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特約評論員 施懿宸 姜雨彤 包婕
11月6日,滬深北三家交易所同時出臺《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編制指南(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南》),作為對2024年4月出臺的《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的實踐指南和解釋說明。
從本次釋出內容來看,《指南》可以作為資訊披露主體編制可持續發展報告的執行手冊和依據,是從“做什麼”到“怎麼做”的延伸,為上市公司提高可持續資訊披露質量提供了方法和參照。
總的來看,《指南》的釋出,對上市公司ESG信披有三個方面的重大突破。
一是《指引》的政策性要求,透過《指南》得到落地執行。《指引》作為政策性檔案,對公司需要披露的議題和方向作出了規定,體現了監管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視程度,有助於監管方對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內容進行統一管理。而從公司的角度來看,重點需要思考的是《指引》出臺之後應該如何應對。此次《指南》正是從公司的角度出發,幫助公司明確方法路徑、衡量標準、判斷依據,對披露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惑和難題進行逐一分析、舉例和解答。公司在可持續資訊披露過程中,完全可以將《指南》作為指導性手冊,根據每一章節的方法和內容逐一對照分析本公司應該披露的內容。
二是對《指引》中的定性要求補充了定量判斷的方法。《指引》作為綱領性要求,更多的是對公司披露內容形成了定性的框架性約束。公司在面對很多披露內容時仍然找不到抓手,同行業公司的披露資料也缺乏可比性。《指南》對影響重要性的評估因素與判定方法、財務重要性評估分析與判定、指標和目標的設定及進展披露、氣候相關風險與機遇和財務影響如何定量分析進行了詳細描述,對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核算方法和流程進行了詳細講解說明,實現了從定性要求到定量計量的進階。
三是《指南》使用流程圖與示例結合的方式,有效幫助公司理解與應用。《指南》中多處使用流程圖的方式對相應問題進行步驟拆解,以清晰的邏輯展現了報告披露過程中執行者的思考路徑和實操流程,每一個重點問題講解時都配有相應的示例來展現文字描述的方法如何應用在披露過程中。公司在披露報告時,可以根據示例的指導方向,並結合自身情況進行披露。
而《指南》的應用,對上市公司ESG報告披露和編制體系來說,則有兩個重要意義。
一是為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編制過程降本增效。由於可持續發展報告披露在我國仍處於起步階段,很多公司在披露過程中面臨專業人員缺失、資料收集年限不足、資料計算方法不統一、資料系統化協同程度不高、績效評估方法缺少借鑑依據等問題。很多公司在內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尋求第三方專業機構進行幫助。此次《指南》的出臺可以為公司在可持續發展報告編制過程提供很好的參考,一方面提高公司內部人員的專業能力和工作熱情,另一方面也幫助公司以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方式解決問題。
二是標誌著我國可持續發展報告編制體系正式形成。《指引》填補了我國可持續發展報告政策性要求的空白,《指南》則是在結合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ISSB)出臺的標準的基礎上,為我國可持續發展報告編制開創了適合中國特色的披露方法學,解決了從前我國公司使用國際準則披露可持續發展報告時產生的不適配問題。《指引》和《指南》,是政策性要求與指導性檔案的搭配,意味著我國可持續發展報告編制已經從宏觀層面落實到具體實踐,標誌著我國可持續發展報告編制體系的正式形成。
(作者施懿宸系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副院長,姜雨彤系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研究員,包婕系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ESG中心聯合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