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郭美婷
1月29日,(300840.SZ)宣佈與華為簽訂全面合作協議,雙方基於盤古大模型專案,將在產品研發聯合創新、新材料、生產智慧體叢集、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企業混合雲平臺建設等方面展開長期合作。
此次合作,是以酷特智慧的企業級作業系統1.0版本為原型,藉助盤古大模型、鯤鵬、昇騰、鴻蒙等底座生態科技,聯合升級為酷特AI Agents 2.0版本,共同打造企業治理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1月30日,酷特智慧創始人、酷特C2M產業網際網路研究院院長張代理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酷特AI Agents 2.0版本是在盤古大模型的基礎上,獨立定製的一套治理體系大模型。
酷特智慧是一家專注於C2M(Customer-to-Manufacturer,客戶到製造商)產業網際網路平臺公司。張代理表示,“新模型將為傳統企業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
張代理表示,在服裝生產中,產品標準化是關鍵,涉及到款式、工藝、物料清單(BOM)和版型等四大資料庫的定義。企業往往面臨的挑戰是,如何確保產品定義能夠讓工人在未經驗證的情況下也能理解和生產。一般而言,傳統工廠通常需要四個人一天的時間來完成一款服裝的標準定義,包括款式編碼、ERP系統中的BOM錄入、CAD打版和車間工藝說明的填寫。
針對這一問題,酷特智慧打造了酷特企業級作業系統1.0版本,透過IT和IE工程師對服裝品類進行調研,耗時6至9個月收集、整理和錄入資料,建立了四大資料庫。在此基礎上,開發了計算邏輯,當工人將客戶需求錄入後,生產端就能夠實時生成所需的資料,滿足定製化需求。
現在,隨著酷特AI Agents 2.0版本的升級,酷特智慧基於盤古大模型能進一步解決行業知識壁壘問題。透過預訓練,系統能夠自動生成四大資料庫中的資料,也即只需在資料訓練完成後,迅速響應新需求,實現秒級滿足,無需額外的時間週期。
在製造業領域,張代理認為大模型落地的難點主要是行業資料及資料規模不夠,而且每個企業的資料分散,很難做到統一。“目前,在製造業大模型的應用都在探索階段,落地的很少,主要是應用場景很難找到,大模型落地成本高,如果對應的場景投入產出比不合適,很少有企業願意嘗試。”他談到,現在大模型應用的主要場景是產品研發和資源最佳化預測。
據張代理預估,酷特AI Agents 2.0版本能夠降低50%以上的生產管理成本,提高20%以上的生產效率,降低70%以上的原材料庫存。
時代週報記者翻閱此前酷特智慧的業績報告發現,酷特智慧去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為5.51億元,同比增長22.05%;歸母淨利潤為9432萬元,同比增長55.02%。2022年全年,酷特智慧的管理成本為3977.3萬元,如若以此計算,酷特AI Agents 2.0版本的應用可為酷特智慧節省下近2000萬元的管理成本。
張代理並未向時代週報記者透露此次合作的金額,但他告訴時代週報記者,該模型的模式還可以跨平臺甚至跨行業遷移到其他企業中運用。
張代理表示,此前酷特智慧已經將其自研的資訊化系統銷售給了其他企業應用。升級後的版本,企業只需透過培訓,把硬體、軟體安裝起來,就可以實現作業系統的開箱即用,不再單獨開發。
酷特智慧去年半年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酷特智慧諮詢改造類業務為123.4萬元,同比降低43.09%,但毛利率提高了42.71%達36.57%。
海通國際指出,伴隨消費行業景氣度逐漸向好,服裝類業務和諮詢類業務收入增速重新進入增長通道,其中服裝類業務作為公司的優勢業務有望取得較快增速,分別給予23-25年31%、38%和35%的收入增速;諮詢類業務穩步提升,分別給予23-25年10%、10%和10%的收入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