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萬連山
資料支援|勾股(www.gogudata.com)
2014年,美國前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在接受《朝日新聞》採訪時說:
“我認為中國現在就像美國上世紀20年代後期或30年代前期的情況。”
這句話在當時來看,並不合時宜。
但在十年後的今天,再回顧這句話,感受已完全不同。
11月9日,英國《金融時報》稱,羅伯特·萊特希澤已被要求重返美國,擔任下一屆特朗普政府的貿易代表。
萊特希澤,人送外號“貿易沙皇”,也是上一任特朗普政府時代的貿易代表。
其人曾主持全球貿易動盪的時代,推行了包括《美墨加協定》、日韓貿易協議更新等貿易協定談判和修改關稅政策……
萊特希澤的迴歸,意味著特朗普正在迅速兌現提高進口關稅、尤其是針對中國60%新關稅的競選承諾。
除此之外,特朗普團隊更多關鍵任命人選,也正逐步出爐:
政府效率部主管,埃隆·馬斯克、維韋克·拉馬斯瓦米;
國務卿,馬爾科·盧比奧,主張竭力限制華盛頓與北京的貿易活動;
國家安全顧問,邁克·沃爾茨,毫不掩飾地表示中國是“更大威脅”;
國防部長,皮特·海格塞斯,曾被軍方認為過於激進;
環保局長,李·澤爾丁,主張退出巴黎協議;
邊境事務總管,湯姆·霍曼,主張大規模驅逐非法移民出境;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伊莉斯·斯特凡尼克,要求UN加強打擊哈馬斯力度;
商務部,琳達·麥克馬洪;國土安全部部長,克里斯蒂·諾姆;白宮法律顧問,威廉·麥金利;白宮幕僚長,蘇茜·懷爾斯……
除了新衙門效率部,一眼看去,幾乎全是標準的右翼人物,個別甚至可以冠以“極右翼”。
接下來的形勢,或許會比8年前更艱難。
我們該如何應對?
01
增量不能停
上週五的釋出會,除了化債方面,確實有些不及預期,市場也給出了反應。
目前的情緒,略顯悲觀。
但希望並沒有完全消失。有一點可以明確,為了應對美國政府換屆帶來的外部變化,接下來一定還會有增量政策。
初次釋出會,之所以選擇在大選結束後才召開,意圖很明顯,是為了應對美國政府換屆帶來的外部變化,
作為應對者,一定是被動的。
所以在確定大方向以後,後續具體怎麼做,同樣只能跟著大洋對岸的動作,走一步看一步。
隨著特朗普內閣一個又一個鷹派成員出現,外需、出口遭到明確利空,雖然有“一帶一路”作為替代,但不可能指望短時間內就抵消失去“最惠國待遇”的影響。
內需的重要性一定會越發凸顯,從而倒逼在宏觀層面,實施更大規模的財政刺激。
新增6萬億化債之後,接下來的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有哪些增量刺激可以預期?
下面是藍部長的原話:
“一是積極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間。
二是擴大專項債券發行規模,拓寬投向領域,提高用作資本金的比例。
三是繼續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援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
四是加大力度支援大規模裝置更新,擴大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品種和規模。
五是加大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規模,加強對科技創新、民生等重點領域投入保障力度。”
其中一、四、五,都是直接對民生、消費,以刺激內需為主導的。
首先要明確,只要真金白銀砸下去,效果絕對不會讓人失望。
今年7月下旬,發改委聯合財政部發布的《關於加力支援大規模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提出,要從今年發行的特別國債中,拿出3000億用於支援裝置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
“國補”出臺後,市場信心立刻就被盤活。
2024年一季度,中國家電市場零售規模1767億元,同比增長4.3%(同期基數較低);二季度2398億元,同比下滑8.5%。
而到三季度,全國家電零售額就達到1979億元,同比增長7.5%。
從8月開始,湖北等省的以舊換新政策陸續落地,大盤同比從7月的-9.2%,到8月的+3.7%,再到9月的+28.6%。
截止到目前,“十一”、“雙十一”的資料依舊超出市場預期。
很明顯,老百姓不是沒有消費慾望,只要真的有補貼、不是喊空話,市場信心和消費資料都是看得見的。
那麼,接下來的空間還有多大?
2023和2024年,中國的目標赤字率維持在3%,相比2020年的3.6%的高點,還有不小的距離。
同時,中國政府負債率只有67.5%,遠遠低於美日歐。
照此看來,12月會議給出數額,完全可以比3000億更高,即便是達到現在預期的1萬億+直接刺激消費規模,也完全在可承受的範圍之內。
覆蓋的範圍也必然更廣。水不能只流向某幾個領域,而是要漫延到整個大消費。
至少從目前的預期、未來幾年的形勢來判斷,這一次對內需的拉動,可能是史無前例的。
最終的目的,一定是要做到讓所有工薪階層的老百姓都具備消費能力。
只有海量的金錢流動起來,才有可能推動核心資產價格回升、走出通縮困境,進而彌補外部環境利空帶來的缺口,最終實現內迴圈。
簡而言之,放水是一定的。
但要實現目標,真的有想象中那麼容易嗎?
02
真正的需求
水是一定會放的。
只要落到了實處,無論是發放消費券、還是效仿發達國家直接全民發錢,短期內都能刺激信心回暖。
但長期看,住房、上學、醫療、社保、養老這些問題並沒有解決,仍然是治標不治本。
所以很大機率,依然只是刺激得來的短期現象,並不一定是基本面徹底改善的長期結果。
提振內需,已經強調了很多年,但一直沒有太大效果。
橫向比較,中國的最終消費率比世界平均水平(75%)低20%以上,甚至比印度、乃至“低慾望”的日本社會,都有很大差距。
縱向比較,加入WTO後的近20餘年,中國的最終消費率從60%以上降至50%左右,整體是向下的。
但GDP中消費的佔比,總體卻是在走高的。
結合起來看,先不談內需拉不拉得起來,首要目標更應該是別任其繼續下墜。
整體經濟水平越來越高,人均GDP也在不斷上升,最終消費卻越來越差。
背後的緣由,所有人或多或少都心知肚明。
想要長久而有效的改變,就必須要從源頭處解決問題。
第一個問題就是之前多次聊過的,由於計劃經濟的遺留問題,我們的稅基多在生產端,特徵仍是生產型社會。
生產的商品當然必須要流通才能實現迴圈,但流通可以向外流通。
這就導致非常依賴出口帶動經濟。只要外貿能繼續強有力輸出,就缺乏動力促進向內流通。
而一旦出口不振,內迴圈又長期被輕視,立刻就會出現產能過剩的現象。
同時,在寶貴的高增長期,大量資本用於擴張,且以所有制為錨定,投向了低效的國企,而沒有用於提高全民共享的社會保障機制。
這就導致出現的一個悖論:GDP增速與效益成反比。
今年就是個非常典型的情況,GDP增速大機率能保持在4.5%-5%,但稅收卻下降了5%……
簡而言之,過去的增長,國內消費市場的貢獻微弱。
長此以往,有效需求佔比越來越低的同時,居民儲蓄率也越來越高。
總有“磚家”將中國人過低的消費率和過高的儲蓄率,歸咎於我們的文化傳統和生活習慣。
聽起來無懈可擊,實則不完全對。
勤儉是全世界所有文化都認可的美德,並非只有中國傳統文化才有。
請問,各位活了這麼多年,見過的人沒一萬也有八千,遇見了幾個真有錢但是不願意花的?
國人儲蓄高、消費低,可能確實有踐行傳統美德的因素,但更多的,還是長期圍繞投資、出口模式所建立的分配製度導致的——居民收入佔GDP的比重過低。
另一個關鍵點是,2009-2021年,房地產過熱,消費力相對較強的中產大量透支未來。
原本就弱的內需,進一步削弱。
過去到現在模式的結果,是居民相對貧窮;而要拉動內需,本質上就是讓居民有錢去消費。
長期來看,這兩者其實是相悖的。
拉動內需真正的關鍵點,從來不單純是放多少水。
要想進入良性迴圈、持續共振,必須連同整個模式一同改進。
希望接下來的增量政策,能觸及到真正的核心內容。
03
尾聲
經濟活動以誰為中心運轉,財富就往哪裡流動。
上到國家層面,下到縣、鎮乃至一個村的市場,都是這個邏輯。
既然重心長期不在內部消費,財富也較少往內部消費市場流通。
此時此刻,再尋求提振內需,所需付出的代價自然不會如表面上那麼簡單。
以這種視角來看,再次diss某些磚家的言論:中國人有錢,只是不願意消費。
這種觀點,不僅無知,更是無恥。
歸根結底的原因是什麼呢?
我們總說中國市場有14億人,規模足夠大,但真正有效的消費人數是多少?根本沒人統計。
內需強不強、市場大不大,不是看有多少人,而是有多少錢真的往這裡流通。
那麼,怎麼樣才算是真正好轉了?
當消費觀>生存觀時,就是了。(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