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攝圖網
2月3日,北京商業航天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北京亦莊)舉辦。會議上釋出並解讀了《北京市加快商業航天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8年)》。據瞭解,“2023中國商業航天企業百強”榜單中,北京企業有51家,佔據全國半壁江山,包括銀河航天、藍箭航天、等一批商業航天獨角獸企業。
此外,北京亦莊在會議上釋出了《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關於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商業航天產業高地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亦莊商業航天十八條”)。
根據亦莊商業航天十八條,到2028年,北京亦莊商業航天創新能力顯著增強,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率先實現可重複使用火箭入軌回收復飛,形成低成本高可靠星箭產品研製能力和大規模星座建設運營能力。產業規模持續壯大,引進和培育100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50家以上專精特新企業和5家以上獨角獸企業,上市企業數量超過5家,在5個以上行業領域打造一批應用示範場景,建成並投入運營空天街區和“北京火箭大街”特色園區,形成商業航天500億級產業叢集。再用5年時間,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發展成為“千企聯動、千星入軌、千億營收”的商業航天創新叢集,努力建成中國商業航天聚集發展主陣地、世界航天產業創新新地標。
據瞭解,北京亦莊在商業航天領域,目前已聚集50餘家航天企業,覆蓋運載火箭、衛星研製、衛星應用、型號配套、地面裝置、技術應用等領域,落地的民營火箭整箭研製企業數量佔全國70%以上,並取得商業航天領域多個“第一”。
商業航天行業產業鏈
我國商業航天行業上游主要為衛星製造企業,代表企業有智星空間、零重力實驗室、深圳航天東方紅海特衛星有限公司等;行業中游主要有衛星發射企業及地面裝置製造企業;行業下游主要為衛星應用及運營企業,代表企業有航天世景、華力創痛、北斗星通及中海達等。
政策助力航天商業化
近年來,國家陸續釋出政策,支援產業發展。大力推進以衛星導航、衛星通訊、衛星遙感為核心的衛星應用業相關建設,促進衛星製造、衛星發射、衛星應用等產業規範化發展。2021年,“十四五”規劃指出打造全球覆蓋、高效執行的通訊、導航、遙感空間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商業航天發射場,進一步促進商業航天的發展。
商業航天已經成為世界航天產業的主要構成和主導力量
商業航天是指採用市場化機制以營利為目的而開展的航天活動,是航天事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目前全球航天產業長期保持穩定增長,商業航天已經成為世界航天產業的主要構成和主導力量。從全球商業航天收入分佈情況來看,市場收入主要集中於下游衛星服務產業。其中,2020年衛星服務收入為2930億美元,衛星運營收入130億美元,航天裝置製造收入40億美元,地面服務收入為30億美元,航天發射收入為17億美元。
北京市經信局黨組書記、局長姜廣智表示,北京將堅持“南箭北星”、京津冀協同的空間佈局。立足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大興區商業火箭企業集聚優勢,做強“南箭”;立足海淀區商業衛星企業集聚優勢,做強“北星”,輻射帶動其他各區,形成全市產業協作互補格局,並聯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共同打造海淀、豐臺、亦莊、大興、雄安的京雄空天資訊廊道。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商業航天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資料、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諮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諮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資訊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