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眾多小島中,位於三亞灣的西島是我格外鍾愛的一座。它比蜈支洲島更靠近市區,卻少了幾分喧囂與商業氣息,更像是一片未被過度開發的淨土。不過這僅限於平時,春節期間人山人海,對客船的運力是個巨大的考驗。
最近因為大量遊客滯留,而引發退票思潮。
西島面積2.8平方公里,主要遊覽區集中在碼頭附近,這裡碧海銀灘、椰林成片,與三亞灣路的椰夢長廊相映成趣。
西島不僅是遊客玩沙踏浪、享受陽光的理想之地,也是水上運動愛好者的天堂。
雖然西島的海水色澤不及蜈支洲島和分界洲島那般驚豔,但沙灘沙質細膩,踩沙、踏浪,或者在海岸邊閉目養神,愜意。島上仍有6700多名原住民,他們操著一口流利的“海南話”,屬閩南語系,和福建話、潮汕話、雷州話和海陸豐話相似。這些居民祖籍福建閩南,雖已在海南紮根數百年,依然保留著家鄉的語言和習俗。在成為旅遊景區之前,當地人以捕魚為生,是三亞有名的“打捕人”,大海賦予了西島人剛強而淳樸的性格。如今,在漁村中仍能感受到濃厚的漁家氛圍,不過隨著西島日漸為人所知,許多家庭開起了小餐館或售賣椰子、工藝品的攤檔,生活雖不富裕,卻也自得其樂。
西島的知名度雖然不及蜈支洲島,商業化程度也較低,但這恰恰讓它保留了更多的原始之美。對於喜歡寧靜與自然的遊客來說,這裡無疑是一片難得的淨土。
西島年平均溫度23.4℃,幾乎無冬,尤其在北方寒風凜冽時,這裡卻溫暖如春。牛嶺以南的地理位置使得西島氣候乾燥少雨,即便只是靜靜地坐在椰林沙灘上看海,也是一種享受。
島上還有一處獨特的海上書屋,由幾艘船隻串聯而成,藏書豐富,設有閱覽室和休息室。書屋內裝飾著漁船方向盤、海魚模型等海洋文化掛件,充滿了漁村風情。漁村本身也未被過度開發,村容村貌得到改善的同時,老房子的彩繪讓這裡多了幾分藝術氣息。漁村集市是島上最具煙火氣的地方,當地人在這裡買菜、閒聊,生活節奏緩慢而寧靜。
遊覽時,鮮少見到年輕人的身影,或許他們已離開小島,去往更廣闊的天地追尋夢想。但無論如何,西島依然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那些渴望遠離喧囂、迴歸自然的旅人。在這裡,時間彷彿慢了下來,海風輕拂,椰影搖曳,一切都顯得那麼寧靜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