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復旦大學教授支援年輕人畢業先啃老的話題火了。
發表此言論的教授這麼解釋道:
畢業工作、買房安身、結婚生子,傳統“社會時鐘”裹挾著年輕人,導致大家產生打卡式步步向前的焦慮,脫軌或延遲都成為“非常規選擇”。但其實, “有條件的年輕人畢業後可以考慮啃幾年老”,這樣可以更好的認識世界。
教授也強調了:“啃老”並非不勞而獲,而是可以深入探索自我。年輕人更應當趁年輕挖掘興趣,理解世界的多樣性,體驗不同生活方式,建立更寬廣的人生觀。
即使這兩三年的探索未必會能獲得實際回報,但看過世界和生命的顏色,未嘗不是一種“滿載而歸”。
聽君一席話,我馬上去搜索一下這位“專家”的背景。後來發現,對方頗有來頭,我竟一時無言。
我理解梁教授的初衷,他的話說得精準而周全。比如,“有條件的”鼓勵啃老,並沒有說支援全部年輕人去啃老。
但作為一位倆娃母親,我想發自肺腑感慨一句:各路神仙專家們,能不能別再逮著父母一直擼羊毛了?
這屆父母的退休金,還能撐多久?
我們來細看梁教授的話:
大學畢業後,家庭條件允許的可以先支援孩子“啃老”三年,讓孩子更好地去尋找自我、探索世界。
來逐一分析一下,為什麼這條路不可行。
首先,最骨感的現實是,年輕人啃老幾年後,就業市場可能很難有容身之地了。
本來就業形勢是,應屆生不僅要和自己同批次的同學競爭、還要和上一年gap的學長學姐搶位置,找份工作比入蜀道都難。
畢業後不積極找工作,先待業啃老三年。見完世面、探索自我後,很可能是用人單位也不再願意發offer了。
不說間隔三年,現在空窗期如果半年以上,想重回就業市場,求職者不把空窗的理由、事件、成果安排明白了,用人單位可能不會多看一眼簡歷。
有人可能會反對說:我們一生要工作四五十年,空窗一段時間並不是大事?兩三年的空窗期,不過是漫長職業生涯的十分之一還不到。
可是換到用人單位立場,這其中的僱傭風險卻難以忽略。求職者的工作能力、適應能力、穩定能力、職業規劃,經歷過空窗期後還能保留多少,這一點很容易變成疑點,讓求職者步履艱難。
圖源pixabay
其次,見世面、探索自我、建立更寬廣的人生觀,這些立意都沒有錯,並且這些對我們過好這一生很重要。但透過“啃老”的方式來實現,卻有些本末倒置了。
這種探索,應該是從兒時就開始的,在父母親朋外界環境的引導互動中,瞭解自己瞭解世界。
但東亞父母,被迫早期雞娃、卷孩子,一路高歌猛進讓娃擠進名校。除了留給娃一身考試技能,很少留給孩子去探索自我的時間。很多人是在成年後,迷迷茫茫渡過大學四年,接著直接面對求職市場的殘酷。
沒有早期積累,卻在成年後才開始所謂的探索,這樣的人生順序,反倒價效比極低。
圖源pixabay
大學四年算是人年輕時難得的自由時段,如果這四年裡還沒有挖掘興趣,沒有去理解世界的多樣性,去體驗不同生活方式,去建立更寬廣的人生觀念,那麼等畢業後脫離同齡人,和父母宅在一起,又能探索出來什麼呢?
更何況,探索世界和自我需要強大的、勇敢的精神核心,沒有經濟獨立的“啃老”又能挖掘出怎樣的自我呢?
最後,並非所有的年輕人都有啃老的“資本”。就像網友所說,家裡有幾套房產可以出租、父母有不錯的退休金、家庭賬戶裡還有至少幾十萬現金,這樣的家庭在國內又有多少呢?
現實是,很多父母的職業並不穩定,有些還需要打第二份工才能支援家庭開銷。即便熬到退休,工薪階層的退休金也只能維持生活開銷。饒是如此,很多父母還是得把一分錢掰成兩半花,存下一部分給娃將來結婚,或者買房用。
全職兒女故事裡,母慈子孝、兩代同堂的歲月靜好極少,更多是不知何時是個頭的普通父母。
啃老,席捲全球
“支援年輕人先啃老幾年”之所引起如此大的輿論,因為它看似底氣充足,卻掩蓋不了社會多方蕭條的事實:既然兜不住年輕人了,那你們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吧。
其實,全球經濟放緩的當下,啃老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這已成了全球特色。
“啃老族”又被稱為“尼特族”(NEET,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未就業、未接受教育或培訓)。尼特族這個群體,在當下可謂越來越壯大。
國際勞工組織釋出的《2024年全球青年就業趨勢》資料顯示,全球五分之一的青年人(20.4%)是“尼特族”。
在低失業率、高福利的日本,據該國政府報告,2024年,“啃老族”約佔15至34歲年輕人總人口的4%,總人數超過50萬人。而在生育率低到塵埃裡的韓國,15至24歲年輕人的啃老族比例在2024年約為12%-13%。
即使是把追求獨立和自由刻在DNA裡的美國,截至2024年,啃老族的人數估算率也在15.2%左右。
前兩天,我在美國這邊論壇上看到一個帖子:
一對靠自主奮鬥成功的中年夫妻,有自己的事業、買了不錯的大房子,算是實現了美國夢。但他們的兒子二十歲,在高中畢業後說需要有一個“間隔年”去尋找自我,然後就和父母住一起,吃穿用度、醫療保險都靠父母支付。
這個“間隔年”持續了兩年,兒子既沒有去學校繼續讀書的想法,也沒有積極找工作。他曾靠打零工賺最低工資,最近還辭職了。
這位全職兒子交了一位女友,由於情緒和心理健康問題,沒有工作,目前靠福利生活。
於是,這對父母斷斷續續補貼兩個人,發愁不知道何時是個頭,也不知道要怎麼幫助兩個年輕人走上正軌。
20歲、無業、不上學、和沒有工作的女友同居、啃老,這對爹媽真是buff疊滿的狀態。
看來無論身處何地,這屆父母都會面臨一個共同處境——自己還沒開始養老,老本可能已經被“啃掉”一半。
圖源pixabay
小啃“怡情”、大啃傷感情
實事求是地講,現在年輕人也確實不容易。就業難、物價高,工資不高且未必穩定。在孩子剛步入社會時,父母幫助一下是人之常情。
另外,很多國家把“尼特族”統計的年齡以24歲為界限,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一方面,24歲以前,大部分人還在求學,經濟完全獨立很困難;另一方面,從科學角度來看,25歲以前,人的大腦還處在不穩定、較為混亂的發育期,有一些天馬行空和不按常理出牌的想法,也有生理學原因。
就像這位網友說的,25歲以前出於種種原因,靠父母部分幫襯一下是可以被原諒的。
但像很多案例中,孩子明明有工作能力卻不工作(嫌工資低),或者只做最低限度的零工,卻不忘記交女友或者高消費。對此,網友們給出了統一意見:切斷財務、踢出家門。
我相信,多數啃老族並不是好吃懶做,而是因為現實困境。比如,就算是已婚已育經歷過風浪的中年人,也存在啃老行為:雙職工為了保住工作,請父母照顧孫輩,難免就出現父母出力又出錢的情況。
但也出現一些看似是陪伴父母、恭敬孝順的“隱形啃老”。
我認識的一對熟人就是這種隱形啃老小夫妻。
夫妻倆有婚房,但想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所以非要擠在父母兩室一廳的房子裡。
生了倆娃後,因為是雙職工,都交給父母全權照顧。攢了些錢卻硬要買價格不菲的車,平時上班也用不上,就放在小區吃灰。後來男方失業,看不上工資比之前低的工作,就一直待業在家。現在開著車到處晃悠,去各地自駕旅行。而養車的錢、油費也是爹媽付。
靠啃父母養老錢來維持自己體面生活,才真是讓父母感到無奈的現實。
圖源pixabay
“啃老”也許是當代社會的“剛需”,但也是要有底線的。這條底線在哪裡?
首先,人生重大轉折點時,需要父母伸出援手幫忙是可以的。
比如,剛工作薪資低,交不起房租,父母補貼一些生活費、租金是正常的;裁員失業,找工作期間沒有收入,父母給點生活費是正常的;結婚時自己有點積蓄,但依舊付不起首付,父母幫忙湊一點是正常的;生完孩子後,沒錢付託育費、為了保住工作,不得不請父母出力幫忙帶幾年娃是現實,可以接受。
但既然父母已經出力帶娃了,就不要再讓父母出錢了,給父母一些錢、禮物、付錢讓他們抽空去短暫旅遊一下,也是自己的感謝。
圖源pexels
但無休無止的讓父母補貼卻也是不妥的(爹媽心甘情願除外)。
比如,自己沒有積蓄,但想去旅遊、買奢侈品,讓父母買單;自己辭職後一直不積極找工作,持續靠父母養;想買房子,但自己拿不出一點積蓄、卻還要挑面積大的;父母幫忙付了首付,每個月房貸還要靠爹媽還;養不起車卻要讓父母全款買車;想給孩子報好的興趣班,但沒有錢要父母拿錢。
其次,把“啃老”變成對父母的PUA,就是沒有底線的行為。
父母幫助成年子女,既沒有義務、也沒有法律責任,完全是出於情誼和血緣關係的關懷。
但一些人利用父母的愛對父母進行PUA。比如給父母灌輸“現在多不容易,你們理應幫助孩子”、“沒有你們幫忙,我就沒辦法生活”、“你們是我親爹媽,不給我花錢給誰花”等觀念。
久而久之,父母不僅感到無奈,還揹負沉重的心理和經濟壓力,還容易破壞親子關係。
最後,把原本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轉嫁給父母,也是一種越線的“啃老”行為。
圖源pexels
成年人本應對自己的生活和選擇負責,但有些人習慣性地將壓力和責任推給父母——明明有能力工作卻不去積極尋找,讓父母負擔一切開銷;養不起孩子卻還要生;或者在遇到困難時,不嘗試自己解決,而是第一時間尋求父母“兜底”。
不僅剝奪了父母的晚年幸福,也讓自己失去了獨立成長的機會。
最為重要的是,我們都已為人父母,願意為了孩子全力以赴,但“全力以赴”不是無休無止的付出。
如果說人類社會的一切關係都有價格,尤其是親子關係,正因為濃度過高,會格外珍貴。也正如此,我們不該輕易去毀壞它。讓孩子去親歷社會,即便偶爾會受挫摔倒,但他們最終會長出自己的肌肉,學會自我生長。
-每日教育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