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線路簡介:
雙江,是全國唯一的由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多民族共同自治的自治縣,位於雲南省臨滄市南部,北接臨滄市臨翔區,南鄰滄源佤族自治縣、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東南與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隔江相望,西與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相依。這條線路帶遊客感受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少數民族風情、鄉土文化,品嚐雙江琳琅滿目、令人垂涎欲滴的特色美食;體驗雙江非遺技藝,親手敲打一個屬於自己的專屬陶器;購雙江茶葉、民族手工藝品、農特產品,盡情感受豐富多彩的民族風情。
線路所在地:雲南省臨滄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
行程路線:雙江高速路口——雙江縣城——濱河公園賽歌場——華耀民族山街——雙江絲路薈特產店——民族文化廣場打歌場
交通方式:自駕:從臨滄自駕到雙江,走臨雙高速全長42.871公里,40分鐘便可到達。
二 線路亮點介紹:
濱河公園“啊咿喲”賽歌會:“啊咿喲”是流傳在瀾滄江流域和小黑江流域(雙江正處於該區域)的優秀民族民間傳統山歌,是一種典型的口傳文學。漢族和各少數民族群眾均用地方方言(漢語)大量傳唱,內容涵蓋生產生活、孝老愛親、結交賓朋、玩笑調侃等。每年春節期間,都會舉辦“啊咿喲”歌會賽等傳統文化活動,不僅展示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還為群眾提供了一個展示技藝、交流學習的平臺,深受人們的喜愛。
濱河公園“啊咿喲”賽歌會
華耀民族山街遊購:在雙江,有一種熱鬧叫“趕山街”,雙江人把趕集稱作“趕街(gai)”。而“趕山街”為數滿五天趕“一街”。每逢趕山街的日子,山裡人都會帶著自家種植的生態瓜果蔬菜或時令野菜、野生菌、採挖的藥材,從四面八方聚到山街裡,用一片芭蕉葉,一個竹籃,一塊塑膠布往地上一擺,便是一城人間煙火的開始。“趕山街”是雙江人平凡生活裡的一盞燈,點亮雙江人記憶裡的那一抹溫暖鄉愁,也吸引著各地遊客前來體驗。
華耀民族山街遊購
民族文化廣場民族團結打歌會:在雙江,像元旦、春節、火把節等重要節日都會舉行民族團結打歌會。民族團結打歌會是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活動。不同民族的打歌隊會展示各自獨特的舞步和音樂,如拉祜族、佤族、彝族等民族的打歌隊都有其特色的表演風格。雙江打歌會不僅在當地深受群眾喜愛,還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參與。
民族文化廣場民族團結打歌會
三 周邊產品推薦:
榮康達烏龍茶莊園:國家4A級旅遊景區,是目前世界上較大的有機烏龍茶種植基地、履行《聯合國森林文書》示範單位,有云頂築巢茶莊園酒店、烏龍茶基地、烏龍茶加工廠、柚木茶園棧道等業態,是集旅遊、度假、休閒、康養、研學於一體的多功能莊園。
榮康達烏龍茶莊園
景亢傣族風情村:按地理位置劃分為景亢旅遊區和那京旅遊區兩個觀光旅遊區。景亢旅遊區距雙江縣城4公里,那京旅遊區距雙江縣城6公里,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民族特色濃郁。遊客可以先到景亢感受傳統的傣族文化、淳樸的民俗風情,喝上一杯現磨的咖啡,嘗一嘗景亢小吃攤上的特色美食;再到鑲嵌在群山蔗林之中的傣族村莊——那京,感受在百年古樹下吃香茅草烤魚、涼拌米粉、香辣燒烤的滋味……再逛一逛村內的寨心石、潑水廣場,留住在鄉村花園民宿客棧,體驗真正的鄉村生活。
景亢傣族風情村
來冷紅景區:總佔地面積為14500平方米,距縣城1.5公里,海拔1100米,年平均氣溫23℃,是一個“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集水果種植、加工,旅遊休閒觀光及特色民宿、水果採摘、美食體驗等於一體的綠美生態景區。景區內有綠色瓜果採摘體驗園3700畝,四季均有水果可以採摘,且品種豐富,有火龍果、晚熟杧果、百香果、臍橙等20餘個品種。同時這裡有豐富的特色加工食品,果茶、果酒、果乾、牛肉乾等遠銷省內外。
來冷紅景區
公弄布朗古茶園:距離雙江縣城28公里,海拔1460米,年平均氣溫20℃,森林覆蓋率達76%,水資源充沛,是旅遊休閒、康養度假、茶文化、布朗文化、布朗藥浴等綜合體驗景區,位於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公弄村。遊客到此可體驗布朗族獨具魅力的民族文化、茶文化,品嚐布朗特色小吃。
公弄布朗古茶園
雙江城市生態溼地公園:景區佔地1050畝,是融花卉種植、文化休閒、鄉村旅遊、餐飲、娛樂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景區。景區內花開四季、風光秀麗、民族風情濃郁,遊客置身其中不僅可以欣賞景觀,還可以體驗垂釣、划船、農耕、露營等休閒專案,是一個生態環境優美的新型農旅休閒娛樂度假場所。
雙江城市生態溼地公園
秀美茶園:距離雙江縣城20公里,景區重點突出僑鄉文化、茶文化。景區內有秀美茶園、獨臘山水庫、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老茶廠。遊客在這裡可以漫步湖邊、眺湖望山、呼吸清新空氣,享受山青水綠的環境,還可以自由摘果、自在垂釣,或是前往茶園感受茶的香、山的潤,又或是前往村莊邂逅老茶廠與越南歸僑的故事。
秀美茶園
四 特色美食和創意產品:
特色美食:拉祜族特色美食(響馬菜、拉祜耙肉、橄欖圓子雞等);佤族特色美食(雞肉爛飯、牛乾巴、半蟲宴、佤族水酒等);布朗族特色美食(酸筍煮雞、布朗橄欖泡、芭蕉生、涼拌百花、酸菜茶等);傣族特色美食(撒撇、酸扒菜、香茅草烤魚、手抓飯、傣味特色小吃等);雙江茶餐、臭豆腐煮魚、勐庫華僑米乾等。土特產:果茶、果酒、果乾、牛肉乾、烤崩、雙江茶葉等。
創意產品:拉祜族特色手工藝品(蘆笙、拉祜族服飾等);佤族特色手工藝品(佤族雞樅陀螺、佤族服飾等);布朗族特色手工藝品(蜂桶鼓、布朗族服飾等);傣族特色手工藝品(竹編、土陶、胎漆器、繡花鞋、傣族服飾等)。
責編:勾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