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加入的沛華集團已收購成都崇陽古窖酒業、茅臺鎮天長帝酒廠以及貴州董宛釀酒等3家白酒企業。
01 國臺背後的男人
12月初,國臺酒業原總經理張春新出任沛華集團總裁兼酒水板塊董事長,負責集團旗下3家白酒企業。
作為國臺從0到1的“靈魂主角”、推動國臺衝破百億的決定性人物,張春新的走向一直是酒企關注的重點。
70後,法學博士、國家一級品酒師、首屆黔酒大師……都是張春新的標籤。
自1997年開始,張春新從事政務工作,曾擔任中共天津市委辦公廳幹部。
2005年,33歲的張春新“棄政從商”,加入天津集團,任秘書處總裁高階秘書。
兩年後,張春新進入剛剛起步的國臺酒業。作為天士力集團大健康產業的延伸產業,國臺也在這一年正式亮相。
張春新先後擔任國臺銷售公司、國臺酒業和國臺酒莊總經理等關鍵職位,逐漸成長為名副其實的“白酒最強職業經理人”。
張春新
從2008年開始,乘白酒行業“黃金十年”之風,國臺酒業迎來了銷售、品牌的第一波爆發式增長。
2013年行業調整期後,2016年白酒又趕上“醬酒熱”風口,國臺再度迎來跨越式發展。
2017年至2019年,國臺酒業營業收入從5.73億元增長至18.88億元,淨利潤也從4744.74萬元增長至4.11億元。
2021年,國臺取得了含稅銷售額過百億、品牌價值超千億元、儲存年份基酒超5萬噸的歷史性突破,上演了白酒圈罕見的“大躍進”現象。
這一切都與張春新密不可分。在張春新領導下,國臺確立了“貴州國臺酒·醬香新領袖”的品牌定位,構建了完善的銷售服務體系和經銷商分銷體系,銷售、品牌由此爆發式增長。
有唐國強明星代言、深度分銷制度等加持,國臺一時間吸引了大量的經銷商,以股份分配製度與大商深度繫結,打造大商聯合體的廠商模式。2011年,國臺啟動了上市計劃。
國臺“開國元老”張春新,為閆家打下了江山。但本質上,他只是個打工的。
02 一朝天子一朝臣
國臺酒業的創始人閆希軍,是張春新的伯樂。
對國臺發展頗有見解的張春新,頗得閆希軍信任。在國臺酒業,閆希軍扮演決策者的角色,而具體的公司戰略與運營,則由張春新把控。
二人齊心配合,對國臺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從“學習茅臺”到制定國臺品牌發展目標,再到擴產、搭建新的經銷商體系,閆希軍與張春新,幾乎從未有過經營理念的分歧。
實幹、果斷、說話條理清晰、有誠信、有義氣,是經銷商對張春新的描述。可以說,當時國臺酒業一大部分忠誠的經銷商,是拜倒在張春新的專業判斷之下。
但無論如何,國臺還是“姓閆的”。
今年5月,閆希軍辭去國臺酒業集團董事長等職務,其子閆凱境接任。
二代上任的第一把火,便燒到了張春新身上。
一個月後,業內傳聞張春新開始“休假”。根據國臺發文,7月31日,張春新辦完了離職手續。
張春新離職,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國臺酒業董事長更換之後,張春新似乎也陷入到了尷尬境地。
與閆希軍的琴瑟和鳴、步調一致,並未體現與老閆接班人一起的工作節奏上。
比如,張春新主張2024年發展“不求速度多快,但要基礎更牢、質量更好”。
而閆凱境一上臺便實行“直面競爭、問題導向、穩中求快、以快促穩”的策略。
不同的經營理念,讓張春新在國臺的工作難以開展。
一朝天子一朝臣,張春新出走,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是為閆凱境讓位。
一身輕鬆的張春新,當然是各酒企爭先哄搶的物件。
無論是貴州當地,還是外省酒業,都紛紛向其伸出橄欖枝。
最終,張春新選擇與沛華集團組成了“CP”。
在酒業名不見經傳的沛華集團,是什麼來頭?
沛華集團董事長王仁果與張春新同歲。早年,王仁果以銷售罐頭起家,隨後進入房地產行業。
2016年,泰合集團創始人王仁果與馬雲、任正非一同當選“中國經濟年度人物”,泰合集團總資產也達到了600億元,連續四年位列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2018年,或因捲入恆豐銀行董事長蔡國華窩案,王仁果一度失聯。
截至目前,王仁果本人與其控制下的泰合置業,皆已成為被執行人。王仁果個人被執行總金額達3.40億元。
房地產起起伏伏,王仁果又投身白酒行業,用他自己的話說:“還是要做實體經濟”。
從2022年開始,“泰合集團董事長”身份之外,王仁果又有了一個新身份“沛華集團董事長”。
按照王仁果的說法,泰合與沛華是兩個並行的企業,一個以商業管理、資產管理為主,一個以生產型實體企業為主。
王仁果帶著沛華集團進軍酒業,開始收購酒廠。2024年,他首次試水賣酒,憑藉自己的人脈網路,賣了3590萬元。
目前,沛華集團已收購成都崇陽古窖酒業、茅臺鎮天長帝酒廠以及貴州董宛釀酒有限公司等3家白酒企業。
這3家白酒廠,分別佈局濃香型白酒、醬香型白酒以及較為小眾的董香型白酒(藥香型)。
它們擁有14款產品,包括古恆酒系列、崇陽酒系列、鵲橋仙、衡昌燒坊系列以及容大醬酒。除後兩者外,其餘產品均為沛華集團自主生產。
03 昔日四川富豪的“撐杆跳”
對於張春新來說,沛華集團是一個適合他的選擇。
業內人士透露,張春新入職沛華集團年薪以千萬計。至少能從側面證實,王仁果對張春新和白酒事業的重視。
高薪只是一個方面。況且,股權被凍結、成為被執行人的王仁果如何支付千萬年薪,張春新也必定慎重考慮過。
敢於放棄體制內的穩定去“鬧海”的張春新,寄人籬下、得不到當家人信任,必定難以實現其職業理想與價值取向。
白酒週期下行,高管變動頻繁,股東求賢若渴。但即便如水井坊(600779.SH)、金沙等不少酒企,急迫尋求白酒經驗資深的高管,也不會是張春新的最佳選擇。
因為這些建制齊全、股東強勢的酒企,哪怕張春新有從“0到百億”的經驗珠玉在前,也會受到種種體制內約束而難以施展手腳。
除了堅固的資本依靠、“伯樂”信任、熟知的貴州白酒以外,一個給予其充分自由度、放手讓其經營的平臺,才是他想要的。
從多方面來看,沛華與國臺有不少相似之處。
兩家創始人,均不是以白酒企業起家。
閆希軍
閆希軍最早以天士力集團醫藥板塊發跡,而王仁果在房地產行業曾有過資本積累。
在產品方面,沛華集團旗下的古恆醬酒產自天長帝酒廠,其釀酒廠與茅臺最早的原始車間僅有一牆之隔。該酒廠與國臺在地理位置、醬酒工藝、產品型別、消費者畫像上,有多重相似。
另外,現階段沛華集團的三家酒廠,與當年張春新接手國臺時的狀態,也是十分類似。
整個酒業板塊正在搭建、三家酒企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營銷體系、體量也很小,但這正是張春新熟悉且擅長的事業起點。
對於未來集團酒業板塊擴能發展,張春新也與王仁果想法一致。更何況,商海幾度浮沉的王仁果,也渴望抓住白酒撐杆一躍。
如發展順利,不排除張春新在沛華集團從0到1再複製一個“新國臺”。而屆時沛華集團白酒公司,將會是國臺有力的競爭對手。
沛華集團酒業未來每一步,都將會放到聚光燈下被行業評判。
可以說,張春新的入駐,讓“白酒新人”沛華集團贏得了超乎想象的關注。董事長名氣比酒廠大,成為沛華破圈的第一步,這在白酒行業也是十分罕見。
雖然白酒發展環境大不如前,但隨著張春新的到來,給沛華集團的白酒板塊增加了一些確定性。
而沒有了張春新的國臺,對經銷商曾經做出的承諾是否還能兌現、一以貫之的政策是否延續,同樣被打上了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