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為了反制歐美,我國出臺了關於“鎵”、“鍺”相關物項出口的管制措施,明面上雖然沒說禁止,但賣給誰、不賣給誰大家各自都心知肚明。
其實,除了反制,也還有客觀原因,“鎵”、“鍺”這兩樣東西太稀有了,咱門儲量和產量雖然大,但也得省著點用。
看看太平洋對岸的美國多聰明,人家從1984年起就開始不出口這兩樣東西了,說是作為國家戰略儲備。
至於鎵、鍺有什麼用,我們可以打個通俗的比方,如果把整體工業看成一盤菜,那麼鎵、鍺就相當於鹽,用量雖小,但必不可少。
當然,我們能夠如此硬氣的對歐美說不,也是得益於掌握了冶煉技術,要是把時間往前回撥幾十年,我們連自己使用都成問題,又何談管制。
我們都知道金屬有個細化分類叫稀有金屬,但鎵、鍺不僅稀有,還很分散,自然界根本不存在集中的鎵礦或者鍺礦,都是混合在其它礦石之中,且含量很小。
為了區別於稀有金屬,鎵、鍺有個自己的分類叫稀散金屬,當然,稀散金屬不止鎵、鍺,還有硒、銦、碲、錸、鉈等元素,它們都稀且散。
由於礦石中含量小,而使用的時候對純度要求又很高,稀散金屬的提煉就很複雜,技術難度也比較大,一直到90年代,我們仍落後於美國、日本、歐洲。
落後就要學習,正是由於中國人好學的品質,我們很快後來居上,如今,在稀散金屬的提煉工藝上,已經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
近日,上市公司光智科技發起了一場“蛇吞象”併購,自己才30多億市值,卻要吞掉估值200多億的先導電科。
併購完成後,先導電科的第一大股東先導稀材將成為新的控股股東,而先導稀材就是掌握了稀散金屬提純技術的全球領先企業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先導稀材銦產量全球第一,還有全球最大的砷化鎵生產車間,其背後的老闆朱世會,被業界稱為“稀有材料大王”。
搞的是高階技術,但朱世會卻不是技術出身,而是學英語的,畢業於廣東外國語學院,現在叫廣東外貿外語大學。
朱世會是安徽蚌埠人,1987年高考的時候,他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到廣東去,安徽雖然是改革開放後最早實施土地包產到戶的省份,但開放的主戰場還是在沿海。
朱世會一口氣讀到了研究生,彼時的廣東太需要高階人才了,朱世會一畢業就被廣東省經濟發展公司要走了。
留在廣東的目標達成了,但朱世會發現,體制內的收入和外面差太多了,自己半年的工資,還趕不上人家一個月收入。
1996年,朱世會忍不住了,辭職加入了一家日本企業住友商事,本來只是單純奔著高收入來的,卻不想無心插柳柳成蔭,發掘了改變自己人生路線的商機。
朱世會就職於住友商事的金屬工業部,其中有一項重要業務就是提純稀散金屬,朱世會是產品經理,採、研、產、銷都要管,從此就開始了一門新學科的研究。
一開始,真的只是為了應對工作而學習,而慢慢的就逐漸轉變成為了自立門戶的偷師,因為朱世會發現,住友太賺錢了。
礦是從中國低價買的,而經過自己的裝置、技術一轉換,身價立馬飆升,說得誇張一點,就像是買進紙材料,印出來人民幣一樣。
用我們的礦,賺我們的錢,朱世會忍氣吞聲了7年,直到2003年,才在廣東清遠自立門戶,創立了先導新材,開始跟老東家搶飯碗。
7年偷師,朱世會基本學走了稀散金屬的整條產業鏈,上游的礦供應商,下游的需求客戶,中間的研發和生產資源,全都弄齊了。
朱世會先搞的是硒,租了一間廠房,建了4臺氧化硒爐子,集結了10多個員工,一項偉大的工程就起步了。
2003年也是個好時候,國內稀散金屬的需求市場猛增,朱世會生得其時,獲得了“一日千里”的機會。
僅僅兩年就掙到錢買下了租用的10畝工廠用地,五年之後就躋身國內稀散金屬行業的新貴,2012年,朱世會又向深交所提請了創業板IPO。
不過,這次IPO失敗了,由於一開始是想香港IPO的,臨時又改主意換了A股,三心二意準備不足被拒之了門外。
這一拒絕,讓老朱換了個思路,先把盤子整大點再說。
稀散金屬用量小,整體市場規模就不大,要想把盤子做大,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產業鏈條上的縱向擴充套件。
再往上游就得去挖礦了,這很明顯不是朱世會要乾的事情,那就往下走,怎麼做呢,不能偷師了,那就找人合作。
2014年,朱世會與比利時知名企業優美科合資成立了ITO靶材工廠。
ITO是銦和錫的氧化物,化學特性是高透明、導電,主要用於製作透明導電層,在顯示、光學、光伏等領域應用廣泛。
比如手機的觸控式螢幕,內表面和夾層都塗有一層ITO,因為能導電,才能準確感應到人的觸控位置。
而這層膜不是像刷漆一樣刷上去的,而是在真空環境下,用高速離子撞擊ITO使之氣化濺射到玻璃基板上形成薄膜。
整個過程就像打靶一樣,所以稱之為靶材。
與比利時合作的目的當然是獲取技術,三年之後,比利時對於朱世會開出的價碼很滿意,就把其全球的ITO業務賣給了朱世會。
2020年,朱世會又一舉吞下了三星康寧ITO靶材業務,使得ITO靶材的出貨量立刻躍居全球第一。
如今,ITO靶材這項全球第一的業務就裝在即將被上市公司光智科技併購的先導電科裡。
實際上,光智科技是朱世會早在2019年就買下的殼,原名中飛股份,現在的併購無非是左手倒右手,把手中部分資產證券化。
根據公告,先導電科2023年營收只有28億,而朱世會整個資本版圖2023年的營收規模是155億。
從規模上來看,先導電科只佔了20%不到,可以預見,這只是朱世會資產證券化的開始,一個行業鉅富又要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