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米公司闢謠後,足球報記者李璇,就是那位經常炮轟陳戌源的女俠,不得不公開承認,現在投資中超俱樂部屬於公益行為。多麼諷刺啊,當初李璇指責陳戌源的公益足球,現在又承認投資足球屬於公益行為。
人都是有追求的,像雷軍這一類企業家,物質上的追求已經不多了,他們更注重精神上的追求,這應該引起足協的反思,反思一下,企業家投資足球,除了商業利益以外,還有沒有其他的回報。
個人一直認為,抓青訓主要是俱樂部來抓。有一百家足球俱樂部就有一百支青訓梯隊,有一萬家足球俱樂部就有一萬支青訓梯隊,所以,讓更多的企業家投資足球俱樂部,青訓才能得到實質性的改變。但是,以雷軍,公司為代表的企業家,他們也要回報,那麼,除了商業利益外,他們還能有什麼回報呢?
個人觀點,個人名譽。比如說,一家只有幾十個工人的小公司,他們的廠房外面按照消防要求需要有大片空地,如果他們把這片空地改為足球場,併成立俱樂部,那麼就可以為自己建一座塑像。很多年後,這個企業家的名字依然為當地球迷所熟知,這就是個人名譽。有人說,他們會在乎嗎?從我瞭解的情況看,真的有企業家在乎,而且他們的年齡越大越在乎自己身後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