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 泰勒
兄弟姐妹們,今晚簡單看點訊息。
新華財經:中國東方、信達和長城三大AMC將併入中投
四大AMC的時代可能要結束了。
據新華財經報道,從業內知情人士處再次確認,中國信達、東方資產和長城資產三家資產管理公司將於近期劃至中投公司。
據官網介紹,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投公司”)成立於2007年9月29日,組建宗旨是實現國家外匯資金多元化投資,在可接受風險範圍內實現股東權益最大化,以服務於國家宏觀經濟發展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需要。中投公司下設三個子公司,分別是中投國際有限責任公司、中投海外直接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和。
此前,四大AMC之一的中國華融已劃入中信集團,2024年1月26日上午,中國華融完成更名,中國中信金融資產正式掛牌。
2023年11月15日,中國華融公告稱,擬變更公司名稱為“中國中信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保留了“中國”字頭,簡稱“中信金融資產”。
2024年1月25日,中國華融完成工商資訊變更,正式更名為中國中信金融資產。
對於更名的原因,市場已有一定預期。公告中提及:中信集團持有中國華融26.46%的股份,是其第一大股東。中國華融實施更名,有利於體現深化改革、化險取得的積極成效,展現積極的精神面貌,樹立全新的企業形象;有助於依託中信集團品牌價值,促進業務開展,進一步推動其高質量轉型發展;也有利於突出中國華融的行業特徵與牌照優勢,體現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體系穩定的功能定位,彰顯企業價值。
四大AMC公司的歷史
90年代,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在體制轉軌的過程中,國內企業積累了不少呆壞賬。尤其是商業銀行,過度放貸導致其資產負債表上堆積著大量不良資產。
同時,1999年中國加快了加入WTO的談判進度,入世之後國內銀行業將面臨外資銀行的挑戰和競爭,揹負大量不良資產的四大行能否招架下來很難說。
為了及早解決這頭“灰犀牛”,維持經濟穩健執行,讓四大行輕裝上陣。借鑑國外處理不良資產的經驗,於是我國政府在1999年10月中旬,成立了4家資產管理公司——中國華融、中國長城、中國東方、中國信達,即通常所說的“四大AMC”,專門經營不良資產。
其中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對應接收中國銀行不良資產,對應接收中國建設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對應接收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對應接收中國農業銀行的不良資產。
當時財政部為四家公司各提供了100億元資本金,央行發放了5700億元的再貸款,AMC獲准向對口國有商業銀行發行了固定利率為2.25%的8200億元金融債券,並用這些錢向四大行收購1.4萬億元不良資產。
後來四家公司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同時中國華融、中國信達已在香港上市。而原計劃只經營十年完成使命即解散的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不僅一直存在,且隨著市場的發展,已成功轉型為金融控股平臺。旗下包含了銀行、保險、證券、信託、融資租賃等金融機構。
中國信達、中國東方和中國長城三大AMC的第一大股東均為財政部。
中國信達在中國內地的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設有33家分公司,在內地和香港擁有七家從事不良資產經營和金融服務業務的平臺子公司,包括南洋商業銀行有限公司、、中國金谷國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信達金融租賃有限公司、中國信達(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信達投資有限公司、中潤經濟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截至2022年末,公司員工約1.4萬人,總資產達16159.89億元,歸屬於股東權益為1882.06億元。
截至2022年末,中國東方集團總資產達12479億元,在全國共設26家分公司,下轄、大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上海東興投資控股發展有限公司、東方前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東方邦信融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大業信託有限責任公司和浙江融達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等10家一類子公司,業務涵蓋不良資產經營、保險、銀行、證券、基金、信託、信用評級和海外業務等,員工總數5萬多人。
中國長城的服務網路遍及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設有32家分公司,旗下擁有長城華西銀行、長城國瑞證券、長生人壽保險、長城新盛信託、長城金融租賃、長城投資基金、長城國際控股、長城國富置業等8家控股公司。
中國中信金融資產(原中國華融)方面,截至2022年末,公司總資產達人民幣9553.26億元。目前,公司設有33家分公司,服務網路遍及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旗下擁有華融金融租賃、華融融德、華融實業、華融國際等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