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證監會披露了一起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和董事長炒作自家股票的違法案件處理結果。
該公司於2010年上市,擁有多個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是國內領先的高壓電器製造商之一。然而,這樣一家擁有良好發展前景和技術優勢的高科技企業卻在2018年至2019年期間,成為了控股股東和董事長股票操縱案的受害者。
根據中國證監會於2023年11月向森源集團等五名當事人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這五名當事人利用資金優勢、持股優勢,使用161個賬戶集中交易森源電氣股票,透過虛假申報、拉抬、對倒等手段影響股價及成交量,從中獲利約3.08億元。
為應對控股股東股權質押風險,以市值管理的名義實施股價操控
根據監管部門公開的處罰決定書披露的細節,2018年上半年,為應對森源集團股權質押爆倉風險,楊合嶺(時任森源電氣董事長)和崔付軍(時任森源電氣董事會秘書和副總經理)提議,經楚金甫(時任森源集團董事長)同意,由楊合嶺、崔付軍、孫威威(國富中投法人)具體實施,對森源電氣進行所謂的“市值管理”以維持股價。
森源集團和其實際控制人楚金甫作為資金來源,為此次股票操作提供保證金和費用。
股價操縱的結果,獲利3.08億元
根據監管部門認定,森源集團利用資金優勢、持股優勢,在2018年3月7日至2019年2月27日共238個交易日期間,使用161個賬戶集中交易森源電氣股票。
交易期間,賬戶組透過虛假申報、拉抬、在自己實際控制的賬戶之間進行證券交易等手段影響股價及成交量,賬戶組累計申買量77,168.20萬股,佔期間市場累計申買量比例26.96%,累計競價買成交量52,000.29萬股,佔期間市場累計競價買成交量比例25.19%。
透過虛假申報、拉抬、對倒等手段影響股價及成交量,從中獲利約3.08億元。最終透過拉抬股價,避免了森源集團股票質押爆倉的風險,並從中獲利,森源集團為直接獲益方。
監管部門對森源集團和四名自然人依法出具了處罰決定書。對森源集團沒收違法所得約3.08億元,並處以罰款約3.08億元,共計罰沒約6.16億元;對楚金甫、楊合嶺、崔付軍給予警告,並分別罰款60萬元;對孫威威給予警告,處以30萬元罰款。對楚金甫、楊合嶺、崔付軍分別採取10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