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銀行股中,一直以來也算是一隻長期回報可觀的牛股,但是,過去幾年在六大行股價不斷新高的背景下,平安銀行的股價卻一跌再跌,業績也是越來越難看,年內更是出現高管失聯、頻繁被處罰等情況。
股價3年暴跌超60%
2600億灰飛煙滅
平安銀行的前身是當年赫赫有名的深發展,而深發展是中國第一家上市銀行。1991年4月3日深發展登陸深交所主機板上市,股票程式碼“000001”,2012年深發展與平安銀行合併為一家公司,股票程式碼不變,股票簡稱變為“平安銀行”。
合併前的深發展股價一度從1991年的最低24.69元/股(後復權)漲到2007年最高2166.71元/股,大漲超86倍。合併之後的平安銀行股價從2012年最低701.08元/股(後復權)漲到2021年最高4258.03元/股,漲幅5倍多一點。合併前後累計最高漲幅超171倍。
然而,自2021年初之後,平安銀行的股價就一路下跌,至2023年底最大跌幅超60%,今年以來最大漲幅不到50%。
(平安銀行股價走勢截圖)
需要說明的是,此處選擇後復權價格,是因為銀行股以高股息著稱,平安銀行合併前後股價前復權後,90年代的股價基本就是負值,不便於計算漲幅。
從平安銀行的股價表現來看,過去三年持續下跌的跌幅是超過2009年之後的那三年的,2009年至2012年期間的跌幅才54%,而過去三年的跌幅卻達到60%以上。
也就是說,過去三年平安銀行股價的下跌是合併之後跌幅最大的一次。
要是把平安銀行的股價表現與工商銀行的股價表現一對比,更體現出近三年平安銀行股價的異常!
過去三年工商銀行的股價幾乎翻倍。
(工商銀行股價走勢截圖)
可以看到,過去三年,工商銀行的股價一路向上,平安銀行的股價一路向下。結果就是,平安銀行的總市值已經從2021年高位的4853.42億縮水至目前的2189億,超2600億市值灰飛煙滅。
營收大幅下降
在職員工銳減
從工商銀行和平安銀行的股價表現也可以看出,雖然都是A股銀行股,但是內部的分化還是非常明顯的,而這兩家銀行最大的區別就是,一個是國有商業銀行,一個是股份制銀行。
在銀行的的業務競爭中,股份制銀行的競爭優勢自然不如國有商業銀行。平安銀行股價表現與工商銀行的背離的現象,在另一家股份制銀行招商銀行身上也有所體現。
這背後的原因實際上是,過去幾年,國有商業銀行業績越來越穩,而股份制銀行的業績卻在不斷下滑收縮!
平安銀行今年三季報顯示,第三季度,營收344.5億、同比下滑11.7%,淨利潤138.5億、同比下滑2.8%。前三季度,營收1115.82億、同比下滑12.6%,淨利潤397.29億、同比微增0.2%。除此之外,平安銀行的總資產收益率、淨資產收益率全部都在下滑。
(平安銀行三季報截圖)
面對這樣的局面,平安銀行其實並不孤獨,同為股份制銀行的招商銀行也在下滑,只不過下滑的沒有平安銀行厲害。今年第三季度,招商銀行營收同比下滑2.51%、淨利潤微增0.79%,前三季度營收同比下滑2.91%、淨利潤下滑0.62%。
相反,國有大行中的工商銀行,今年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05%、淨利潤同比增長3.82%,前三季度營收同比下滑3.82%、淨利潤同比增長0.13%。
顯然,平安銀行所面臨的情況要更為嚴峻一些。
實際上,在業績持續下滑的情況下,平安銀行已經進行較大規模的減員動作。
平安銀行在今年的半年報中披露,報告期末集團在職員工總數40830人(含派遣人員)。然而,在2023年報中披露的這個數字是43119人,意味著上半年集團整體減員2289人,較上年同期更是減員3276人。
(平安銀行2024年半年報截圖)
(平安銀行2024年半年報截圖)
平安銀行的減員動作效果也是明顯的,上半年平安銀行整體業務及管理費用同比下降9.94%,而淨利潤則實現1.94%的同比增長。
今年7月初的時候,#平安銀行現回遷式裁員傳言#的話題還一度登上熱搜。
不過,對此傳言,平安銀行的回應是“網路上關於我行裁員的訊息不屬實”。後來,在8月份的業績說明會上,董秘又表示“從一開始我們的本意、我們的初衷就沒有什麼裁員計劃的安排”。
高管被查後
又遭處罰
在裁員傳聞之後不久,今年10月又傳出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總裁劉顯峰“失聯”的訊息,這一訊息傳出之後,也有訊息說劉顯峰早在國慶節前就已經失聯,疑似被協助調查,並且平安銀行已將信用卡中心負責人更換。
對外界傳聞,平安銀行也直接回應,劉顯峰因個人原因正接受外部有關單位調查,信用卡中信經營管理工作正常開展,各項業務不受影響。
實際上,據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網站資訊,早在劉顯峰被查之前,2023年12月22日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就連收兩張罰單合計罰款600萬元,一張因委外催收業務管理不到位被罰200萬元,一張因信用卡業務異常交易監管不力罰款400萬元。
(資料來源: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網站)
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吃的這張200萬元的委外催收業務管理不到位的罰單,似乎證實了外界一直關於平安銀行信用卡暴力催收的質疑!
(資料來源:黑貓投訴)
當然,關於平安銀行暴力催收這一點,更多的平安銀行信用卡使用者更有體會。
到前兩天,11月18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網站資訊又顯示,因個人貸款貸後管理不到位,多位平安銀行哈爾濱分行零售貸款部客戶經理以及普惠金融業務部普惠金融部一部團隊長被國家金融監管總局黑龍江監管局處以警告處罰。
(資料來源: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網站)
平安銀行頻繁被開罰單背後,信用卡及個人貸款相關業務手續費收入持續下滑,但是集團整體不良率卻有所上升。
平安銀行半年報顯示,上半年,集團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129.97億、同比下降20.6%。其中,結算手續費收入18.36億、同比下降1%,代理及委託手續費收入29.02億、同比下降40.6%,銀行卡手續費收入64.12億、同比下降23.3%。
(平安銀行半年報截圖)
與此同時,平安銀行的不良率卻在上升。截至2024年6月末,平安銀行不良貸款率1.07%,較上年同期上升0.01個百分點。其中,個人貸款不良率1.42%,這裡面最高的就是信用卡應收賬款,不良率達到2.7%,但較去年底已經有所下降。
(平安銀行半年報截圖)
手續費收入的整體下滑以及不良率的上升,似乎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平安銀行二級市場股價表現弱於工商銀行,平安銀行不良率雖然在上升,但同期工商銀行的不良率卻在下降。
總之,以上資訊從邏輯上還是能夠解釋平安銀行股價的弱勢表現,暴力催收影響的是消費者對平安銀行整體品牌的認可度,而不良率更是衡量銀行風險水平的核心指標。品牌認可度的下降以及風險水平的上升,恐怕是讓投資者望而卻步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