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 Oncology上市鐘聲尚未遠去,生物科技公司ArriVent Biopharma(以下簡稱ArriVent)緊跟CG的步伐,於1月26日登陸納斯達克。
ArriVent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檔案顯示,此次IPO將發行約830萬股股票,價格為18美元,市值5.5億美元。據最新訊息顯示,ArriVent在首次公開募股中籌集了約1.75億美元,超出了此前的預期。
ArriVent首日股票走勢圖
上市首日,ArriVent以每股24美元的價格開盤,盤中一度漲到25.95美元。最後以20美元收盤。
市場似乎正在回暖,而支撐ArriVent上市的,正是來自中國的一款創新藥。
開門紅,醫療領域IPO逐漸活躍
2024一開年,已有多家醫療企業公佈了IPO訊息,並且賽道分佈也較為多樣化。
1月2日,生物技術公司CG Oncology申請納斯達克IPO獲受理,並於25日成功上市,成為開年首家IPO的生物科技公司。CG於2010年成立,其核心且唯一的管線CG0070是一種膀胱內給藥的溶瘤病毒療法,目前處於3期臨床階段,用於治療對卡介苗無反應的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NMIBC)。該產品已經披露的資料較為亮眼,也獲得了FDA授予快速通道資格和突破性療法。國內的樂普生物也引進了這一產品。
此後,包括與ArriVent同在1月26日上市的BrightSpring Health Services、專注於醫療營銷的浩希數字科技以及31日上市的開發基於成纖維細胞的慢性疾病療法的生物技術公司FibroBiologics和來自瑞士屢獲殊榮的生物科技公司BioLingus。開年不到1個月,就有多家醫療領域企業陸續登陸二級市場。
不僅僅是成功IPO的,還有多家企業交表申請。
包括1月5日交表的Moderna的合作伙伴美國基因編輯技術服務供應商Metagenomi Technologies,1月9日交表的來自吉林的動物疫苗製造商正業生物,1月12日交表的精神病藥物研發企業Alto Neuroscience以及1月16日交表的來自加利福尼亞聚焦於開發自免疾病的CAR-T療法的企業Kyverna Therapeutics。
無論是JPM大會期間的火熱交易,還是短時間內連續幾家醫療企業的上市以及多家企業的交表,種種跡象都預示著2024年的醫療行業或將回暖,並且這個回暖是建立在理性和價值體現上。
對市場而言,有產品進入中後期臨床階段、商業化前景相對光明的創新藥企更容易獲得青睞。
根據BioPharma Dive的資料,2020年上市的79家公司中只有5家在上市時有處於3期臨床階段的藥物。在2023年的19 家首次公開募股的公司中,有6家有這樣的產品。而在2024年,僅頭一個月,就有CG Oncology和ArriVent兩家上市公司的管線處於3期階段。同時,另外兩家交表企業Alto和Kyverna的核心管線也達到了2期階段。
如果說前幾年IPO的企業還以新興技術而著稱,那麼現在IPO的企業,市場則更關心他們能否將技術落地。
作為新年首批宣佈首次公開募股計劃的生物技術公司之一,ArriVent承載了市場對於優質創新藥企的期望,而造就ArriVent的,正是背後的創始人。
科學家創業,高瓴、禮來站臺
在ArriVent之前,其創始人姚正彬博士曾擔任自免創新藥企Viela Bio的CEO兼董事長。
2018年2月,阿斯利康將其全球生物製品研發部門MedImmune的6個早期炎症和自身免疫專案剝離出來,成立了Viela Bio。Viela致力於開發自免藥物,而之前在Medimmune任高階副總裁,負責呼吸、炎症及自身免疫創新藥品單元的姚正彬則順理成章地被任命為Viela Bio的CEO。
之後,Viela在2019年以每股19美元的價格上市,兩年後,Horizon Therapeutics以每股53美元,總價約3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Viela。在姚正彬執掌Viela短短几年中,這家公司獲得了包括博裕資本、通和毓承、高瓴資本等知名風投機構約2.83億美元的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投資機構的名字同樣出現在了ArriVent的投資人名單當中。
2021年,姚正彬與團隊聯合創立ArriVent,之後兩年中,ArriVent完成了總額達3.05億美元的多輪融資。
2021年6月,ArriVent完成1.5億美元A輪融資,投資陣容包含高瓴、禮來亞洲、奧博(OrbiMed)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2023年3月,ArriVent完成1.55億美元B輪融資,本輪募集將主要用於公司核心產品伏美替尼(Furmonertinib)關鍵3期臨床研究和適應症拓展,並擴充產品管線。
ArriVent部分主要股東,圖源招股書
從ArriVent的招股書中可以看到,高瓴持有ArriVent 17.6%的股份,為最大機構投資方;OrbiMed、禮來亞洲基金、Catalio Capital Management、Sirona Capital Partners、艾力斯和Sofinova Investments 分別持股11.6%、8.8%、7.8%、5.8%、5.7%和5.6%。
其中,最令人關注的便是艾力斯5.7%的佔股。在之前的兩輪融資中,資方名單並未出現艾力斯的身影,之所以艾力斯會出現在這裡,主要原因便是伏美替尼。
ArriVent在研管線,圖源招股書
ArriVent目前有兩條管線,一條為伏美替尼(Furmonertinib),另外一條為與Aarvik Therapeutics合作開發的ADC管線。伏美替尼被認為是ArriVent的核心資產,正在開發用於治療(NSCLC)。而這條管線,來源於中國創新藥企艾力斯。
一款新藥撐起兩個IPO
伏美替尼不只把ArriVent送進了二級市場,早在2020年,上海艾力斯醫藥就依靠它成功登陸科創板。
從艾力斯當時提交的招股書中可以看到,伏美替尼是當時艾力斯在研管線中僅有的處於上市申請階段的產品,也正因於此,伏美替尼被認為是艾力斯成功上市的重要保障。
伏美替尼是艾力斯核心管線,圖源企業招股書
隨著2021年伏美替尼正式進入商業化階段,艾力斯的營收也完成了大踏步前進。從2020年~2022年,三年間艾力斯的營收從56萬、5.3億到7.9億,公司不僅在2021年扭虧為盈,並且在2022年實現淨利潤超億元。
在剛過去的2023年,伏美替尼繼續帶著艾力斯突飛猛進。前三季度營收13.5億、同比增長160%;淨利潤4.1億,同比增加660%;扣非歸母淨利潤3.8億,同比增長1800%。憑藉在2023年醫保談判中的成功續約,伏美替尼還將在2024年持續放量。
2021年6月,艾力斯授予了ArriVent在大中華區以外獨家開發伏美替尼的權利,首付款為4000萬美元,後續里程碑付款不超過7.65億美元以及ArriVent一定比例的股份,ArriVent成為艾力斯的參股公司。
ArriVent看好伏美替尼成為第三代EGFR-TKI全球市場競爭者的潛力,聲稱其能夠在眾多新藥中脫穎而出並希望加速伏美替尼新適應症的臨床開發,挖掘其BIC的潛力,儘快實現海外銷售。
從公佈的臨床研究來看,伏美替尼具有雙活性、高選擇、強效縮瘤 、安全性好的特點。與第一代和第二代EGFR TKI相比,伏美替尼保留了第三代EGFR-TKI的許多關鍵優勢,包括克服產生耐藥性的T790M突變的潛力,同時還可靶向更廣泛的EGFRm。
2022年,艾力斯首次報告了伏美替尼FURLONG臨床試驗的結果,這是一項在中國進行的雙盲、安慰劑對照、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伴經典EGFRm患者的3期臨床試驗。
在FURLONG臨床試驗中,將伏美替尼與第一代EGFR-TKI吉非替尼進行比較後,其顯示出無進展生存期(PFS)優於吉非替尼的治療潛力,中位PFS為20.8個月,而吉非替尼為11.1個月。
伏美替尼穿越血腦屏障的能力也在本試驗中用中樞神經系統特異性ORR進行了證明,該ORR資料顯示,相比吉非替尼的65%,伏美替尼減少的腦轉移瘤的大小為91%。在FURLONG試驗中,與治療相關的嚴重不良事件和導致停藥的治療相關不良事件的發生率,伏美替尼與吉非替尼持平。
2023年10 月,伏美替尼獲得FDA授予的突破性療法認定,用於治療具有 EGFR 外顯子 20 插入突變的先前未經治療的區域性晚期或轉移性非鱗狀NSCLC。正在進行FURVENT 3期臨床試驗如能取得成功,ArriVent將使用約5000萬~6000萬美元的IPO收益來向FDA 提交NDA,以及伏美替尼的後續商業化活動。
2023年7月,諾誠健華和ArriVent達成臨床合作,評估ICP-189聯合伏美替尼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伏美替尼的未來充滿想象。
優異的臨床效果,以及艾力斯營收的珠玉在前,使得伏美替尼的商業化前景得到了市場的認可,也成為ArriVent能成功IPO的保證。
艾力斯,硬幣的另一面
作為賣方的艾力斯,某種程度上和ArriVent的發展特別相似,他們彷彿硬幣的兩面。
企業家杜錦豪與科學家郭建輝攜手創辦了艾力斯,從仿製藥開始,到自研的國產1.1類新藥、用於治療高血壓的阿利沙坦酯,艾力斯一路走了10餘年。然而就在阿利沙坦酯上市之前,郭建輝卻不幸因病離世。在這個關鍵時刻,杜錦豪認識到高血壓藥雖然市場前景廣闊,但作為一個新生藥企,要建立渠道商業化落地難度非常大。
深思熟慮之後,艾力斯選擇將阿利沙坦酯賣出。
就在市場認為艾力斯賣掉阿利沙坦酯後會逐漸沉淪,然而杜錦豪卻找來了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的藥物化學博士羅會兵做研發負責人,率領艾力斯挺進腫瘤賽道,並把主攻方向定為肺癌靶向藥。伏美替尼便是艾力斯自主研發的第三代EGFR抑制劑,用於治療EGFR敏感突變及EGFR T790M耐藥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臨床資料顯示,伏美替尼療效顯著,安全性優異。
在IPO之前,將伏美替尼推進到上市審批階段,被認為是艾力斯成功登陸科創板的重要原因。但是,新藥商業化並不是個簡單的事情,這次,一個人的出現使得艾力斯信心大增,這個人就是被譽為“腫瘤女王”的牟豔萍。
回顧牟豔萍數十年的從業經歷,她先後任職於GSK、AZ、強生、默沙東等多家跨國藥企,在銷售、市場等方面積累了廣泛的經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默沙東任職期間,她組建並管理了默沙東K藥銷售團隊,幫助默沙東中國腫瘤業務在2019年實現了5億多美元的銷售業績。在艾力斯IPO和伏美替尼商業化之前,牟豔萍加入了艾力斯任總經理。
從當時艾力斯的招股書中可以看到,報告期內艾力斯沒有產生銷售費用,也就是說,牟豔萍的工作要從零開始。
和K藥為代表的PD-1類似,EGFR-TKI領域的競爭同樣十分激烈。並且憑藉先發優勢,阿斯利康的奧希替尼以56%的份額佔據了2020年EGFR抑制劑單藥的大部分市場,在國內公立醫療機構和城市實體藥店終端合計銷售額超40億。
為此,艾力斯在伏美替尼的商業化上選擇自建銷售團隊和授權合作並行的路線。在牟豔萍帶領下,組建了近500人的營銷團隊,覆蓋了30個省市,核心市場區域約1000家醫院以及約500家DTP藥房,並帶領團隊將伏美替尼推進醫保目錄,實現上市首年超2億元的銷售額。此外,艾力斯還與復星醫藥控股子公司江蘇復星合作,授予後者伏美替尼在超過1500家醫院的獨家推廣權。
值得注意的是,在伏美替尼獲批上市不久,便分別被寫入了中國《IV期原發性肺癌中國治療指南(2021年版)》和《肺癌腦轉移中國治療指南(2021年版)》。同時,伏美替尼也登上了國際頂級學術期刊《柳葉刀·呼吸醫學》,成為首個成功發表IIb期關鍵註冊臨床研究全文的國內原研第三代EGFR-TKI。為伏美替尼的學術推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正是因為伏美替尼作為第三個在國內上市的第三代EGFR-TKI小分子靶向藥,不管是分子結構還是臨床特點都有別於已經上市的同類產品,特別是在抑瘤機制上具有雙活性、高選擇特點,使其有成為同類最佳創新藥的潛力。
為此,時任艾力斯總經理的牟豔萍也為其制定了商業化出海的策略。和ArriVent的合作不僅加速了伏美替尼的臨床開發及全球推廣,也進一步拓展了伏美替尼的臨床及商業價值。
對國內Biotech來說,也意識到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意義。
牟豔萍對於此次合作曾公開表示,如今留給一個新產品的時間視窗很短,過去大概有10年,而現在頂多只有2年~3年。同時國內的市場空間始終有限,只有做全球化,市場規模才足夠大。
出海、拓適應症和進醫保,成了伏美替尼商業化道路上的三板斧。
尤其是出海,此次出海交易,除了預付款之外,還有研發及銷售里程碑付款,同時還有ArriVent股份的價值。目前,伏美替尼已經在國內獲批非小細胞肺癌適應症,這部分研發里程碑款項可謂是板上釘釘,而銷售里程碑按目前的發展趨勢,確定性也極高。而ArriVent上市後股份的價值,艾力斯也有望兌現。
相對於常見的管線交易,艾力斯此次與ArriVent的出海交易,憑藉著藥品自身強大的核心競爭力,不僅收穫頗豐,甚至還將合作伙伴推入了二級市場。這也給國內眾多創新藥企帶來一些新的啟示,出海,還能這麼做。
*封面來源:Nasdaq官網
文|姚敬
微信|yaoj411
新增時請註明:姓名-公司-職位
網站、公眾號等轉載請聯絡授權:Rekkiiie
宣告:動脈網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動脈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映象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