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是好的,這是堅定不移的基本判斷。但是,中國社會對待市場、對待資本的“觀念基本面”配不上經濟基本面。一個仇視資本、輕視市場的“資本市場”,怎麼可能搞得好?
前兩天和朋友們聊天,談到大A股。好不容易反彈到2900,瞬間又破防了,都感到不知所措。問我的看法,我說為今之計只有兩個辦法:
其一是改股指,連續上漲兩天的股票入選成分股,確保股指只漲不跌;
其二是趁著春節長假,先休市到元宵,甚至清明、端午也可以。
此言一出,隔著螢幕我都能感受到朋友們的殺意。
好吧,我承認,改股指是不合時宜的冷笑話。但是,這種會計技巧的數字遊戲,我們見得還少嗎?
至於延長休市,並不全是玩笑。A股目前的表現,老生常談的“資金面”是沒有解釋力的,老牌玄學的“技術面”更是糊弄鬼的。添油戰術修修補補“救市”是負薪救火,只會越救越糟。只有從根本上找到問題、正視問題,才能解決問題。這需要時間。
“資金面”只是皮相
股市不行,證監會首當其衝捱罵。罵來罵去,還是把希望寄託在證監會干預,改善所謂“資金面”。A股的“資金面”問題,無非是IPO數量和大股東減持。前者分流了資金,後者套現離場,被視為A股毒藥。這波股市大跌,這兩大“毒藥”還合體了。有些企業剛完成IPO,大股東花式套現,跑的比兔子還快,只留下散戶接盤俠風中凌亂“我在哪兒”、“我是誰”。中小散戶的怨氣可以理解,但是大罵證監會無能、大股東無良,無濟於事。
註冊制改革本身並沒有錯。正常的市場環境下,企業和券商選擇IPO的時機很慎重,並不需要多少外部稽核。比如美國股市,去年大漲,非但沒有IPO追漲,反而大幅下降了。2023年全年IPO388家,融資規模僅為198.54億美元。比2021年全年1759家、3197.65億美元,少了一大截。美國股市的註冊制多少年了,市場化程度也更高更,沒有“快上快出”的短期割韭菜。
大股東減持,本來也是很正常的操作。投資有進有出、有轉場換賽道,有什麼問題呢?但是,去年A股扎堆上市後清倉甩賣式的減持,肯定不正常。這種套現離場的超短期操作確實很不地道,傷了股民的心。但是,嘴炮輸出完了,我們是不是該反思,為什麼企業家、投資機構為什麼這麼急於離場?
資本逐利,不是道德問題,沒有原罪。機構投資者、企業家投資為了逐利,股民入市難道是做慈善來了?中國股市散戶從來都是拿股市當賭場玩的,有幾個堅持“長期性”的?要是能比大股東跑得快,股民們還會堅持正義嗎?
A股成了大逃殺的車禍現場,中小散戶不是不想跑,而是沒跑掉。證監會能不能阻止這一切的發生呢?很難。技術上設定一些障礙,延緩“莊家”出逃或許可行。但是,強行留客終究是做不到了。人家鐵了心不想玩了,怎麼留都是枉然。
因此,“資金面”的問題只是皮相,長期信心的缺失才是“骨相”。企業經營者和市場投資者承受了長時期的環境壓力,長期經營的信心受挫,在資本市場形成了負反饋,靠證監會“重拳出擊”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孔子教導弟子曾參事父母之道,說“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子事父不過如此,能指望“資本”打死也不走嗎?
改善中國的營商環境,支援企業長期經營發展,才是A股的救贖之路。股民想不通這個道理,天天喊打喊殺,盼著有關部門對資本大棒伺候,是賺不到錢的。迷信“政策紅利”,而不是“市場紅利”,只會一直虧下去。過度干預市場的政策不會帶來紅利,只會造成周期性的反噬,這是今天A股困境的直接因素。
政策週期是真週期
“週期”是財經領域的高頻詞,花樣繁多。產業有產業週期,科技有科技週期,此外還有債務週期、投資週期,還有“穿越週期”、“逆週期”等等。不同的語境,“週期”有不同的含義。概念很花哨,現實很簡單。中國經濟起決定作用的只有一種週期,那就是政策週期——政府擴大幹預到收縮退出的週期。行政強勢,控盤財政、金融兩個大錢袋子,政策週期是真週期,別的週期都是“意思意思”。
改革開放以來,大的政策週期有兩輪。第一輪是八十年代中後期到就是九年代中後期的雙規制時代。改革開放後,帶動經濟增長加速,國民經濟大幅改善。但是,缺乏市場競爭能力的國企發展停滯甚至經營困難。八十年代後期開始,多輪政策引導下大量財政資金、銀行資金注入國企,1992年利率水平達到了14%。大規模資金注入幫助國企擴張了產能,但是經濟效益依然低下。1993年,全國獨立核算的國有企業虧損率高達30%,非金融企業的債務率超過90%,已經遠遠超出了金融系統的安全線,高負債催生的“繁榮”難以為繼,國企改革勢在必行。1994年,政府對國企輸血型投資大幅退出,大量國企退出,最終以極大的代價初步建成了市場經濟體制。憑藉著對外出口的高速增長,終於在2001年前後經濟重回正軌道。
這輪擴張-收縮的週期至少形成了數萬億不良資產,一直消化到2012年前後才處置完畢。
第二輪擴張-收縮的政策週期始於2003年前後,產業政策密集出臺,各地紛紛上馬彩電生產線、汽車生產線以及部分重工部門,政府主導投資催生的“繁榮”持續到2007年。2008年國內外經濟形勢陡變,全球金融危機導致出口銳減,國內的重工部門產能過剩,鋼鐵、煤炭價格暴跌。經濟下行壓力大增。大規模基建投入和全球經濟復甦的疊加效應,2012年前後經濟增長得到了恢復。
這兩輪政策週期有明顯的共性。政府政策主導的投資擴張啟動了數年高增長的上升期,付出的代價是政策重點“照顧”的經濟部門產能過剩、債務增長,最終因為內外因素觸發導致經濟下滑。
而且,在這兩輪政策週期中,“治理經濟過熱”、“政策調控”的板子都是先打在了民營經濟頭上。社會輿論也出現了反民營經濟的逆流。八十年代後期,初代民營經濟代表的鄉鎮企業被重點“治理”。雖然這些鄉鎮企業的經濟佔比有限,債務佔比可以忽略不計,卻成了“經濟過熱”的替罪羊。第二輪政策週期中,2004年的鐵本事件是標誌性事件,民營企業向進軍上游產業之路被阻斷,經營環境和融資環境也受到了較大的影響。
這兩輪週期後半程的恢復,和民營經濟處境改善、政策放寬同步。1992年鄧小平南方講話後,民營經濟的“緊箍咒”徹底放開,成為外貿出口的絕對主力。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後,民營經濟在科技創新產業的發展受到了鼓勵,中國的網際網路平臺經濟走出了一波高潮。
真正推動經濟發展的,從來都不是政策,而是市場企業的經濟發展動力。
政策成本大於政策紅利
透過上述分析不難發現,中國經濟因為行政絕對強勢的國情,政策週期的作用是主要的,產業週期、投資週期都和政策週期高度關聯。那麼,這種政策週期到底帶來的到底是政策紅利,還是政策成本呢?很明顯,是政策成本大於政策紅利的先甜後苦。
週期前半段的政策發力投資擴張,確實拉動了短期的增長。但是,這種增長是以透支經濟潛力的代價換來的。隨之而來的產能過剩、低效部門佔用過多資源的資源錯配,會付出沉重的代價。
今天A股的困境,就是給政策週期埋單。前幾年產業政策力度最大的新能源產業,如今正是產能過剩、估值虛高的重災區。光伏、新能源車、動力電池,無一例外都跌成了深坑。熱衷追逐“政策紅利”的大A股民不應該深思嗎?因為“政策利好”無腦加倉的狂熱,逃不過“利好出盡”的被迫冷卻。心裡沒有市場這杆稱,談何投資理性呢?
任何產業的長期發展,終究逃不過市場規律。產業政策或許可以雪中送炭、錦上添花,卻不能繞開市場機制無中生有、化腐朽為神奇。
更為重要的是,由於中國社會的市場觀念不穩,經濟觀念嚴重落後,政府對經濟強幹預的政策背景,往往會被誤導為敵視、限制民營經濟的動作變形。決策層未必有意打壓民營經濟,但是執行層習慣性地借題發揮、用力過度。這幾年民營經濟的困境,也有這種負面因素作用。一面上高層不斷釋放善意、給“定心丸”,另一方面卻是執行中不斷施壓、收縮性政策難剎車。乍暖還寒的環境之下,企業經營者的不安和焦慮難以消除,長期信心就很難恢復。政策再好、方向再正確,也沒有合適的人去執行,沒有社會資本跟進,還能期待資本市場的長期繁榮穩定嗎?
A股脫困,沒有捷徑
總之,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是好的,這是堅定不移的基本判斷。2023年的經濟基本面和2019年、2009年沒有區別,2024年也不會有什麼不同。問題從來不是出在經濟基本面,而是對經濟認知的“觀念基本面”。中國社會對待市場、對待資本的“觀念基本面”配不上經濟基本面。迷信政策“盤外招”、不信任市場機制、仇視資本的基本認知出錯,就不會有真正的資本市場,只有擊鼓傳花的投機大逃殺。跑得快的大股東是不講武德,沒跑掉的中小散好到哪兒去?不講武德未遂罷了。
所以,今天談A股,要少一點道德話語,多一點市場經濟的常識。以A股市場現有的體量,過去小打小鬧的“賭場思維”玩不下去了。這個盤子的體量太大了,玩砸了誰也託不住了。股民別指望“一哭二鬧三上吊”,就能讓“國家隊出手”大救市。十鍋九蓋,“國家隊”顧不過來的。匯率要不要穩?地方財政的窟窿要不要填?最大的外援銀行,現在也沒餘糧了。小錢沒用,大錢沒有,“國家隊”能如何呢?證監會又能如何呢?沒有“觀念基本面”的改變,就不會有企業營商環境的根本改善,也不會有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這的確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實現的,說是“遠水救不了近火”也沒錯,但是哪裡還有“近水”呢?A股要脫困,沒有捷徑。
關胖再出發,敬請新老朋友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