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時頭條
  • 娛樂
  • 體育
  • 財經
  • 科技
  • 旅遊
  • 軍事
  • 育兒
  • 時尚
  • 遊戲
  • 歷史
  1. 首頁
  2. 財經

矽光時代:光模組行情的底層邏輯

2024-02-19 10:03:45

本文系基於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資訊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這幾天鍾林老師更新一篇長文《晶片投資人開始焦慮了嗎》,可以說是字字珠璣,直擊靈魂拷問。

鍾林老師談到了國產晶片的內卷問題,現在的晶片行業正如鍾林老師所說的,現在國內晶片內卷嚴重,差不多產品就是無腦比價格,同質化競爭不是兩敗俱傷,就是滿盤皆輸。

所以我在之前1月1日那篇長文裡特意思考這個問題並提出國產晶片2.0時代即將來臨。

所謂國產晶片2.0時代我總結有兩個特徵:

第一是容易吃的肉已經吃完了,接下去是要啃高階市場那些硬骨頭,啃下硬骨頭的公司就有繼續成長的機會,如果還是在低端內卷,結果肯定是看不到一絲機會和希望,接下去要做的是更高層次的國產替代而不是低端內卷;

其次是2.0時代會有一波大整合,現在晶片初創公司不要覺得幹這行就自己特牛B,別人都是菜B,不要總想著自己單打獨鬥做大做強,適當的時機要學會整合,整合同行,整合上下游產業鏈,取長補短,攜手進步,這點更考驗公司的整合能力,執行能力,考驗創始人的企業家思維,更考驗背後投資人的利益。

這個利益無關技術,只關乎人性,皆大歡喜的結果自然是好的,但是實際上往往摻雜了太多利益方,你不肯讓步,我不肯犧牲部分利益,結局就是僵了半天全黃最後涼涼,誰都幹不好。所以做整合,做併購,是未來所有還想在這個賽道混投資機構,創業公司,上市公司們,所有人都必須要學的一門必修課,切記。

以上兩點這就是國產晶片2.0時代的精髓。

回到第一個問題,什麼是難啃的硬骨頭?有哪些方向?我可以侃侃而談很久,但是落到實處呢?經過我司團隊的頭腦風暴,我們基本確定了矽光時代是未來的大方向,所以我會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關注這個領域和賽道。

今天先拋磚引玉,結合通訊歷史,對矽光技術做一些前沿探討,如有不足之處,請各位大佬指正。

01

一場跨越大西洋的實驗,開創了通訊方式新紀元

我們的中學物理課本上學過無線電波,也知道了“無線電波之父”,義大利人馬可尼。

自打1864年麥克斯韋的《電磁學通論》從理論上證明了無線電波的存在,把人類帶入了一個電氣化的時代。半個多世紀之中,無數科學家前赴後繼展開對電與磁的奧秘的研究和探索。

其中最傑出之一馬可尼,他為人類開創了無線電通訊的發展之路,為無線電波的應用貢獻出了自己的一生。

1895年,馬可尼利用火花放電器,感應線圈和電鍵製造了第一臺無線電發射機,隨後又把金屬檢波器加以改裝便成了天線接收器,完成了30米的通訊。

他大受鼓舞,不斷改進,相繼完成了1.7千米的無線電通訊,隨後他帶著對義大利郵電部長的不屑,帶著他心愛的裝置來到了英國。在英國他得到了熱情的支援,相繼完成了2英里,5英里,10英里的實驗。

1897年5月,他完成了跨越布里斯托爾海峽的無線電通訊,這可是相隔了45公里的距離!震驚了整個歐洲。

1899年3月,馬可尼的無線電波跨越了英吉利海峽。

1901年,馬可尼克服惡劣天氣的影響,在英國本土接收到了來自3500公里之外紐芬蘭群島的訊號,實屬不易。

這也是人類無線電訊號跨越大西洋的故事來源。

於是趕著馬車的郵差成為歷史的一頁,人類的通訊不再靠“吼”,而是藉助無線電波的技術,實現全球通訊。

02

網際網路的誕生

1969年,在半導體技術突飛猛進的草莽年代,美國誕生了一組專用通訊網路,阿帕網。

隨後阿帕網的技術不斷迭代和發展,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internet,也就是因特網,這種計算機網際網路絡,把全世界的電腦都連線在一起,資訊的貢獻和通訊更加便捷。

在1995年4月11日,身中劇毒的朱令的同學們將她的病情翻譯成英文向全世界醫學界發了一封描述病情的郵件,懇請各位醫學專家提供診斷和治療建議。

最終在網際網路和醫學界的努力下,被確定是鉈中毒,為挽回朱令生命做出了重要貢獻。

只可惜,儘管命是救回來了,但是鉈在身體內滯留時間過長,已經造成了不可逆的損害。帶著殘破的身體,堅強的朱令一家就這樣過了30多年。可惜不久前,去年的12月22日,剛剛過完50歲生日的朱令,這位堅強的女孩子最終離開了人世。

無數人惋惜,無數人憤怒,憤怒的是兇手至今逍遙法外,沒有受到應有的法律懲罰,希望在我有生之年,給朱令全家,給全社會一個交代。

有了網際網路,電腦要連線上網,就必須使用專用的連線線。於是在上世紀70年代,專用的網線就誕生了。

這種常見的網線,也因為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區別,在90年代,Cat5的網線問世,標誌著網線技術的重大突破。

這種網線採用高質量的雙絞線,透過導線的攪合密度和降低感染,使得資料傳輸的速度和質量得到了大幅提升。

緊接著,為了應對更大的網路應用和需求,Cat6網線誕生,它比5類線,有著更可靠的質量和更先進的設計,支援更高速度的傳輸速度和更長的傳輸距離。

這種6類線廣泛應用於企業網路,資料中心,以及高速互聯領域。通常6類線也對應從千兆(1G)到萬兆(10G)的網路,至今還有大量的網線採用這種標準。

03

光纖之父,高琨

2009年諾獎得主光纖通訊之父,高琨

隨著通訊的資料量越來越大,有沒更好的傳輸介質?這一難題擺在了全世界通訊界的面前。

怎麼辦?有人想到了用光訊號替代電訊號。

早在公元前300年,歐幾里得就發現了光在空氣和水中傳播會發現折射現象,這為後世光纖發展奠定了基礎。

1960年,美國物理學家泰勒和哈奇等人,成功製造出人類第一根能夠傳輸光訊號的光導纖維,這是光纖歷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它採用了兩層玻璃材料,透過光的反射原理進行光訊號的傳輸。

到70年代,德國科學家基爾霍芬,成功製造出第一根單模光纖,相比多模光纖,單模光纖能夠傳輸更多的光訊號,大大提高了通訊質量和傳輸距離。

到80年代,的和光電二極體的發展,讓光纖傳輸技術得到了革命性的進步,鐳射器的應用使得光訊號能夠更遠距離地傳輸,而且它幾乎不會衰減。

這期間有位華人科學家高琨,對光纖通訊做出了重要貢獻。

1957年,高錕即從事光導纖維在通訊領域運用的研究。

1964年,他提出在電話網路中以光代替電流,以玻璃纖維代替導線。

1965年,高錕與霍克漢姆共同得出結論,玻璃光衰減的基本限制在20dB/km以下,這是光通訊的關鍵閾值。然而,在此測定時,光纖通常表現出高達1000dB/千米甚至更多的光損耗,顯然高損耗率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光纖技術的發展,於是高琨開始尋找低損耗材料和合適纖材料來滿足長距離光纖通訊的需求。

1966年,高錕發表了一篇題為《光頻率介質纖維表面波導》的論文,開創性地提出光導纖維在通訊上應用的基本原理,描述了長程及高資訊量光通訊所需絕緣性纖維的結構和材料特性。簡單地說,只要解決好玻璃純度和成分等問題,就能夠利用玻璃製作光學纖維,從而高效傳輸資訊。這一設想提出之後,有人稱之為匪夷所思,也有人對此大加褒揚。但在爭論中,高錕的設想逐步變成現實:利用石英玻璃製成的光纖應用越來越廣泛,全世界掀起了一場光纖通訊的革命。

1969年,高錕測量了4分貝/千米的熔融二氧化矽的固有損耗,這是超透明玻璃在傳輸訊號有效性的第一個證據。在他的努力推動下,1971年,世界上第一條1公里長的光纖問世,第一個光纖通訊系統也在1981年啟用。

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高錕對玻璃纖維疲勞強度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在被任命為國際電話電報公司首位執行科學家時,高錕啟動了“Terabit技術”( “兆兆位技術” )計劃,以解決訊號處理的高頻限制,因此高錕也被稱為“Terabit技術理念之父”。

高錕還開發了實現光纖通訊所需的輔助性子系統。他在單模纖維的構造、纖維的強度和耐久性、纖維聯結器和耦合器以及擴散均衡特性等多個領域都作了大量的研究,而這些研究成果都是使訊號在無放大的條件下,以每秒億兆位元傳送至距離以萬米為單位的成功關鍵。

04

光模組通訊

解決了傳輸介質問題,接下來就是解決光發射/接受,以及調製解調等技術問題。

這些問題只是工程學應用的問題,無非就是把這些負責具體功能的晶片造出來,然後把它們整合到一起,光模組就做成了。

所謂光模組( Optical Modules ),實際上的作用是實現光電訊號互相轉換的光電子器件,因為計算機用的是以0和1為單位的電訊號進行運算,要透過光纖傳遞光訊號,那麼必須要有專門的光電轉換器,這就是光模組的基本作用和原理。

光模組,它主要由光部分和電部分兩部分組成。光部分就是光發射器、光接收器等,而電部分就是各種功能電路,各種晶片比如驅動器,數模混合晶片,編解碼晶片,時頻訊號處理晶片等不同功能的晶片。

光模組工作原理,圖片來自網路

然後把光晶片和電晶片整合到一起,用特定的封裝技術封裝好後就變成我們看到的光模組。

成品光模組

根據不同的應用場合,不同的通訊技術標準,光模組介面速率也各不相同,從125Mbit/s到41.25Mbit/s不等。

然後透過更先進的光波分複用技術,我們就做出了10G到400G不同的光模組。

隨著不同時代,整合的技術,封裝技術也各不相同,最早的300PIN MSA光模組是最先應用於SDH和10G乙太網光纖傳輸網路的模組。第一個可插拔光模組是GBIC,在千兆乙太網介面轉換器,交換、路由產品廣泛使用。緊接著就相繼出現了XENPAK、XPAK/X2、SFP、XFP、SFP+等可插拔光模組。

圖片來自網路

然後就是QSFP、CFP、CXP、CDFP、QSFP-DD、OSP等等光模組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對應的速率也從10G、40G、100G、200G、400G到最新的應該是QSFP-DD,多模的,850nm波長,黑白光,400G主流,當然未來還有800G,甚至OFC2023上展示的1.6T的光模組!

但是到800G,1.6T時代,問題也隨之而來了,這樣的封裝方式已經制約了更高光模組速率,業內追求更高整合度,更低功耗,更強速率,於是矽光時代來臨。

05

矽光時代

傳統光模組,實際上依然是在一塊PCB板上實現,把各個分立器件直接整合PCB板上就行了,然而PCB受到制約條件太多,800G幾乎已經是極限了,那如果想進一步呢?

於是矽光技術來了。

首先大家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需要這麼高的傳輸速度?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傳輸和儲存的資料,幾乎是幾何倍數的提升。

如今網際網路的頻寬已經達到了幾百Tbps的水準,這對資料中心內的後端流量提出驚人的需求,顯然單個伺服器裝置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於是有人提出能不能解決處理器間通訊?這樣多個晶片聯合起來,就能進一步提升計算能力,非常棒!那麼怎麼實現多晶片聯合呢?

這就是1.6T乙太網的誕生初衷,就是為了處理器間通訊。

因此,處理器間通訊成為了1.6T乙太網的首個應用場景。繼這一代應用之後,預計資料中心將推出交換機間的直連技術,實現高效能處理器和記憶體資源的集中利用,大幅提升雲計算的擴充套件性和執行效率。

灑家曾經在DPU網路晶片那篇文章裡也講過這個應用場景,網路晶片哪家強?專業科普:原來這個領域要比你想的更復雜!

我推斷未來存算分離之後,處理器間通訊比如CPU和DPU之間,可以用一條高速通訊的匯流排+高速光模組把兩個不同的功能的伺服器連線到一起打破系統瓶頸,進一步提升系統性能。

這就是典型的1.6T超高速乙太網的應用場景。

1.6T的超高速乙太網非常的複雜,涉及專業的網路通訊知識,包括控制單元下的MAC、PCS、PMA,AUI附件介面單元PHY下面的PMA,PMD等等。

MAC也就是介質控制訪問器,它負責乙太網成幀功能,包括檢視源地址和目標地址、管理幀的長度、在必要時新增填充,新增/檢查幀校驗序列( FCS ),以確保幀的完整性。

MAC又分兩大類,包括網路介面卡( NIC ),交換/橋接MAC。

對於較低的乙太網速率,物理編碼子層( PCS )只需對資料流進行編碼,即可開始檢測資料包,並確保訊號平衡,然而,隨著乙太網速度的提高,PCS的複雜性也在增加。如今,由於每個物理鏈路上都有高速訊號,因此有必要使用前向糾錯( FEC )來克服固有的訊號衰減。

換言之,整個乙太網延遲是整個系統的延遲,它包括髮送佇列、資訊處理時間、傳輸持續時間、介質穿越時間、資訊接收時間、結束處理時間和接收佇列中的時間。

除了本身資料來源匹配,糾錯,等資料處理所花的時間之外顯然就是中繼站,包括交換機,光模組轉換間的各種延遲。

所以谷歌整了一個OCS光交換機,光模組上整出800G,1.6T的超高速光模組,畢竟遇到瓶頸才有新的需求!

傳統的交換機上,從接收到光訊號轉換成電訊號處理之後再變成光訊號轉發出去,要多達7,8次光電轉換,這都帶來了巨大的功耗開銷以及效能損失。

於是谷歌直接用光纖準直器陣列( fiber collimator array ),光纖直準器陣列內部包含多個光纖陣列和微透鏡陣列,來實現光訊號的輸出輸出。而用的實現光開光和轉換就是用多個MEMS陣列晶片,而MEMS晶片的加工製造,就是賽微電子的瑞典工廠,它就是乾的這個活,畢竟瑞典廠號稱“MEMS領域的臺積電”。

谷歌的OCS光交換機號稱能實現136個光路之間的任意切換,還能雙向傳播,比傳統交換機不知道提高了多少倍效能。現在這項技術已經部署到谷歌最新的TPU v4的叢集中,效果拔群!

光交換的部分講完了,最後講本文重點矽光。

所謂矽光,如果簡單理解可以理解成把前面所提到的光模組上的獨立的光晶片,電晶片全部整合到一起,用矽的CMOS技術把它們在同一塊晶圓上做出來。

整合之後,這東西就叫EPIC,光電子積體電路,E就是electronic,P就是photonics,IC就是積體電路,所以EPIC就是用積體電路的IC製造技術,把光和電整合到一起,因為是用矽積體電路工藝整出來的,所以叫矽光!

實際上光電子積體電路技術並不是最近才有,很多年前,上世紀90年代就有使用摻雜石英,鈮酸鋰或磷化銦等材料作為材料表面,在電信和長途資料通訊上已經有所應用。

但是眾所周知,積體電路使用的基礎材料是矽,因為矽工藝非常成熟,而且有較低的成本和更大的產能,也就是說在矽工藝上,能實現器件小型化和低成本,是非常適合商業化的技術。

總結起來矽基版本的光電子積體電路技術優勢有4條:

1、光訊號在傳輸過程中衰減小且傳輸頻寬高,可得到超快速率和高抗干擾特性傳輸訊號;

2、利用已有的微電子技術在大規模 CMOS 整合、低能耗、低成本等方面的優勢;

3、在矽晶片上整合光傳輸通道的工藝難度相對較低;

4、以矽材料為襯底,實現矽光,電,其他材料( 如3-5族化合物 )等的 CMOS 整合;

從現有的EIC電部分晶片,實際就是用矽材料做的,比如驅動器,編解碼,CDR,DSP,只是現在是分立,無非就是怎麼做出一個SoC晶片,這個非常考驗設計功底和製造能力。

剩下的就是光分立器件部分。

傳統的光通訊模組主要是由3-5族半導體晶片、高速電路晶片、無源光元件及光纖封裝而成。但隨著電晶體尺寸不斷變小,電互連面臨諸多侷限,業界發現摩爾定律不再適用,50Gbps已經接近傳統銅電路極限。資料中心內部及晶片層面的“光進銅退”成為必然。矽光,即採用鐳射束代替電子訊號傳輸資料,將光學器件與電子元件整合在一個獨立的微晶片中,在矽片上用光取代銅線作為資訊傳導介質,以提升晶片與晶片間的連線速度。

所以怎麼才能把這EPIC在矽晶圓上整合呢?

眾所周知,矽材料在光上面非常弱的,矽材料本身是間接能隙材料,很難產生光源,因此過去的光模組的發射和接受普遍使用磷化銦或者是砷化鎵材料製造,用它們來做光分立器件。

現在是準備把3-5族化合物材料和矽材料做異質整合,將幾種材料放一起,既能實現3-5族材料的有源功能,又能利用矽積體電路工藝優勢。

英特爾的 Silicon Photonics 100G PSM4 QFSP28 Transceiver report

早在2018年,OFC上亨通洛克利展出的一款矽光晶片:鐳射外接,在交換晶片上集成了光收發的功能,相當於把光模組與交換機晶片的距離無限拉近在一起。

圖片源自OFC 2018 亨通洛克利

前景是美好的,但是工藝和設計上依然面臨一大堆挑戰,如何讓光和電在矽晶圓上做到最大程度的相容?這是整個產業鏈生態的問題。

目前業界想到的辦法是在SOI矽上做。

所謂SOI矽,專業詞叫絕緣襯底矽,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結構的矽片,它更像一個三明治夾心結構,在矽中間有一層二氧化矽。

現在使用BiCMOS工藝,已經能把調製解調,光波導,光探測,電容,電阻以及絕大多數的電晶片整合到一起了。

只剩光發射,業內也想到了用Local SOI工藝,把光電二極體,耦合器之類的整合到一起。

所以未來的矽光電子整合方案基本成形。

在一塊SOI矽上,左邊是Local SOI上整合光晶片,右邊是BICMOS工藝整合雙極型電晶體,NMOS,PMOS,等各種電晶片的電晶體。

於是在一塊小小的SOI矽上,實現了800G,1.6T超高速率的光模組功能。

再展開題外話,現在矽光僅僅用於光通訊,並不是矽光技術的極限,英特爾在多年前就已經想到了用矽光技術替代一部分晶片上的銅互聯,和光通訊上的“光進銅退”,如出一轍,只是不知道這項技術什麼時候能商業化落地,讓我們拭目以待。 ( 作者:陳啟 啟哥有何妙計 )

熱門資訊
  • 一汽解放前10月銷量微增0.86% 僅完成全年挑戰目標60.35% | 2024-11-12 19:19:10
  • 凱瑞德(002072)11月12日主力資金淨買入3322.83萬元 | 2024-11-12 19:19:13
  • 金盃電工逾5000萬元回購644.7萬股 加速海外拓展擬中期分紅1.45億元 | 2024-11-12 19:38:03
  • 環聯連訊(01473.HK)11月12日收盤上漲4.06%,成交1.56萬港元 | 2024-11-12 19:38:04
  • 雙增「成績單」背面,南京銀行成長的「煩惱」 | 2024-11-12 19:38:06
  • 宣泰醫藥跌2.23%,短期趨勢看,連續3日被主力資金增倉。主力沒有控盤 | 2024-11-12 19:38:08
  • 漲停揭秘   日播時尚4連板漲停,封板資金9970.84萬元 | 2024-11-12 19:38:10
  • 朝鮮、俄羅斯,傳出大訊息! | 2024-11-12 19:43:57
  • 首旅酒店集團攜手湘江集團成立合資公司 | 2024-11-12 19:44:56
  • 央行行長潘功勝:鼓勵長期資金入市,支援股票市場穩定發展 | 2024-11-12 19:44:58
  • 貴州茅臺首次年中分紅,累計分紅超2700億,“股王”底氣十足 | 2024-11-12 20:05:47
  • 賺的沒有罰的多!東吳證券2項保薦業務違規,罰沒超千萬 | 2024-11-12 20:05:51
  • 嚴介和家族還不上數十萬元小賬單? | 2024-11-12 20:24:29
  • 廣東籍亞洲前首富逝世,街邊賣南乳花生髮家!李家超致辭哀悼 | 2024-11-12 20:24:31
  • 金晟富:11.12黃金暴跌加強見頂預期!日內黃金反彈繼續空 | 2024-11-12 20:25:22
  • 今日大盤分時跳水,三大原因曝光 | 2024-11-12 20:29:46
  • 突然爆發!多股直線漲停 | 2024-11-12 20:36:09
  • 金社平來了! | 2024-11-12 20:36:11
  • 微創光電下跌5.02%,報15.33元/股 | 2024-11-12 20:36:14
  • 華懋科技:11月8日高管張初全減持股份合計22萬股 | 2024-11-12 20:51:03
  • 傳音控股大跌2.01%!易方達基金旗下1只基金持有 | 2024-11-12 20:51:05
  • 固態電池行業有“錢景”,眾多電池產業鏈企業爭相入局 | 2024-11-12 20:56:15
  • 比亞迪股份(01211.HK)11月12日收盤下跌1.01%,成交22.63億港元 | 2024-11-12 20:57:47
  • 上海市政府常務會議部署,支援上市公司併購重組,提升公司質量培育龍頭企業 | 2024-11-12 21:07:59
  • 又一國產GPU獨角獸將啟動IPO,估值超255億 | 2024-11-12 21:17:09
  • 三星或暫停對中國大陸供應7nm及以下製程晶片 | 2024-11-12 21:22:37
  • 爆發,這個賽道新一輪行情正在啟動!一隻概念股業績增長14倍 | 2024-11-12 21:25:29
  • 韓國、越南、印尼……特朗普的關稅大棒還要砸誰? | 2024-11-12 21:25:31
  • 31只醫藥商業概念股全線飄紅,SPD市場潛力巨大 | 2024-11-12 21:35:17
  • 昨夜,黃金、原油大跌!特斯拉暴漲 | 2024-11-12 21:41:36
最近發布
突發!TVB知名女星毫無預警宣佈與未婚夫分手,結束長達八年情 面對被黑,蘭姐強勢迴歸。小菲狀態好轉,發宣告。更多內幕揭曉! 中國男籃決戰日本隊,首發五人曝光,廣東隊大贏家,徐傑第一後衛 孫穎莎奪女單冠軍!採訪謙遜立足拼,劉國樑給中國選手頒獎笑開花 分析 馬威交易取消後的影響:湖人還有什麼選擇?只能等休賽期? 火箭vs猛龍前瞻:範弗裡特有望復出戰舊主,火箭欲終結六連敗 梅西轟動宏都拉斯!當地媒體:這是世紀體育盛事! 登記開啟!金中、29中、13中等校動了! 開年暴擊!南京又一家機構跑路了? TechInsights:AI PC未能提振筆記本市場 2024年僅增長5% 睡覺時突然腿抽筋,就是缺鈣?錯!還有這4個原因,別輕易忽視了 泡泡瑪特又贏麻了!此前被調侃是“境內最大的博彩公司” 再也不用扎手指!5億糖尿病患者有福了 傳《尼爾:機械紀元》續作、新《古墓麗影》今年公佈 有工作經驗的畫素畫師如何寫簡歷? 離譜!Xun被搶3條龍,JDG仍然獲勝!Peyz力挽狂瀾,WBG痛失好局 將耗死在國際空間站?59歲美滯留女宇航員求救:喪失重要身體機能 華為FreeClip耳機玫瑰金開售 開放式聆聽設計 CBA俱樂部杯-山西淘汰北控晉級4強 原帥18分 小紅書上移民的中產:曾經北京七套房, 羨慕海外一張床, 如今卻...... 不可抗力停課2天以上退一半保教費,佛山幼兒園收費新規釋出 紅棉襯醉美,2020番順醉美青餅評測 華為FreeClip耳夾耳機玫瑰金配色開售:1299元 64歲寧波老闆,跨界無數次,給員工發8億,即將擁有第三家IPO? 卡友資訊股東持股情況變動 廣州“城市合夥人”:城市與人才的雙向奔赴 有人說孫穎莎粉絲是飯圈文化的時候 卻有些人用真金白銀愛孫穎莎! 男生剪“短髮”髮型乾淨利落,試試這3款,剪完帥氣提升顏值! 7個臀部訓練最佳動作,打造迷人的蜜桃臀! 偉大的4-2!林詩棟奪冠:新科世界第1誕生、超越王楚欽,狂攬3冠 新疆完美了!新小外強於皮特森+黑根斯,承認補強大外良性競爭! 林詩棟奪男單冠軍!採訪大談不容易太謙遜,單獨拍照露出笑容! 國乒最新戰報!林詩棟第2局11-8,衝3冠王,梁靖崑救2局點仍輸球 替補奇兵!快船大將5記3分助隊贏球 哈登好幫手 爆冷!北控男籃吊打奪冠大熱門球隊,外援決定比賽的走向 官宣離任,胡明軒宣佈重要決定,廣東宏遠遺憾,杜鋒祝福 又一個賈德松!崔康熙看人很準,魯媒:卡約又要錯過中國聯賽了 劉國樑憔悴!黑眼圈很重,擋住蒯曼被提醒,孫穎莎王楚欽被裁判整 林詩棟逆轉梁靖崑奪冠,成就三冠王,綜合實力更加突出 CBA最新外援註冊資訊,遼籃4人,新疆補充新援,廣東男籃放棄萊斯 大滿貫收官獎金排名:林詩棟三冠60萬第1,孫穎莎第2王曼昱10萬第9 臺灣律師分析大S遺產劃分,S媽要錢得看汪小菲臉色,打臉光頭安排 臺媒曝大S家人鬆手,讓出撫養權給汪小菲,希望馬筱梅善待孩子 二線白酒暴雷,狼真的來了! 搭上比亞迪,自動駕駛獨角獸,利潤大增170%! 炸裂!外資吹響“加倉中國”集結號背後:科技格局重塑與資產重估 這波夢幻西遊副本積分兌換真是血虧,四賜福的山賊值得買嗎? 《星戰亡命之徒》高階美工又回到CDPR 開發《巫師4》 《哪吒2》登陸北美,首映禮現好萊塢!有觀眾哭花眼妝:特效超預期,買票靠搶 曝張蘭被封年損失近4億,麻六記絕地自救太壯觀,員工曬張蘭近況

©2024 時時頭條 版權所有

隱私政策 | 服務條款 |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