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是一個耳熟能詳的詞語,在生活中我們所有人都跟銀行或多或少的打過交道,無論是存錢還是貸款,都是離不開銀行的。
在過去經濟快速發展的浪潮中,銀行業也是遍地開花,整體數量猛增,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開門營業的銀行大大小小的數量加起來有4000多家,其中包括國有大型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地方性銀行、民營銀行等。
而隨著經濟收縮,房地產低迷等因素影響,貸款人數在不斷減少,在這樣的情況下,銀行就失去了重要的盈利支撐,同時還有網際網路移動支付的發展,讓很多銀行的營業網點都顯得非常冷清。
因此,銀行的部分營業網點開業就會形成資源浪費,增量經營成本,所以,縱觀整個市場來看,銀行業面臨大洗牌,部分銀行將面臨解散是擺在眼前的事實,尤其是一些中小型銀行,解散、合併可能是迫在眉睫的改革了,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旦銀行解散,存款能取出來嗎?有人擔心解散之後的銀行存款取不出來,其實在存錢時就需要注意這3點。
第一,銀行是否有存款保險標識,去銀行辦理過業務的人肯定也發現了,大部分銀行在最顯眼的地方都貼有“存款保險制度”標識,這也說明存錢相對安全,因為銀行即使倒閉,存款也會受到保護,50萬以內的都會得到全額賠付,所以存錢認準貼有存款保險制度的銀行非常重要。
第二,在同一家銀行存款不要超過50萬,因為央行頒發的存款保險制度賠付上限為50萬,所以一旦超過這個金額,如果銀行倒閉發生不幸,那麼超過部分資金是得不到保障的,為了確保安全資金要控制在安全範圍內,如果金額過大可以拆分到多家銀行。
第三,儘量選擇大型銀行存錢,大型銀行無論是規模、經營能力、盈利水平,都是超出同行的,因此出現問題的機率就減少了,並且大型銀行的營業網點多,辦理業務也會更加方便。
綜上所述,銀行業面臨大洗牌是肯定的了,部分銀行將不得不解散合併,甚至個別小型銀行可能還會倒閉,當然了,無論銀行合併還是破產,只要是加入了存款保險制度的銀行,儲戶存款50萬以內的都是可以取出的,但是以後存錢還是要注意以上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