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訊息,當地時間11月18日,美國財政部公佈的資料表明,在2024年9月時,美債的前三大海外債主,即日本、中國和英國,其持有量出現分化情況:日本和中國有減持行為,而英國則進行了增持。
據美國財政部2024年9月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表明,在9月時,日本減持了59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其持倉規模達11233億美元。
中國於9月減持了26億美元美國國債,減持後持有量降至7720億美元。自今年6月第二次加倉之後,這已經是連續第三個月減持美國國債了。
自2022年4月開始,中國作為美國國債海外的第二大債主,其美債持倉始終處於低於1萬億美元的水平,整體上呈現出減持的態勢。
早前,在10月份的時候,中日外長進行過一次電話交流,當時雙方相談甚歡。隨後,11月19日,日本外相巖屋毅公開宣稱,自己想要儘快訪問中國,並且向王毅外長髮出了訪日邀請。在這一系列的互動中,王毅外長還罕見地表達了對日方的讚賞,這無疑釋放出積極訊號,表明要穩定地發展中日關係。
至於日本,情況就更為有趣了。野村證券的最新報告顯示,日本減持美國國債極有可能是在為即將到來的貨幣政策轉變做準備。市場上已經傳得紛紛揚揚,稱日本央行或許要終結持續了數十年的零利率政策,這是相當嚴肅的事情。
近期,華爾街出現了十分顯著的市場動盪情況。就整個美國金融體系而言,美債市場尤其讓人覺得彷彿處於如履薄冰的危險境地。從當前的形勢來看,美債遭到拋售這一現象不但依舊在持續進行著,而且還呈現出進一步擴大的態勢。
早在數天之前,美債價格持續下滑,由此導致美債收益率整體突破了4%。其中,10年期美債收益率正在向4.5%攀升,這一現象表明各期限的美債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情況。
依據最新的收盤資料,當前10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為4.4197%,兩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為4.2844%。
中國和日本都在拋售美債,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誰會來接盤呢?有人認為是英國,也有人覺得是比利時,畢竟這些歐洲國家確實有增持美債的情況。就拿9月份來說,英國增持了208億美元,比利時則增持了416億美元。然而,美國每年新增的國債數額高達2萬億美元,與這個數字相比,這些國家的增持規模實在是太小了,簡直就是九牛一毛、杯水車薪。
那麼,真正的“接盤者”究竟是誰呢?答案是美國自身。美國國債超過70%為美國國內所持有,每年新發行的國債,也有60% - 70%被美國國內的投資者購入。
財聯社11月14日訊,當地時間週三,國際金融協會(IIF)的頂級銀行家們發出警告。他們指出,若領導美國,該國國債將呈現“爆炸式增長”態勢。
國際金融協會是最具影響力的全球性金融業協會,其總部位於華盛頓。該協會的分析師稱,即將就任總統的特朗普已打算在不減支的情況下減稅,如此一來,美國國債在未來10年裡,將會從當前佔GDP約100%的水平上升至135%以上。
隨著特朗普增加支出,並且對海外商品徵收關稅以推高進口商品價格,美國的通脹也有上升的可能。
不久前,美國財政部前經濟學家馬克·索貝爾發出警告,美國若要保持財政政策處於可控狀態,就必須解決自身“龐大的赤字”問題。他指出,若不解決這一問題,美國國債與GDP的比例以及債務償還成本將會上升,而這預示著美國國內經濟和其國際主導地位即將走向崩潰。在這樣的一片警示聲浪之中,美債是否會出現崩盤違約的情況呢?從客觀的角度來說,這種可能性極小。
到目前為止,儘管美國國債崩盤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不能排除它有一天會從逐漸增大的“尾部風險”轉變為代價巨大的“極端風險”,進而威脅到美元作為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的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