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天勵飛在時間的長河中,既在追風口,又在與巨頭公司硬碰硬,還想在紅海市場中再佔一席之地。如此既要、又要、還要的雲天勵飛,沒有抓住核心業務不斷下沉深耕,保持初心,反倒鋪各種新業務,各處燒錢,尋找新可能性。
文|阮春荷
2023年4月,發行價43.92元/股的雲天勵飛登陸科創板,當日盤中一度大漲137%報127.00元/股,市值突破430億元,成為“深圳AI第一股”。
“上市即巔峰”,這一天也成為雲天勵飛為數不多的高光時刻。自此之後,雲天勵飛股價一路走跌,在2023年10月率先跌破發行價,2024年1月又迎來“二次破發”。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月2日,雲天勵飛還沒有止跌的態勢,當日盤中又大跌超8%觸及32.22元/股的歷史新低,總市值僅剩下118億元。
股價的下跌除了大盤影響之外,也與自身經營情況息息相關。「數智研究社」發現,雲天勵飛於1月30日釋出了2023年年報預告顯示,雲天勵飛歸母淨虧損同比收窄3.82%-19.70%,報虧3.59億元-4.3億元。
對於虧損的原因,雲天勵飛在預告中表示,虧損變化主要系股權激勵費用下降、理財產品收益增加、銷售費用增加及固定資產折舊增加等相關因素的綜合影響。同時公司在高階人才、底層技術方面繼續加大投入,導致經營毛利未覆蓋研發等方面投入,呈現虧損狀態。
作為AI公司,近些年來登陸資本市場的玩家們,其實都面臨著連年虧損、盈利困難和大客戶依賴等眾多的問題,雲天勵飛自然也不例外。只從2023年來看,雲天勵飛的業績雖然有扭轉改善態勢,但仍未跳出虧損泥潭。
七年虧掉24.3億元
國內進軍AI的玩家,虧損才是正常的,不虧損的玩家沒有幾個。
從2017年至2022年,雲天勵飛分別實現歸母淨虧損5479.63萬元、1.99億元、5.1億元、3.98億元、3.90和4.47億元,算上2023年財報預告裡的至多4.3億元虧損,近7年來雲天勵飛累計虧損接近24.3億元。
鉅虧的原因,官方有官方的說法。但「數智研究社」發現,鉅虧背後是大額不斷的研發投入。從2017年至2022年,雲天勵飛研發分別投入0.43億元、1.46億元、2.0億元、2.2億元、3.0億元和3.5億元,六年時間裡研發呈現出逐年遞增態勢,累計投入達12.6億元。
有意思的是,不斷增加的研發投入,並沒有帶來毛利率增長,反而呈現出逐年下降的態勢。招股書顯示,雲天勵飛從2017年至2022年間毛利率分別為42.39%、56.34%、43.6%、35.6%、38.82%和31.87%。這一毛利率水平,在同行業中也處於墊底的位置。
從業務上看,雲天勵飛的業務分為數字城市運營管理、人居生活智慧化升級以及AI晶片銷售及IP授權,其中數字城市運營管理的業務佔比均在70%以上,是雲天勵飛的最主要業務,對綜合毛利率的影響最大,但該業務近年來毛利率波動下滑近12個百分點。
招股書顯示,雲天勵飛主營業務包括有數字城市運營管理AI產品及整體解決方案、人居生活智慧化升級AI產品及整體解決方案和AI晶片銷售及IP授權。2018年-2020年,數字城市運營管理AI產品及整體解決方案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1.36%、87.63%和84.80%,同期毛利率分別為55.93%、41.90%和33.68%;人居生活智慧化升級AI產品及整體解決方案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64%、12.37%和14.56%,同期毛利率分別為60.83%、55.39%和45.11%。
至於2019年新增的AI晶片銷售及IP授權業務,儘管2020年毛利率高達71.77%,但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卻僅為0.64%。整體而言,2018年-2020年,雲天勵飛主營業務綜合毛利率分別為56.35%、43.57%和35.59%,呈現下降趨勢。
業務過多成原罪
雲天勵飛成立時,創始人除了董事長兼CEO陳寧外, 還有一位名叫田第鴻的人。陳寧是2002年在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進修時認識田第鴻的。從後來陳寧給田第鴻的評價“我們是好友,但判斷技術的觀點又針鋒相對”來看,二人一直在“相愛相殺”中合作。
2014年,二人在深圳成立雲天勵飛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之初,陳寧持有股份70%,田第鴻持股30%。業務分工上看,田第鴻負責研發管理,陳寧則負責銷售部門及人力資源等。很快,雲天勵飛就推出號稱全球第一套動態人像識別系統“雲天深目”,據說在幾年時間裡“雲天深目”幫助公安機關偵破了數萬起案件。
但很快,二人對於未來的發展道路產生了根本分歧。陳寧認為晶片應該優於演算法,田第鴻則認為演算法應該優於晶片。二人的重大分歧最終以田第鴻的出走告終。在雲天勵飛於2019年4月遞交招股書前,田第鴻以3475萬元的價格賣掉其所持股份。田第鴻的退出意味著在雲天勵飛將告別人工智慧1.0時代。
另外,在人像識別領域,雲天勵飛還面臨著商湯、雲從科技、曠視和依圖們的直接競爭。
田第鴻退出後,陳宇主導的雲天勵飛大力推進演算法晶片化程序,希望透過演算法與晶片的耦合,實現AI技術的最佳化。“演算法晶片化”,是一種演算法與晶片融合發展的設計理念和流程,是基於設計者對演算法的深刻理解,把裡面共性的操作提煉出來去設計晶片架構。
在陳寧主導下,雲天勵飛自研的晶片DeepEye1000於2019年實現商用,新一代晶片DeepEdge 10在2022年流片,2023年實現量產。
一手抓晶片,一手抓演算法的雲天勵飛在人工智慧2.0時代快速狂奔。在演算法晶片化基礎上,雲天勵飛開始啟動商業化解決方案的推進。AI+安防是一個繞不開的選擇。招股書來看,以AI+安防為主要功能的數字城市運營管理板塊帶來的收入超過八成。
後來,雲天勵飛釋出“1+1+N”自進化城市智慧體戰略,要為數字城市打造一張智慧感知網路,一個自學習自進化的城市超腦、N個AI賦能的智慧應用。明眼人一眼看出,這個戰略本身還是基於人像識別帶來的數字化業務來展開。而人臉識別早就是一項成熟的技術了,玩家不僅眾多,而且咖位極高,如海康威視、大華、華為等都浸淫多年。況且在這個領域裡,雲天勵飛的市佔率只有1%左右, 而且毛利還不及行業平均水平。因此,想要撼動巨頭們的地位,難度可想而知。
在人工智慧晶片領域,雲天勵飛的競爭對手更是來自全球各地。
再後來,大模型興起後,雲天勵飛也順勢推出了自家的“天書”大模型產品。“天書”大模型主要有通用大模型、行業大模型和場景大模型三類。2023年12月,雲天勵飛表示,“天書”大模型已完成兩次版本更新,下一版將對標GPT-4。
在“所有行業都值得用大模型重做一遍”的名言傳遍後,國內出現了成千上萬個大模型,其中不乏崑崙萬維的天工、百度的文心一言、阿里巴巴的通義千問、科大訊飛的星火大模型等。雲天勵飛的“天書”大模型如何在“千模大戰”中勝出?
一家以技術為護城河的公司,想要在業務上實現突圍,肯定要靠過硬的技術。但技術在無時無刻不在迭代進步,想要一直維持技術進步的壁壘,就必須源源不斷的投入研發費用。而現在的雲天勵飛,再想融錢也不容易。
在「數智研究社」看來,雲天勵飛在時間長河中,既在追風口,又在與巨頭公司硬碰硬,還想在紅海市場中再佔一席之地。如此既要、又要、還要的雲天勵飛,沒有抓住核心業務不斷深耕,保持初心,反倒鋪各種新業務,各處燒錢。「數智研究社」不禁要問,連續虧損的雲天勵飛,哪裡來地底氣?又該如何突出重圍?
本文由數智研究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