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江蘇一直保留了文脈火種的賡續,現代是全國的教育大省,並有“全國高考看江蘇”之說。而能在教育大省的頂級高中保持前茅甚至第一,絕對是妥妥的真學霸,“別人家的孩子”!
筆者就有這樣一位朋友,上世紀90年代就讀江蘇某頂級高中,高一高二成績雖然名列前茅,但每次大考,距離頂峰總有一步之遙,其中物理往往成為她“掉鏈子”的短板。直到高二升高三的暑假突然開竅,高三幾乎每次月考都是班上第二,並且與第一的差距越來越小,直到最終高考成功反超,以年級第一考入全國最高學府!
以小見大,雖然評價一個地方不能單純看GDP,但以GDP為代表的經濟資料,無疑是一個地方的“成績單”,它對於地方,就像成績對於學生一樣重要——這不僅是地方主官政績的體現,更是對治下民眾負責的重要表現。而近幾年來,江蘇的GDP正在穩步向巔峰邁進!
穩步邁進,直衝巔峰
三季度GDP,是每個省份的一次經濟“大考”。和2023年相比,前十名排名並沒有變化,依舊是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福建、湖南、安徽。可見GDP排名不僅是學校裡尖子生之間的比試,更像是一場“華山論劍”——高手之間的座次早已排定!
然而“強中自有強中手”,高手之間的對決,只在毫釐之間:從前三季度看,廣東的GDP總量已經“無限逼近”十萬億,達99939.18億元;緊隨其後的江蘇,則首次跨越9.5萬億,達97744.3億元。
換言之,“亞軍”江蘇距離“冠軍”廣東,GDP總量只有不到3%的差距,如果換算到學生時代,就是“榜眼”高考數學不小心錯了一道選擇題,於是讓出了“狀元”的寶座!
但是第二名不但有問鼎冠軍的決心,而且正在付諸行動:近年來,江蘇和廣東的GDP總量差距正逐步縮小。2023同期,兩者差距2981.63億元,今年縮小為2914.88億元;在GDP增量上,江蘇前三季度以4564.3億元位居全國第一,而廣東的增量為3777.55億元。
如果從增速來看,江蘇更是在大省中拔得頭籌:據官方釋出,今年前三季度江蘇增速同比增長5.7%。GDP增速在十大經濟大省中位居第一!
除了GDP增速,今年前三季度,江蘇的“第一”還有很多:據大眾日報等,江蘇已經創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連續三年全國第一;資訊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水平連續九年全國第一;科技型中小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總量均居全國第一……這麼多“第一”,無愧於“蘇大強”的底色!
從前三季度的宏觀經濟資料來看,江蘇以穩健的步伐和亮眼的成績,延續了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更為難得的是,江蘇各地的發展之均衡,已經成為全國各省市的標兵!
厚積而薄發,江蘇靠什麼?
縱覽江蘇“十三太保”,蘇大強的“強”,不但體現在廣度,而且體現在速度,更體現全省相對均衡發展基礎上,各地迸發出的鮮明特色,這種均衡與特色的奇妙碰撞,才是江蘇經濟的底氣。
廣度方面,蘇州以近1.85萬億元的GDP總量穩居榜首;南京和無錫緊隨其後,分別突破了1.3萬億和1.1萬億大關,這也是目前全省三個GDP總量破萬億的城市。南通以超9414億元的GDP總量名列第四,距離“萬億俱樂部”一步之遙!
速度方面,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絕大部分地級市GDP增速都超過了5.7%的全省平均水平,體現了發展速度的相對均衡;其中,淮安以7%的增速脫穎而出,增速排名第一。宿遷以6.9%的增長緊隨其後,南通則以6.3%的增速位列第三。
2024前三季度江蘇各市GDP及增速
圖片來源:江蘇新聞
前不久,筆者代表財經頭條,受江蘇省委網信辦“全國網路名人看江蘇”的活動邀請,調研了江蘇南京、淮安、無錫等城市,加上近大半年來對江蘇多地市進行了走訪,對江蘇各地產業的“均衡發展,各有千秋”有著深刻的印象。
在筆者看來,江蘇大地之所以能夠做到百花齊放,首先得益於全省層面合理的頂層設計,同時也與各地的規劃策略分不開——不是一哄而上,而是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實現傳統優勢產業和創新產業“兩開花”。
僅以筆者親眼所見略舉幾例:無錫的優勢在於工業基礎好,從光伏到半導體,再到量子資訊等,各種高科技產業比較全面;鎮江優勢在於航空配套產業;淮安則以光伏與特鋼形成新興產業等。而每一項產業,本質上都是“新質生產力”最直接的體現,產業的落地生根發芽,正是江蘇“厚積薄發”的產業根基!
新質生產力之風,吹遍江蘇大地
光伏,是未來綠色能源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更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目前國內的光伏產業無論是規模還是技術水平,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全球No.1,而天合光能,更是光伏行業的頭部企業之一,2022年9月,天合光能落戶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標誌著淮安和天合共贏的開始。
如今,天合光能淮安基地專案佔地約2469畝,已投資200億元,囊括了光伏產業鏈上下游的專案。其中,淮安天合光伏元件電池專案從簽約到開工建設僅用時32天,創造了從正式簽約到首片元件產品下線僅188天的“天合速度”。
據當地介紹,淮安基地規劃產能為年產20GW元件、25GW電池、50GW單晶矽切片、12GW新一代電池片,全部建成投產後,淮安基地將成為行業內最大的矽片電池元件一體化製造基地。
近年來,天合光能引進了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化高層次管理和研發人才,設立“光伏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伴隨著高強度的研發,目前,天合光能210至尊N型大版型標準尺寸元件已經可以最高輸出功率達740.6W,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今年10月10日,天合光能新一代高效太陽能電池中試研究院淮安分院揭牌,標誌著地企合作上了一個新臺階。
研究院淮安分院揭牌
圖片來源:淮安經開區釋出
新質生產力,固然與光伏這樣的高科技天然相關,那是不是意味著,傳統產業就難以搭上“新質生產力”快車了呢?No!具有66年曆史的南鋼,用現實告訴我們,傳統產業,只要成功轉型,同樣可以分享紅利!
在南鋼智慧運營中心,筆者透過參觀宛如科幻電影般“數字孿生工廠”虛擬全景展示,瞭解鋼鐵工業生產的整個工藝流程,目睹了傳統與現代的奇妙交叉——壯觀的畫面不但令人震撼,而且讓人折服!
據相關資料,投資40億元的南鋼智慧運營中心,是鋼鐵行業首個集“智造、經營、生態”叢集式一體化的中心,行業首批“湖倉一體”資料技術應用實踐平臺,也是行業最大的5G無人機空域覆蓋智造應用中心,打造千萬噸級鋼企全流程數字製造體系,探索新一代數字技術在工業領域應用的無人區,形成了南鋼的“工業大腦”。
在這個“大腦”裡,融合百萬級資料資訊,實現毫秒級同步,包含數十套支撐系統,上千條業務規則,上百個管控模型,透過資料治理,形成南鋼的資料資產。相信未來,這些資產將透過科學合理的評估,體現在南鋼的報表中,讓世人瞭解數字經濟的威力!
南鋼智慧運營中心
圖片來源:南鋼官微
要發展新質生產力,離不開各行各業的人才。而在吸引全國甚至全世界的人才資源方面,無錫以自己的行動作出了表率——和深度合作,共同發起對未知世界的進軍!
上海交通大學無錫光子晶片研究院於2021年12月份在無錫市與上海交通大學深化全面合作的框架下正式成立,研究院由無錫市濱湖區人民政府、上海交通大學、蠡園經濟開發區三方共同參與建設,聘請著名科學家,上海交大金賢敏教授為研究院院長,團隊來自海內外各大著名高校,真正實現“群賢畢至,少長鹹集”!
這麼多英才聚在一起,目標當然非常遠大:研究院緊抓光子晶片和量子科技帶來的新一輪產業變革戰略機遇,致力於突破長期“卡脖子”的晶片技術,在後摩爾時代新機遇中爭取彎道超車的機會,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階光子晶片創新研發和製備加工中心。
除了“外來的和尚”,作為科教省的江蘇,本身就擁有眾多的知名研究機構和大學和眾多高新園區,能夠為科技初創企業和創新型企業提供紮實的基礎設施和資源。例如,位於南京生物醫藥谷的數字醫療領域“獨角獸”企業世和基因,就與省內多所高校機構開展科研合作,累計發表SCI學術論文700餘篇,總影響因子超4500分。
尾聲
如今的江蘇,在網路上被稱為“蘇大強”。而強大的背後,既有多年高速穩健發展帶來的深厚根基,更有及時轉型,抓住新質生產力風口的飛速成長。相信未來的江蘇,將會繼續聚焦高階產業,開啟賦能產業新空間,當好創新發展的“排頭兵”。
免責宣告(上下滑動檢視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現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有風險,過往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財經早餐力求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