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德國工業4.0”已經變成了“德國工業404”,雖然形象,但多少誇張了一些,德國製造業還沒有那麼糟。一邊關閉本土工廠,一邊在中國加碼投資,以德國大眾為代表的德國製造業企業看似割裂的舉動其實核心目的只有一個:拋棄包袱,重新押注,讓企業活下去。
慕尼黑ifo研究所已經下調對2024年德國經濟的預測,並表示到2026年,德國國內生產總值才會出現1.5%的強勁增長。1.5%都能算強勁增長,可見德國經濟確實遭遇難題,其根源正是製造業的疲軟。
德國以往的核心產業,也就是製造業已經太久沒有對全球產業的變化做出應有的反應,德國製造業接近50%的產品都銷往國外,在全球市場疲軟的當下,這個數值在不斷下滑。5年來,製造業佔德國GDP的比重已經從23.4%降至22.0%,總產值也從2.0萬億歐元降至1.90萬億歐元,製造業PMI長期徘徊在45至48之間,僅有少數時間激增至50以上。
作為歐洲經濟火車頭,德國經濟和英國、美國不一樣,德國製造業才是德國經濟的根本,德國金融業在全球範圍內沒有足夠的實力與話語權,但現在,德國製造業的肱骨正在大量從本土“被迫”離開。
隱形冠軍企業、製造業小微企業眾多且實力雄厚,這是德國製造業聞名全球的重要特徵,但龍頭企業才是行業主導者的規律並沒有被打破,頭部企業及其圈鏈起來的小微企業構成的生態圈才是產業經濟穩步發展的基石。
而現在,大量的德國製造業頭部企業要麼一路向西,要麼奔赴東方,本土空心化或將難以避免。
汽車產業革新時代,對外貿依賴度極大的德國汽車企業既想要維持內燃機汽車霸主的地位,又想站上電動汽車的風口——這本無可厚非,然而遲緩的動作和不堅定的轉型讓目前的德國汽車企業雙線受阻,燃油車銷量下滑,電動車被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和特斯拉打得節節敗退。
對外輸出不暢,那就對內找補,德國企業的辦法是對內動刀,降低本土工廠的高成本產能以圖自救。
事實上,以德國大眾為例,其德國本土的工廠生產成本近年來居高不下,已經有過多次減產和停產,與其產能閒置不如徹底關停。大眾集團全球銷量下滑,總產能和實際產量已出現高達300萬輛左右的差額,嚴重影響了集團的利潤率。
大眾並非孤例,裁員、關停德國工廠、產線的還有福特汽車、通用電氣、飛利浦、、施耐德電氣、巴斯夫、西門子、蒂森克虜伯、大陸集團等多個領域的歐美巨頭企業及德國知名企業,這些被撤裁的產能一部分徹底消失,更多的部分轉移到了東歐、亞洲以及美國。
德國企業的自救並沒有押注東方,而是多頭加碼,新加坡、印度、越南、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迎來了不少德國企業的投資和專案,德國汽車企業和巴斯夫、西門子等巨頭在中國的投資則動輒超百億,投資區域也不再侷限於長三角地區和珠三角地區,開始向中國經濟縱深地佈設,德國企業在中國市場賺到的利潤,大部分就地轉為投資。但被輿論掩蓋的事實是,東歐和美國才是德國企業最大的也是最終的容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