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年的經濟情況不樂觀,我身邊就有不少朋友被裁員減薪,網路上一些小老闆也在吐槽生意越來越難做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本文就來聊聊經濟困難的背後。
有一個重要的資料叫做物價指數,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CPI。
當CPI大於3%的時候,代表著經濟過熱;CP在2%-3%的區間時,經濟正在穩步上升;當CPI小於2%時,這意味著經濟走向衰退。
而整個2023年,CPI只上漲了0.2%,所以大家感覺經濟困難其實很正常。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CPI這麼低呢?這裡面有一個消費鏈條,老百姓不願意消費,這導致了商家為了促進成交量選擇降價,但商家經過接連降價老百姓還是不願意買單,那麼此時就會形成一個名為通縮的惡性迴圈。
同時,我們的青年失業率也非常高,根據統計局發表的資料來看,23年12月青年失業率達到了14.9%,要注意的是該統計方式經過一定調整。
從CPI和青年失業率的角度來看,你會發現經濟確實不太好,但如果你從宏觀角度來看,你又會發現經濟依舊在蹭蹭往上漲。
2023年中國GDP增長5.2%,在世界主要經濟體裡依舊是遙遙領先。
與此同時,23年的出口總值也達到了41.76萬億人民幣,同比增長0.2%。
為什麼宏觀經濟增長那麼強,迴歸到我們的個人生活上,卻沒幾個人真實感受到收入增長呢?
有人會質疑,難道這組資料有水分嗎?答案其實不然,我認為這和我們當前面臨的經濟結構轉型有很大關係。
舉一個例子,小明從事傳統油車製造業,小張從事新能源汽車相關工作,在世界各國大力推行綠色能源的大時代下,小明從事的油車行業大環境肯定是往下走。
23年,小明的年薪從7萬降低到了5萬,但小張的年薪從7萬增長到10萬。
小明的日子確實變得更加困難,但小張的日子卻越來越好了,同時我們的GDP依舊在增長,不過對於一些從事中低端、逐漸淘汰產業的工作者來說,感受到的就是日子難過。
最近幾年來政策上都在強調產業轉型,不能一直依賴出口襪子衣服小家電,而是開始往半導體、新能源、人工智慧等中高階產業轉型。
而現實是新能源等先進產業的從業者薪水確實依舊在上漲,另一方面從事傳統低端製造業的工作者收入也在降低。
少數從業者擁有高學歷或者頭腦足夠靈活,可以適應時代和產業轉型的需求,帶著多年來的經驗跳槽到新興產業,那麼他的薪水自然會提高。
不過還有許多低學歷勞動者,無法滿足新興行業的學歷需求,他們的薪水不只是降低,工作時長也可能增加,進而加劇內卷化。
這股內卷化的風潮也刮到了應屆生的求職市場,所以青年失業率不低的原因也是如此。
那麼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答案和新興產業和產業轉型是否能順利發展有關係,如果未來這兩者能進一步擴大,甚至走出海外搶佔發達國家的市場,那麼這些產業自然會不斷擴大招聘數量,過去從事傳統行業的工作中也能吃到一份時代紅利。
同時這些新興產業的發展也將刺激服務業的發展,收入上去了,那麼居民可能會想著找一門愛好,健身、戶外旅行、滑雪等,這也能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
中國服務業GDP只佔據53%左右,而德日法等國家往往佔比超過7成,所以未來服務業也將繼續保持高速發展。
一句話來解釋,只有不斷發展才能帶來更多就業機會,居民才能獲得更高的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