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輕人都幻想過自己追到白富美,可是並不是每一個窮小子跟白富美都是完美的故事。比如說塞力斯跟華為就是如此。4年之前,華為到處找不到廠家跟自己合作汽車,這個時候還是窮小子的小康股份冒險跟華為走到一起。
可是賽力斯有了華為這個白富美,卻反而讓自己本來還算小康的生活過成了嚴重虧損了。過去4年,賽力斯累計虧損在100億左右。2019年公司虧了8億多,2020年跟2021年虧損都超過了20億,2022年更是虧了42億。
2023年賽力斯預計虧損在21億到27億之間。那麼為何華為汽車這麼火,可是負責生產的賽力斯卻一直沒有賺錢呢?
賽力斯的前身就是小康股份,當時他們跟東風集團合作,生產了小康股份,這塊麵包車當年在市場上銷售也不錯,跟五菱宏光齊名。那個時候小康股份日子過得還算不錯,每年利潤也有幾個億。
可是這個人就是不滿足,過上小康生活之後就想著大富大貴。華為造車的思路,一直是比較清奇。李斌跟李想造車,直接就跳出了自己之前公司,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司。
雷軍則是在小米體系裡面直接自己造車。可是任正非的思路就是華為不造車,只提供造車的系統。華為是選擇跟廠家深度合作,華為提供銷售渠道、提供核心電驅、演算法、智慧操控系統,還有品牌跟流量。
可是對方則是負責生產跟營銷。當然對方也需要負責全部的費用。這個思路其實跟王健林那套萬達輕資產策略非常相似。華為就是放棄重資產的部分,不搞生產,只負責技術的研發。
甚至華為連底層的資料都要拿走。這種合適方式,讓很多傳統的廠家無法接受,畢竟他們都害怕如果成功了,以後被華為牽著鼻子走。對於新勢力來說,車機等技術也是他們擅長,他們缺的也是生產能力,因此也不會跟華為合作。
這個時候小康股份就出現了。作為一家非主流車企,他們最初是做麵包車,後來也是跟風去造新能源汽車。當然可以想象,小康自己造的新能源車完全不行,於是當華為到處尋找合作伙伴的時候,他們選擇接受了華為的苛刻條件。
同時為了讓自己的名字看起來更加高大上,他們把小康股份改為了賽力斯。華為的要求非常高,他們甚至用華為的管理去要求賽力斯,讓他們也必須嚴格按照華為的管理制度。
於是雙方就開始了華為砸技術,賽力斯砸錢的模式。更加奇怪的就是,正常如果是這種合作模式,大家都會成立了一個合資公司,然後各自佔股。可是任正非堅持不造車,因此華為沒有這麼幹,於是我們看到最神奇的一種合作方式誕生了。
華為提供了大部分的技術,甚至連高管也不斷在為賽力斯背書,可是賽力斯卻沒有華為的股份。可是當所有人都在羨慕賽力斯的時候,他們的財報卻是年年虧損。那麼虧損的錢去什麼地方呢?
第一個就是研發成本跟人工成本。第二個是之前銷售不好,整體費用太高了。賽力斯的費用率達到了29%,而理想汽車只有16%,足足高了13%。第三個就是材料成本居高不下。
因為這幾個問題,賽力斯一直處於虧損中。其實之前賽力斯的銷量一直也是不溫不火而已,一直到2023年第四季度,賽力斯新車釋出,這才引起了市場的轟動。
當然賽力斯雖然一直在虧損,可是在資本市場他們可是賺得是盆滿缽滿。公司的市值在跟華為合作之後,漲了好幾倍,目前的市值超過了800億,公司的老闆張興海個人身家也是達到了110億。
不過以華為的持續研發投入,賽力斯扭虧為盈應該是很快的事情。只是這樣的合作模式,未來到底能不能持久?我們並不清楚雙方簽署了多久的合作模式,還有華為給賽力斯承諾的技術更迭到底有多快?
可是任正非的野心就是要給大部分的汽車廠家提供底層技術,可是如果大部分廠家都採用了華為的技術,那又會出現一個問題,那就是以後大家的產品都是同質化。如果考慮到這個問題的話,那麼很多廠家肯定又會對採用華為技術存在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