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市場全天衝高回落,滬指跌1.48%再度失守2800點,兩市超百股跌停。截至收盤,滬指跌1.48%,深成指跌1.95%,創業板指跌0.66%。
三大指數均收出月線六連陰,滬指本月跌超6%,深成指本月跌超13%,創業板指本月累計跌超16%,科創50指數本月跌近20%。
板塊方面,僅出版板塊逆勢上漲;複合集流體、北斗導航、算力租賃、機器視覺等板塊跌幅居前。
總體上個股跌多漲少,全市場超4800只個股下跌。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7582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945億。
北向資金全天淨買入37.01億,其中滬股通淨買入7.58億元,深股通淨買入29.43億元。
1月最後一個交易日,A股沒有迎來“大奇蹟日”,反而出現了更強烈的情緒殺跌。
不少被資金“冷落”的板塊和個股正面臨挑戰。截至今天收盤,跌停家數創本月新高(184家),許多科技線的分支板塊,開年1個月就整體下跌了20%~30%。
大盤危急之時,中字頭、銀行股以及以“寧王”為首的業績預喜概念股,試圖穩定指數和情緒。此前市場熱議的“追中字頭 or 抄底寧王”,意外變成了雙贏局面。
此外,借道滬深300ETF託底的大資金,今天也仍有出手。
昨天推送中我們提及的“滬指月線6連陰”已成事實。當“公認”的底線被反覆挑戰,市場距離真正止跌還有多遠?
“中字頭”之外,業績預喜成新抱團方向
昨天盤後,寧德時代公佈了創紀錄的優異業績。根據晚間業績預告,寧德時代2023年歸母淨利潤為425億元至455億元,同比增長38.31%至48.07%。
訊息刺激下,寧德時代放量大漲。今天創業板指最為抗跌,可以說大部分都是“寧王”撐起來的。
而從漲停個股情況來看,業績預增也成了與“中字頭”(國企/央企)概念相得益彰的加分項。
尤其是在已經出現斷層的連板天梯上,唯一取得7連板的中視傳媒,成了兩大概念的集大成者。
中視傳媒是中央電視臺旗下唯一上市公司。其表示,經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23年年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達25850萬元到2985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實現扭虧為盈。
此外,春風動力、時代出版、長城科技等業績預增個股,以及麗人麗妝、樂通股份、美邦服飾、智度股份等扭虧為盈的公司,也紛紛漲停。
據媒體梳理,截至1月30日,滬市1065家公司的業績預告出爐。其中,557家公司業績預告顯示盈利改善,669家公司2023年度預計實現盈利。
這1065家公司中,325家公司為央國企,分佈在交運、製造、消費、能源等涉及國計民生的關鍵領域,其中,186家公司盈利改善,215家公司預計實現盈利。
近期監管再次強調加快構建中國特色估值體系,在業內看來,央國企是國民基金的主導力量和重要支柱,從當前已披露業績的公司來看,一批央國企發揮了關鍵的“領跑”作用。
至於銀行板塊,無疑也是中字頭+高股息的香餑餑,而今天紅利指數的走強,其實也在提示這層關係。
滬指月線6連陰後,止跌將近還是更遠了?
資料顯示,2023年8月以來,A股主要指數月線已報收六連陰。
以萬得全A來看,指數月線五連陰曆史上只出現過四次,分別是23年12月,04年8月,03年10月和97年9月,而六連陰尚屬首次。
主要寬基指數統計來看,創業板指曾經在2018年10月出現過月線7連陰,但上證、滬深300與創業板同時出現6連陰尚屬首次。
指數月線止跌前後,市場會有什麼特徵?
首創證券一份研報稱:
回顧2000年來指數跌幅超過本月(2024年1月)的時期,超半數在次月止跌,成交活躍度於止跌月小幅下行。
從上證指數來看,2000年來跌幅超過本月的29個月中,有15個月指數於次月止跌,平均止跌區間跨度為2個月;從成交活躍度的歷史均值來看,無論是否剔除18年前表現(考慮到資金量不在一個水平),日均成交額、成交量和換手率均有所下行。
其認為,該表現主要可以從三個維度進行理解:
1)在指數不斷探底的過程中市場活躍度逐月下行,整體維持在較低的水平;但隨著破位,資金恐慌出逃,大底前成交量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2)政策性救市資金的入場在短期內拉昇成交活躍度;
3)築底後多方仍未完全確認訊號,空方力量有所削弱,市場分歧彌合;訊號確認後成交活躍度逐月抬升。
而回顧近期的表現,隨著滬深300等寬基ETF的放量,市場步入“權重搭臺”階段,市場的成交活躍度短期內有所抬升。
“參考歷史經驗,我們認為當前成交活躍度的抬升一定程度上受救市資金的拉動,隨著市場信心的重新迴歸、自身上升動能的恢復,市場成交量或在小幅回落後穩步抬升,整體呈現健康的‘量價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