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百億境外債(歡迎關注閨蜜財經)
撰文|蜜姐
這是@閨蜜財經的第1454篇原創
即將過去的2024年1月,前“宇宙房企”公開拋售了約50億資產,還將更多海外專案擺上了“貨架”。
據財新網報道,近期,正在出售在英國的唯一專案Ailsa Wharf,目前已邀請代理商競價。
2023年10月10日,碧桂園釋出內幕訊息,官宣債務違約。
同年12月,碧桂園董事局主席楊惠妍稱“家族肯定會砸鍋賣鐵支援公司”,並與其他3名高管宣佈自願降薪。
出險近4個月,碧桂園“砸鍋賣鐵”的力度到底有多大,能否扛過去?
01
出險房企,被行情“砸鍋”。
中指研究院釋出了《2024年1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業績排行榜》,銷售額方面,碧桂園排名下滑至第10位,銷售額為76.2億元;銷售面積碧桂園排名第3位。
這與碧桂園下沉三四線城市的戰略有關,但單月銷售額不足80億,對比以往資料,實在慘不忍睹。
同樣是中指院釋出的榜單:2022年1月,碧桂園的銷售額為494.5億元,行業排名第1位;2023年1月,碧桂園銷售額為270億元,排第3名,被保利發展和萬科趕超。
業績不佳,當然與房地產行業大環境的行情密切相關。
今年1月,房企前10強的合計銷售額接近1200億元,相比去年1月下滑了33%;房企前100強的銷售額同比下滑33.3%,相比去年12月單月銷售額減少47.7%。
但碧桂園的業績,相比去年同期不止腰斬,而是下滑了72%。作為出險房企,部分購房者也難免會對其有顧慮......
02
碧桂園“賣了多少鐵”?
蜜姐欣賞碧桂園及其管理層不躺平的態度,但說實話,他們的自救來得有點晚。
2022年,碧桂園的營收同比減少近18%,但歸母淨利潤大幅下滑,同比減少近123%。全年4304億的營收,歸母淨利潤為淨虧60.52億元。
簡單來說,2023年初的碧桂園已經處於危機之中。
但集中賣資產的訊息,卻到2023年8月以後才在其公告中出現。
2023年8月10日,碧桂園發出盈利警告,上半年預虧450億元—550億元(實際淨虧489.3億元)。
2023年8月25日,發公告出售聯營公司26.67%股本權益,總代價為12.915億元。
同年12月,發公告以約30.69億元,轉讓其持有的珠海萬達商管股權。
但這是一筆虧本買賣,大概只是為了回血。公告披露,與碧桂園初始投資成本相比,預計錄得約1.6億元的綜合虧損。
今年1月,碧桂園才加速了“賣鐵”的速度。
一是,媒體報道,碧桂園要打折出售其澳洲專案。碧桂園的澳大利亞子公司Risland Australia擬以2.4億澳元(約合11.38億元人民幣)出售剩餘所持悉尼地塊。2017年購入價格約為4億澳元。
二是,廣州產權交易所網站顯示,碧桂園擬38.18億元轉讓5個項資產。包括酒店、甲級寫字樓、商業物業、辦公樓及公寓等。
三是,英國媒體報道,碧桂園正在出售其位於倫敦的專案Ailsa Wharf。2018年,碧桂園聯合某基金,以約8000多萬英鎊(約合人民幣7.7億元)拿下的地塊。
如前兩項交易順利,有望回血超51億元。
03
有好訊息,更有還債和銷售的壓力。
1月,對於碧桂園而言也有不少好訊息。
開年以來,一二線城市救市的動作頻頻。比如上海單身人士符合條件的可以買房了,廣州放開了限購,蘇州全面取消限購......
以及更為直接的影響:官方訊息,“地產專案融資白名單”有望近期落地並爭取貸款。
去年底,碧桂園也參與了廣發銀行召開的“支援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銀企座談會”。未來,其某些專案進入融資白名單也不足為奇。
但還債和銷售的壓力仍然很大。
去年10月,碧桂園有9筆境內公司債券約147億元的展期方案透過,可以暫緩一口氣。
但近百億美元境外債重組還未完成。
據澎湃新聞訊息,碧桂園還有17只境外債:其中15只美元債,合計存續金額約99.1269億美元;2只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流通的普通可轉債,存續金額約69億港元。
2023年中報披露,截至6月底,碧桂園的總有息負債餘額為2579.1億元,總現金餘額1305.69億元(受限制現金約為294.54億元)。
企業預警通顯示,碧桂園的美元債中,1年內到期的美元債約10億美元;約50多億美元債將於未來1-3年到期,佔比最多;5-10年到期債券,共約20億美元。
據金融界報道,碧桂園於今年有兩隻到期債券:於2024年1月27日到期的9.65億美元債,於4月8日到期的5.37億美元債。
此前碧桂園的老將莫斌說“沒有銷售,就沒有造血”,但從1月業績來看,頗為困難。
2024年,碧桂園列出來的重點工作為:“保交付、保經營、保信用”。
任重道遠啊。
本文未註明資料均來自於上市公司財報,特此說明和感謝!文章僅供討論分析,不構成投資建議。
版權宣告:本文系閨蜜財經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