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單被否IPO,勝華波被終止稽核。
1月30日上交所公告,上交所決定終止浙江勝華波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勝華波”)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滬市主機板上市稽核。
回顧起上市歷程,勝華波IPO歷經了核准制和註冊制的過渡。2022年5月,勝華波向證監會遞交滬市主機板IPO的申請,並於同年10月收到證監會反饋意見。
伴隨2023年全面註冊制的落地,勝華波IPO由證監會平移至上交所獲受理。該次IPO,勝華波原計劃募資9.02億元,分別用於年產450萬套雨刮器擴容專案、年產1500萬臺座椅電機擴容專案、浙江勝華波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汽車雨刮器總成關鍵零部件智慧化改造專案、補充流動資金。
歷經幾輪問詢,今年1月12日勝華波上會,公司最終因實控人不當控制、業績真實性等問題存疑,被上交所上市委投下“否決票”,成為2024年A股首家IPO被否企業。
1月30日上交所公告,終止勝華波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滬市主機板上市稽核。
公告顯示,上交所上市稽核中心在問詢中關注了四方面問題,一是公司治理及內部控制有效性,稽核關注勝華波股權架構及親屬任職情況對內控有效性的影響,報告期內各項財務內控不規範情形的影響及整改情況。二是客戶與收入,稽核關注勝華波的客戶構成,收入增長與下游客戶銷量的匹配關係,收入真實性的核查情況。三是關聯方與關聯交易,稽核關注關聯方及關聯交易披露的完整性、關聯交易的原因及公允性。四是應收賬款與現金流,稽核關注應收賬款賬齡、回款情況,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與淨利潤的差異原因。
上市委員會審議認為,根據申請檔案,勝華波未能說明內部控制制度健全且被有效執行,未能充分說明財務報表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不符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第十一條的相關規定。
招股書顯示,勝華波成立於2004年,公司立足於汽車微電機技術,成為行業知名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
勝華波核心產品為汽車雨刮器總成和汽車座椅電機。雨刮器總成產品主要用於整車配套市場,在行業內擁有較高的市場知名度,是國內主要的汽車雨刮器總成配套企業之一,主要客戶包括上汽集團、中國一汽、東風集團、廣汽集團、長城汽車、吉利汽車、奇瑞汽車等;汽車座椅電機產品定位於高階汽車市場,主要客戶為佛吉亞、麥格納、安道拓、李爾、飛適等全球知名汽車座椅廠商,透過汽車座椅配套供應體系應用於通用、福特等知名汽車製造商。公司座椅電機在全球汽車座椅電機行業具有較廣的市場覆蓋率,是全球八大汽車座椅電機供應商之一。
業績方面,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勝華波分別實現營收25.08億元、31.94億元和17.48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為2.1億元、3.85億元和2.16億元。根據預測,勝華波2023年營業收入、淨利潤均較上年同期有所增長,預計2023年營業收入為39億元至44億元,同比增長22.12%至37.78%;預計2023年淨利潤為5.9億元至6.6億元,同比增長58.73%至77.57%。
值得注意的是,“嚴格把好IPO入口關”繼續是今年上市稽核關鍵詞之一。在監管從嚴背景下,A股IPO市場生態逐漸最佳化,尤其是自去年8月末IPO收緊以來,信披透明度提升,首發募資金額下降,發行節奏明顯放緩,過會率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