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3209
今天的文章,我們來談談搞錢的事情。
2023年初,大米曾寫過一篇有關特殊家庭賺錢的文章: 收到了家長們的熱烈回應:
這可能也是譜系家長們最糾結的問題之一。
先帶孩子?還是咬緊牙關先搞錢?
今天分享5位譜系家長搞錢的故事:
他們中,有的家庭有3個兒子,賺錢成了家庭的第一要務,父母平時忙於全職工作,為家庭生計奔波,業餘時間做線上兼職,每個月也能增收2000多元;
有的媽媽一邊在校陪讀,一邊做保險經紀人,兩個多月賺了4萬;
有的媽媽做自媒體,幫助了不少抑鬱症孩子的父母,變現的同時讓她看到了更多家庭的不易,感嘆“家長正面情緒有餘量了才能供養孩子。”
有的家長在網路上分享干預經驗和方法,被不少圈內家長認可,直言“這比賺錢還酷”。
@三寶媽
家有三兒,雙胞胎軒軒轅轅患有自閉症伴隨重度發育遲緩,老三NT
副業做自媒體和社群團購,穩定月入2000-3000元
2023年我的副業是自媒體和母嬰社群團購。我有兩個微信社群,一個是母嬰群,一個是教育群,母嬰社群啥都賣,日用品女裝童裝,教育社群只賣童書桌遊或者教育類課程。
一般我都是自己先買,用好了再推,有些是商家免費寄來的樣品,我覺得效果不錯價格也合適再推。
兩個社群加起來500多人,安安靜靜不怎麼太搭精力,有合適的產品就發到社群和朋友圈,主要發社群,朋友圈現在沒啥人看,有些售後要跟一跟,發貨時間啊,貨品尺碼或者質量問題要及時處理,但不太多,平均一個月也就100多單。目前每個月大概能收兩三千左右。
2023年副業收入
生活中最重要的無非是兩件事:健康和賺錢。對於我們這個3個兒子的家庭來說,賺錢更是第一要務。
我和娃爹都是普通的工薪階層,工作穩定但沒有暴富的可能,基本就在城市收入平均線上掙扎,而我自己大概是因為五行缺錢吧,從來都不肯困死在一份工資上,這些年折騰了不少副業。
好的時候副業收入大概是工資兩倍,不太好的時候也能給孩子混出點零花錢,讓自己在買榴蓮或者車釐子這種小事上不至於過分糾結。
盤點一下那些年我賺過的錢。
我對文字比較感興趣,早期賺錢都以寫字為主,上大學時就靠投稿賺了2000元稿費。
軒轅出生那會因早產住保溫箱,吞掉了我們所有的積蓄,那兩年實在太困難,所以又開始陸陸續續寫東西,內容五花八門。
幫師範專業畢業的研究生寫過論文,給廣告公司寫過策劃方案,給快消品寫過軟文,後來有了三寶後開始給母嬰網站寫稿子,自己寫公眾號,寫微博,寫小紅書,收入慢慢穩定下來,平均月入5000元,好的時候一兩萬也有,也是賺錢最多的一個階段。
除了固定的稿費外,還有很多給商家寫推廣的廣告費,後來教育類推廣受限,廣告少了很多很多,現在收入比較少了,更多是推推童書,給娃換點免費的好書。
軒轅自用的東西會推薦給家長們
大概2014年-2015年,朋友圈都是賣東西的,那時我正好喜歡文玩,有個親戚姐姐做文玩生意,我倆一商量,她線上下賣,我在線上賣,趕上最火熱的時候賣了好多串串……
後來好友客戶漸漸多了,賣的東西也多了,文玩熱之後我陸續又賣過老家長白山的特產,大V店的分銷,還走過彎路賣過朋友推薦的足療貼——純微商產品,好在賣了幾天腦子清醒及時退出了。
經過多年的選貨經驗,現在主要做社群團購,我這兩年比較懶,感覺大概命裡一個月就能賺那麼多錢,工資漲了點,副業就不怎麼上心了。
@毛毛媽
家有7歲自閉症兒子毛毛,就讀普校一年級
2023年轉行保險經紀人,收入四萬
我現在做保險經紀人,這份工作是根據客戶的需求、應用場景挑選適合的產品,給他們家庭甚至家族做好整體的家庭保障方案。
我的工作95%都是線上,所以時間比較自由,辦公地點和時間主要跟著毛毛走,毛毛上寒暑假時我就自由出來。在學校上課時,我就留在深圳。
毛毛 9 月份上學前,其實我沒有花太多時間在自己的事業上,90% 以上的時間都在幫他適應小學生活。
入學後到元旦前,我一直在學校陪讀。一開始我在教室裡,逐漸撤出教室後,毛毛上課時,我就找一個地方辦公,課間休息時,再帶著毛毛和其他同學一起社互動動。
從教室陪讀逐漸到走廊、校園任一角落裡,等毛毛好不容易適應學校,我準備全力投入工作時,11 月底他又摔骨折、傷了右手,沒辦法自己寫作業,甚至無法從書包裡拿出書本,老師要求我還是再回來陪讀,這導致我的計劃全部都被打亂。
平時,我還要負責毛毛的日常教育,時間被塞得很滿。早中晚會有大塊時間,帶娃期間穿插一些零碎工作。
比如,早上 6 點半到7點半之間,這1個小時是我的個人時間,7 點半帶他吃早餐,送他上學,上學後那段時間我再投入工作。中午接他回來吃午飯、輔導作業,孩子休息時處理工作,下午兩點送孩子上學後,繼續處理工作。
4點鐘放學到晚上10 點,我帶毛毛運動、輔導作業,中間穿插一些工作。這段時間他做他的事情,我就在旁邊處理工作。
早在2019 年,我就有轉行做保險經紀人的想法,因為各種原因未能如願,但我一直沒有放棄過學習保險知識,還買了3、4門線上課自學。
去年,我所在的公司發生了一些問題,再加上我們家購買的保險理賠過好幾次,家人也發現了保險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一次我老公買保險,我和保險業務人員聊完後,發現我比業對方還要專業,那何不自己做?於是,我花了幾天時間通過了一家保險經紀公司的考試,最終拿到了保險經紀人工號。
算下來,去年我真正投入到工作的時間也就兩個多月,總共賺了4~5萬,月均收入差不多趕上了以前全職上班的收入,目前處於上升狀態。
雖然生活和事業特別忙碌,但我很享受現在的狀態。當下,我更希望能專注做好3件事情:
事業方面以保險經紀為主;家庭方面以孩子的社會和學校融合為主;個人成長方面,繼續學習心理諮詢師,我花了1萬元報了心理諮詢師的課程,持續養育自己,從而更好溫暖身邊人。
還有一點想要分享的,毛毛剛上小學時,我用了很多方法和理論,剛開始那一個月毛毛適應得很快,但後面再用這些方法時,發現效用倒退了。
倒退的原因是什麼呢?可能是我把所有的關注度都放在了孩子身上,孩子感覺到了壓力。當我後面多勻了一些時間給我及我的事業時,他也會慢慢放鬆下來,再進入一個正向迴圈的狀態。
如果我90% 的時間都放在孩子身上,有可能心裡會想,如果不是因為孩子的情況,可能大部分時間都能投入工作,可以賺更多錢,孩子可能會感受到這種虧欠感。
但是,當能夠分一些時間出來,做好自己的事業,再分一些時間給孩子。孩子會感受到,媽媽沒有給我壓力,我也沒有拖媽媽後腿,孩子就沒有那種負罪感,跟媽媽一起,共同成長。
@樂意媽媽
自閉症女兒16歲,退學居家中
主業公務員,副業寫稿變現5000元
2023年,我女兒樂意因為各種原因從初中退學後,全職帶她我沒有辦法工作,因此我將她送到了外婆家,我和外婆一人一個月輪流帶她,我則專心工作賺錢。
我是這樣想的,雖然有個自閉症孩子,但我的人生並沒有毀掉。我依然得活得漂亮,而且要努力活成一個標杆。
我是一名公務員,40歲前,從未想過掙錢。985大學畢業就進入了體制內,收入一直大於開支,也從不需要節衣縮食。本來我沒有什麼掙錢的動力——靠工資也能養活我們母女。
但因為有了一個這輩子看起來都無法正常掙錢的孩子,我自己的掙錢能力就變得非常重要。尤其是,未來我要掙兩個人的口糧。
還想著退休後,經常帶孩子出去玩,所以我想在工作之餘,有一份副業可以邊做邊玩,持續給我帶來收入。
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將來有更多可能性,也有更大的能量做更多的事,但是公務員無論時間和自由度,做兼職並不容易,所以我選擇了寫作賽道。
2023年,我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平臺上發表了16篇作品,我的情感公眾號有了一點起色,寫出了一篇閱讀量3W+爆文。
育兒號雖然閱讀量不大,但吸引了不少抑鬱症孩子的家長,有很多抑鬱症不肯上學的孩子媽媽加我,有一位粉絲給我打賞了60次,也正幫助她們走出親子關係的困境,這種互助感比賺多少錢都重要。
我感覺很多抑鬱症孩子的家長比我更無力。印象很深刻的是,一位孩子的媽媽說,當她看到孩子晚上不睡覺,白天睡到下午2點起床,不去上學,她的心在尖叫。有一天忍無可忍就打了孩子,孩子說恨她,巴不得她現在就去死。
這樣看來,她們比我更難,她們眼睜睜看著一個辛苦培育的漂亮花盆砸碎。我家孩子反正是盆雜草,沒培育起來,心態反而好一點。起碼我是健康的,孩子也很快樂,而她們和孩子都不快樂。
無論孩子好不好我們都要快樂,正面情緒有餘量了才能供養孩子,讓孩子好起來。
如果我們的快樂還要建立在孩子表現好,那是在向孩子索取,可是孩子自己都無法自給自足了,還怎麼禁得起你索取?
我們是供養孩子的,不是孩子供養我們。
至於錢嘛,16篇投稿作品裡,稿費30、65、80、90不等,公眾號的流量和打賞不多,加上小紅書累計變現4000左右,所以說我至今還沒賺到多少錢。
但我是一個長期主義者,生活有三個關鍵詞:健康、快樂、錢。
為了在賺錢的同時兼顧健康,我要張弛有度,不能太拼。為了快樂,我需要經常犒勞自己,發現自己的需求並滿足它。而快樂反過來會回饋健康,有了健康才能持續賺錢。
2024年會繼續在文字創作者方向努力。無論孩子的成長還是我自己的成長都需要時間和汗水澆灌,我們倆都要不負時光,永遠走在成長的路上。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看著遠處的光,走好腳下的路。
@小七爸爸
小七7歲,入讀普校一年級
幫譜系家庭諮詢,寫稿賺了數千元
2019年,我離職帶小七全職干預後,職業生涯幾乎斷了,賺錢,成了較為隨機的事情。
2023年,我開始在網路平臺(小紅書、知乎等)上寫文章,分享自己這幾年帶娃退圈的經驗,陸續寫了幾十萬字文章。
萬萬沒想到,我的文章,經驗、干預理念和方法,竟然引起了圈內家長的廣泛共鳴和認可。於是,我開始投稿,包括給大米和小米投稿,賺到了幾千元稿費。
另外,越來越多的家長主動找我,很希望我能深度指導他們做干預,更有些家長,不遠千里,搭飛機、高鐵過來與我見面。這份滿滿的認可,讓我無比感動。
我幫他們分析孩子情況,制定計劃,指導日常操作,幫助100多個家庭取得了很不錯的成效,同時我也得到了微薄的收入。這個過程中,一些家長,大米和小米的編輯,都成了我的朋友,這種感覺“泰褲辣”。
@野麥
育有11歲高功能自閉症兒子樂哥
和6歲NT弟弟
在網際網路分享育兒經,賺了2萬多
2021年底,我的腰受傷了,又因為疫情封控被迫居家,我閒著沒事幹,抄寫了一些激勵人心的雞湯文案,發在一些社交媒體平臺上,收穫了第一波粉絲,大概七、八百個人。
2022年春節時,我隨手發了一篇關於我的大兒子樂哥是譜系孩子的筆記,剛發出我的手機就不斷彈出增粉的訊息,那一天大概有兩萬多個人看過了樂哥。
那時我還不太願意在網路上暴露自己的孩子,但後來我想,大家都是網友,誰也不認識誰,我就靠著真誠的利他心分享,有什麼問題呢?於是我開始在社交媒體上分享樂哥的日常生活和我的干預心得。
我的第一筆商單其實只有150塊錢。那時我的賬號積累了差不多2000個粉絲,一個深圳的商家加我的微信,問我接不接書包產品的推廣,報酬是一個書包和150塊錢。
那時我剛好從一家新媒體公司辭職,從百萬粉絲的情感號主編變成了在縣城獨自照顧兩娃的全職媽媽,家裡剛剛遭遇了經濟上的困難,日常開銷基本靠在外做生意的老公。我很想賺錢。
我懷疑他們會事後賴帳,但仔細一想,光那個書包零售價要好幾百呢,就算我拿不到150塊錢,能白得一個書包也不虧。於是我答應下來,他們提供試用產品,我寫文案、照片。筆記發出後,商家嚴格按照公司報賬流程給我轉了150塊錢。而那個書包也留了下來,樂哥一直很喜歡。
在那之後,什麼兒童洗髮水、衣服、點讀筆以及各種母嬰用品陸續找上門來,如果我認為產品合適且自己需要就會接單,平均一個月接四、五單,幾乎都是一稿過,最多的時候一個月掙3000塊錢。
阻礙我搞錢的最大困難還是時間。因為樂哥不適應中午待在學校,我每天都要接樂哥回家吃午飯,此外還要接送兩個孩子上下學、忙家務和輔導作業,我寫小紅書的時間都在晚上10點半以後。
從第一篇寫樂哥的文章到現在我堅持了兩年,積累了4000多個粉絲,總共賺了2萬多。比起那些大v我掙得很少,但這個掙錢的渠道給了我信心。
以前,我一想到這輩子可能都回不去職場了,很難過,但現在,我覺得女性的價值不一定要在職場體現,如果我的經歷和體會能感染和激勵其他人,那我這一天就值了。
野麥分享關於"賺錢羞恥"的感悟
小紅書也逐漸消除了我的賺錢羞恥。有錢才有動力繼續寫下去,只要用心分享了就應該有收穫。我沒有對粉絲牟利,我給商家做產品推廣,商家給我付錢,心安理得。如果還能透過這種方式改善生活,找到自我價值,何樂而不為呢?
今年,我註冊了一個新賬號,定位為女性成長。我打算在新學期讓兩個孩子都在學校吃午飯,這樣我就能空出更多時間好好寫作。
我想對所有想搞錢的全職媽媽說,如果你想賺錢,就去行動吧,去做自己擅長的事情,錢只是事情做好的結果。
口述 | 三寶媽媽、毛毛媽媽、樂意媽媽、小七爸爸、野麥
整理 | 眉沙 朱穀粒
編輯 | 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