落”、零廢棄海島民宿等試點建立,垃圾處理率達97%以上。積極探索潿洲島汙水的再生利用配置,實現中水回用服務農業灌溉,有效解決海島淡水資源有限的問題。
堅持保護優先,維護海洋生物多樣性。設立潿洲生態旅遊法庭,建立珊瑚礁國家級海洋公園、與廣西大學、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共建合作,加大對珊瑚礁、布氏鯨、候鳥、溼地等保護。開展科普、宣教等活動,營造布氏鯨、珊瑚礁、候鳥等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氛圍,提升海洋生物多樣性。
來源:潿洲島旅遊區管委會 悅北海綜合編輯
宣告:文章及圖片僅做分享之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請聯絡我們處理。
悅北海 北海人都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