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小羅
我有個好朋友,之前在頭部大廠當小管理,由於某個和美國知名遊戲公司的合作沒有被續約,他失業了。他將攢下的錢用來創業,一年不到就全部賠完。他想再回遊戲行業,恰逢行業寒冬,頭部大廠重新和美國公司開始合作,也沒有再把他招回去。他的Gap經歷被許多家公司的HR百般挑剔,找份湊合的工作都困難。
於是,他開始看跨行機會。三個月前,他入職了一家網際網路公司,開始做約會軟體的玩法運營。這一變化開始影響我們的日常聊天話題,而我一直對約會軟體很感興趣——最近三個月,我們常常交流約會軟體的產品特性和上面的奇聞軼事,我感到受益匪淺。我隱隱有種錯覺,如果現在讓我應聘約會軟體的產品經理崗位,我至少得要箇中級以上的Title。
約會軟體的基本邏輯很簡單。使用者先填寫好個人資料,完成註冊,平臺每天向用戶推送定額異性,這些異性經過篩選,較為符合使用者的喜好。使用者需要點選“喜歡”或“無感”,平臺會進一步最佳化推送名單。如果“喜歡”的異性同樣對自己的資料卡點選“喜歡”,雙方便達成配對,解鎖聊天功能。約會軟體的商業化,也基本圍繞“提升資料曝光”“縮短開啟聊天流程”展開。
朋友最近也在研究中年相親交友軟體
我們把約會軟體比喻成一種遊戲,它有完善的規則和系統,許多人妄圖攻略它,取得成就(在上面找到真愛),但是卻一次次重複失敗,最後被困在系統裡,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
上海市是約會軟體的應許之地,每到週末下午,黃浦、靜安的甜點店便擠滿了約會搭子。他們在軟體上相識,聊了幾句,定好見面的日期。第一次見面往往不會約在餐廳,而是約在咖啡廳或甜點店,萬一覺得對方不對眼緣或者聊不來,可以馬上就跑,沉沒成本不高。經驗豐富的人往往選擇“排期”,一天約會多個,不浪費自己精心打扮後的形象。
一般的甜點價格
如果覺得對方還行,雙方便開始尬聊,希望關係能更進一步,或者單純從約會中提取情緒價值,緩解自己工作日積攢下來的疲憊。“你朋友有沒有說過你長得像一個名人”是約會的聖經,我每次在外面吃飯聽到鄰座有人講這句話,都有些忍俊不禁。
大多數約會往往止於第一次飯後。要麼是回家後默契地互刪好友,要麼是愉快告別,回到家後卻發現對方陷入“失聯”,便憤而在小紅書上寫約會筆記,控訴對方的幼稚行為——“都是成年人,沒感覺能不能直說?”
如果第一次見面後,雙方聊天得更頻繁,就說明互相看對了眼,便可開始商量第二次約會的時間和地點。第二次一般不侷限於飯局,雙方開始嘗試進行一些互動,創造肢體接觸的機會。這兒的中止率也很高,畢竟涉及到肢體接觸,人與人的接受程度大不相同,一不小心就會“冒犯”。約會有三次見面定律,如果雙方第三次見面後還沒有產生感覺,就可以及時止損。
徐彙區的宜家簡直是“第二次約會”的聖地
據我觀察,約會軟體上的許多人享受第二次約會的感覺,並希望能一直維持這種感覺,但又不想和對方有進一步發展。他們享受曖昧,不願面對確認關係後一段時間會到來的平淡期。他們是追求真愛者的公敵。
公敵,我願如此概括他們的個人資料:“算是I人”,“照片”“照片”“照片”“照片”,“我有點慢熱”,“照片”“照片”“照片”“照片”。只有約會次數較多的戰士,才能識別出對方究竟是不是玩咖。
我朋友也算是身經百戰了,他起初滿懷熱忱,如今只“圖一樂”,隨便看看眾生百態。他是個資深二次元愛好者,妄圖想在約會軟體上找到屬於自己的二次元真愛,可一般二次元哪會使用約會軟體?
他偶爾會向我分享他的約會日常,大部分和他配對的人並沒有二次元愛好,他不知道為什麼會給對方點贊,也不知道對方為什麼會給他點贊。在兩句“你好”後,雙方便再也沒有了下文。
“在我看來,約會就和找工作一樣。久尋無果,無意間卻柳暗花明又一村。總的來說,就倆字,隨緣。”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