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汪濤:2025年政策力度或加大
中國基金報記者 吳娟娟
11月21日在中國基金報主辦的“全球視野 中國機遇” 2024資本市場香港論壇上,瑞銀集團亞洲經濟研究主管、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在題為“2025中國經濟展望,政策發力抵禦外部影響”的主題演講中表示,9月以來,中國推出了一攬子政策,經濟回暖跡象顯現。汪濤表示,外部不確定性下,明年政策的力度或加大。她認為,儘管面臨外部壓力,但是中國繼續開放與全球資本、市場融合的趨勢不會改變。
經濟回暖跡象顯現
談及當前的經濟形勢,汪濤表示,9月底一攬子增量政策出來後,中國經濟顯示回暖跡象。首先,零售以及汽車、家電等領域的銷售增長顯著。其次,各類支援政策下,10月份房地產銷售明顯好轉。儘管政策效應的可持續性仍待觀察,但是經濟回暖的跡象已經出現。第三,2024年出口總體保持強勁復甦的態勢。這與全球科技產品的上行週期有關,也因為中國產品具備強勁競爭力。此外,結構性政策方面, 近期關於支援、促進民企發展等方面的徵求意見稿對提振企業信心釋放了非常正面的訊號。
談及“化債”,汪濤認為,新推出的“10萬億化債”舉措,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並非增量支出,不能叫“刺激”。儘管如此,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它將大大緩解地方政府面臨的現金流壓力。過去幾年,地方政府在還債付息、償還本金的壓力下,不得不縮減其他開支。受此影響,部分地方政府出現拖欠企業款項等現象。“化債”政策後,地方政府有了更多空間可用於基建、民生等。
談及房地產行業未來走勢,汪濤認為政策的貫徹和落實是關鍵。財政部此前通報了透過專項債支援土地儲備,以及收購存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的政策。結合2015年至2018年的貨幣化棚改政策,汪濤判斷,接下來每年可能有8000億元到1萬億元的專項債用於去庫存和土地購置,這有助於化解部分城市的房地產庫存壓力。此外,保交樓政策以及針對開發商的信貸支援和債務化解政策的落實非常關鍵。汪濤認為,“化債”的房地產相關政策的進一步展開,對2025年中國經濟的走勢至關重要。
中國政策的方向是繼續開放
展望2025年,汪濤援引瑞銀投資者調查顯示,90%以上的中國企業高管對美國的關稅政策有預期。受訪企業表示,應對舉措包含出海以轉移產業鏈等。
瑞銀預測,明年政策的力度或較2024年更大。在其基準假設下,不含“化債”,不含房地產去庫存等,明年廣義財政政策支援或再擴張約3萬億元人民幣;財政赤字佔GDP比率或有所上升;專項債發行規模有望超過4.5萬億元;特別國債發行規模或上調至2萬億元。財政政策之外,貨幣政策方面,瑞銀認為明年仍有降息空間,利率可再下降30個基點到40個基點。
談及匯率,汪濤認為,中國在匯率問題上向來謹慎。儘管2025年人民幣或面臨一定的壓力,但人民幣大幅貶值的可能性較低。
談及政策預期,她表示,政策將集中在擴大內需、穩定房地產市場、化解地方政府債方面。民生方面,社會保障以及消費等可能有更多的政策出臺。例如,“以舊換新”政策明年或將擴容,最近國務院也出臺了鼓勵生育方面的政策,明年也會有一些配套的支援。
汪濤表示,中國的政策方向是繼續開放,與全球資本、市場、經濟進一步融合。中國繼續擴大開放,鼓勵企業“走出去”,這意味著香港作為“超級聯絡人”和“超級增值人” 仍擁有巨大的機遇。
編輯:艦長
稽核:許聞
版權宣告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授權轉載合作聯絡人:於先生(電話: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