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權轉自:精英說(ID: elitestalk ),作者:石霖
人工智慧搜尋公司Perplexity AI,正在進行今年第4輪預計5億美金的融資,目前已到最後階段。待其真正達成後,公司估值將達到90億美金(摺合人民幣約650億)!
難以想象,這是一家成立才2年多的初創公司。而且,公司背後的創始人都非常年輕,他們是3個擁有不同背景的90後學霸。
圖自linkedin
Perplexity是由AI驅動的搜尋引擎,基於網路搜尋資訊提供問題答案。
公司成立於2022年,目前擁有1000多萬月活躍使用者,直接挑戰了在搜尋引擎市場上的主導地位。
圖自lennysnewsletter
公司的創始團隊共有3人,都是畢業於頂級名校的理科學霸:
印度裔Aravind Srinivas,是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計算機科學博士;
Denis Yarats ,是紐約大學人工智慧的博士生;
華裔Johnny Ho是哈佛大學畢業的高材生,主攻資訊科技和數學方向,曾在國際資訊學競賽IOI中以滿分奪得冠軍。
左起:Johnny , Aravind , Denis,圖自lennysnewsletter
隨著Perplexity的熱度爆表,公司年收入呈現迅猛增長的超強趨勢。三個年輕的創始人,也一躍成為近年創業最成功的網際網路精英之一。
那麼,他們是如何在約三十歲的年齡,就掌握頂尖行業技術,並迅速獲得成功的?學校教育與社會實踐又給過他們怎樣的特質?
2個學霸發表相同論文,成為朋友
1994年,Aravind Srinivas出生於印度。他大學考上了印度理工學院馬德拉斯分校,不過不是喜歡的計算機科學專業,而是電氣工程專業。
他那時很沮喪。幸好學校有規定,第一學期結束時,若CGPA(累積平均績點)達到一定標準,還有換專業的機會。他很努力去學習,然而遺憾的是最後還是差了0.01分。
那時,Aravind覺得似乎到了世界末日,一度對自己感到生氣和失望。
陷入困境的Aravind,並沒有一蹶不振。很快,他發現很多線上講座、線上程式設計網站,他開始專注自己,線上學習,並試圖解決一些難題。
他也開始大量寫程式碼,這個舉動有點兒像復仇,企圖證明世界的規則是錯的,而他其實是很擅長計算機專業的。
就這樣,他學會了程式設計,尤其擅長Python,某些方面甚至超過了計算機專業的學生。
大三的時候,他們學校開設了機器學習的課程,那是人工智慧的關鍵因素。這門課其實是由計算機科學系開設的,老師並不看好其他專業的學生,認為他們沒有基礎學不好。但Aravind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這也讓老師對他刮目相看。
圖自businesstoday
在印度理工學院馬德拉斯分校,Aravind拿到了學士和碩士學位。
後來他實習時,遇到了加拿大計算機科學家、圖靈獎得主Yoshua Bengio。Bengio愛惜他是個人才,建議他讀博,並幫他寫了申請博士學位的信。
Aravind申請了兩所大學的博士,分別是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最終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錄取,攻讀計算機科學專業。
讀博期間,Aravind認識了不少與人工智慧公司合作的科學家,他去Open AI實習過,也和谷歌公司有過合作。
圖自hindustantimes
2020年,Aravind發表了一篇論文,主題與機器人、人工智慧相關。而巧合的是,一個叫Denis Yarats的年輕人發表了同樣作品。兩人主題類似,研究結果也大致相同,Denis發表的作品甚至還要比 Aravind 早2天。
在學術圈來說,這種情況通常讓人生氣,因為意味著長時間的努力白費了。
但 Aravind 和 Denis 沒有因此產生嫌隙,反而彼此惺惺相惜。他們相識併成為朋友,有了更深層的交流和合作。
圖自amazon
Denis也是研究人工智慧的,曾在問答網站Quora擔任機器學習工程師,還是Facebook公司的AI科學家。後來,他去紐約大學讀博士,專業同樣是人工智慧。
在即將拿到博士學位的最後階段,Denis突然放棄了。因為他和 Aravind 聊了很多GPT類人工智慧的前景,認為當前正是創辦公司的最佳時機。
兩人一拍即合,紛紛放下手邊的合作,準備大幹一場。
圖自amazon
正式開始之前,Denis又想到一個人Johnny Ho。
Johnny是華裔,也是Denis認識的最聰明的人之一。他認為公司想要更大機率地獲取成功,就要拉Johnny入夥。
Johnny是從12歲開始學習程式設計的,很快展露了超高天賦。2012年,他讀高中時,參加了國際資訊學奧林匹克競賽IOI(即近年國內大火的“信奧競賽”),結果竟然以滿分的成績奪得冠軍!
這份成績來之不易。那些題目都很難,有時一個題目就需要花費幾個小時去鑽研。有幾年的時間,Johnny日夜不停地學習,做了大量的練習,才終於在競賽中取得好成績。
圖自x
國際資訊學奧林匹克競賽的含金量特別高。今年9月份,我國杭州高三學生周康陽,同樣以滿分600分奪冠,他此前已被北大圖靈班錄取。
能在信奧賽奪冠的天才,基本都能進入頂尖名校。Johnny後來被哈佛大學錄取,主要學習資訊科技和數學方向。
圖自YouTube
其實,早在進入哈佛大學之前,Johnny已經有了一份很好的工作。拿到IOI冠軍後,他進入到美國最大的問答平臺Quora工作。也是在那裡,他認識了Denis,兩人成為了同事。
說來,Denis之所以選擇進入Quora公司,還是因為Johnny。Denis的朋友曾3次蟬聯資訊奧賽的冠軍,結果後來敗給了Johnny。自那以後,Denis就成了Johnny的鐵桿粉絲。
2013年,Denis在選擇合作公司時,偶然發現Johnny在Quora公司上班,馬上放棄了Facebook和谷歌,轉而和Johnny做起了同事。
圖自YouTube
Johnny在工作中學習了很多東西,也結識了一群優秀的人才。後來被哈佛大學錄取,他曾猶豫是繼續工作還是求學,畢竟那時Quora公司是很多人嚮往的地方。
經過深思熟慮後,他最終還是選擇繼續讀書。他已經明白自己擅長的工作是構建產品、搭建基礎模組,帶著這種視角再重新回到學校,他就能學到實用的、具有現實應用價值的知識。
大學期間,Johnny也參加過競賽。2016年,他獲得了ACM-ICPC國際大學生程式設計競賽的金牌。
圖自scaleup
Johnny哈佛大學畢業後,在一家量化交易公司工作。後來,Denis找上了門,熱情地介紹了他和Aravind的創業想法,並隆重邀請他加入團隊。Johnny對他們的想法非常感興趣。
就這樣,3個絕頂聰明的人一拍即合。經過討論,他們決定共同創辦一個能打敗谷歌的AI搜尋引擎。
創業2年多,
公司估值650億
2022年8月,Perplexity公司正式成立。他們最初只知道想做一個很厲害的搜尋,但沒有任何投資。這很正常,任何一個初創公司都要面臨資金問題。
他們的解決方案,是先做一些更簡單的事情,比如建立一個有意思的公共資料資料庫。有這樣一個數據庫,未來他們將自然語言轉換為 SQL 查詢,就能在資料庫上執行。
資料庫很快搭建好了,主要是爬取Twitter上的資料,然後建立自然語言介面。對於3個有專業背景的創始人來說,這並不是什麼難事。後來,憑這個資料庫,他們拿到了天使投資人Yann LeCun的支援。
圖自alamy
創業的路並不總是一帆風順,最主要的難題是原型設計的思路。2個月後,他們做出了一個原型,但用途非常有限。
轉折出現在聊天機器人ChatGPT備受關注後。他們突然想到,可以將人工智慧與搜尋結合起來。他們已經有資料庫和一個原型,一切都剛好可以用上。
他們用了2天的時間,迅速製作了一個網頁,然後以玩笑的方式釋出上線。本來沒抱太多期待,誰知很快引發關注。Twitter上的網友不斷進行討論和轉發,這讓他們意識到可能是個機會。
找到方向後,他們拋棄了之前探索的其他內容,開始專注做通用搜索,也就是後來的Perplexity。
Perplexity提供類似聊天機器人的介面,當用戶提問問題時,人工智慧會搜尋整理、回答摘要,並給出引用的資料來源。然後,使用者可以繼續提問,以便展開更深入的研究。
Perplexity AI上線的第一個月,就吸引了220萬訪客。隨後資料呈現爆發式的增長,成為矽谷現象級的產品。
圖自capital
近兩年,隨著人工智慧領域的持續升溫,Perplexity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今年1月,Perplexity獲得7360萬美元融資,估值達5.2億美元;
4月,Perplexity再獲融資約6300萬美元,估值超過10億美元;
數月後,Perplexity又完成2.5億美元融資,估值達到30億美元;
如今,Perplexity即將完成本年度第4輪融資,本次計劃籌集5億美金,屆時公司估值將達到90億美元!
短短一年,Perplexity估值增長了約16倍!
圖自linkedin
取得如此成就的Perplexity,公司規模並不大。
截止目前,他們公司人數還不到50人,多是年輕的科技人員。幾十個人就撐起了當下最有價值的AI初創公司之一,這不禁讓人感慨科技與知識的力量。
而作為創始人的Johnny、Aravind、 Denis,毫無疑問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不到2年時間,Perplexity公司估值飆升至90億美元。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然而AI創業時代,“幾人公司+年收入上億”已逐漸成為社會現實。
有人感慨創業者趕上了風口,吃上了時代紅利。但仔細看看他們的人生,就會發現成功的背後,也是厚積薄發的結果。
圖自x
三個創始人Johnny、Aravind、 Denis,都曾經歷了漫長而刻苦的學習,他們很努力,也很自律,這是成功人士身上共有的特徵。
他們足夠堅韌,內心世界足夠強大。他們也都走過彎路,有過挫折,但並不能阻止追求夢想的腳步。他們不懼怕失敗,善於發現和嘗試新事物,任何時候都有重新開始的勇氣。
而且,有效社交也是成功的保障。三個人的相遇充滿戲劇性,優秀的人,總能與優秀的人相遇。
圖自wsj
任何時候,成功都絕不是偶然的。成功需要一些運氣,但更需要努力,機遇往往更偏愛有準備的人。這世上哪有那麼多開掛的人生,而那些所謂的成功,背後也都是厚積薄發的結果。
參考資料:
1.投資界,陳曉,《三個人,估值600億》;
2.‘I was depressed’: Silicon Valley-based CEO on not getting admission in Computer Science at IIT Madras
3.Read With Me: Perplexity CTO Denis Yarats on AI-Powered Search
4.Empowering The Future of Gen AI with Johnny Ho, Co-Founder of Perplexity
5.How Perplexity builds product
6.Jeff Bezos Bets on a Google Challenger Using AI to Try to Upend Internet Search
7.Perplexity AI: A Startup Backed by Billion-Dollar Investors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精英說(ID:elites talk),精英說是全球精英、海歸和留學生的聚集地。我們傳遞全球資訊、探討文化百態、創新社交模式、發現獨立思想。這裡有溫度也有態度,點選下方按鈕立刻關注。
-每日教育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