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在官網上發了一封致股東信,說了他去世後財產的安排。
巴菲特的絕大部分財產就是他持有的伯克希爾股票,目前市值約1500億美元。
之前巴菲特曾承諾過,到他去世時,會將大部分財產都捐出給慈善事業,他不希望建立家族式的財富帝國,認為子女獲得能讓生活富足的錢就夠了,鉅額財富應該用來促進社會公平。
巴菲特和他的第一任妻子蘇珊都踐行這一理念。2004年蘇珊去世,就給他們的三個孩子各留了1000萬美元,而把30億美元遺產的大頭捐給了慈善基金會。
這些年來,巴菲特每年也都會拿出一部分股票來捐贈,到目前為止大約捐了總財產的一半——現在巴菲特的身家大概是1500億美元,如果這些年他們沒有捐款,那應該有3000億美元以上。
在11月25日的信中,巴菲特認為這些年來自己的三個孩子已經積累了充足的慈善事業經驗,遠遠超過了他和蘇珊當年的預期,他相信孩子們已經有能力安排好鉅額財富的慈善分配。
因此,在他去世後,他將把剩餘財富捐贈給一個新設立的慈善基金會,新基金會的資金使用,必須得到三個子女的一致同意,每人都有一票否決權。巴菲特講這個設計有個好處,比如某個子女收到了資金需求申請,覺得不符合他們的理想用途,但又因為人情世故不好拒絕,就可以說“我的兄弟姐妹是不可能同意的”,讓其他人來背拒絕鍋。
他的三個子女年紀也不小了,分別是71歲、69歲、66歲,由於擔心鉅額財富在孩子們的有生之年也花不完,巴菲特還指定了三個更年輕的潛在受託人(也都是子女們熟悉的人),如果他的子女們將來不能再做決策,則由這些受託人來接替。
以這種安排方式,巴菲特將他幾乎所有的遺產都投入了慈善事業,並由他的孩子們來管理具體的用途。這封信裡有一些寫得還挺漂亮的話,我也摘錄出來跟大夥分享:
“真正的複利魔力往往發生在人生的最後20年。”
“the real action from compounding takes place in the final twenty years of a lifetime.”
——這是巴菲特在總結自己的財富歷程時說的,他出生在1930年美國大蕭條的時代,卻最終創造瞭如此巨大的財富。
“時間最終會戰勝一切,但它有時會反覆無常——可以說是不公甚至殘酷——既可能在出生時終結生命,也可能在一個世紀後才造訪。到目前為止,我非常幸運,但不久之後,它也會找到我。”
“Father time always wins. But he can be fickle – indeed unfair and even cruel – sometimes ending life at birth or soon thereafter while, at other times, waiting a century or so before paying a visit. To date, I’ve been very lucky, but, before long, he will get around to me.”
——這段是巴菲特對於時間、生命和世事無常的感觸,他曾經認為蘇珊會是他們兩人中更長壽的,並在他過世後來安排財富如何使用,但如今事與願違。
“極其富有的父母應該留給孩子足夠的財富,讓他們能夠做任何事情,但不要多到讓他們無所事事。”
“Hugely wealthy parents should leave their children enough so they can do anything but not enough that they can do nothing.”
——這段是巴菲特談到他和妻子對於遺產繼承的思考時寫的。
“幾代人之後,誰又能預見那些繼承者是否具備足夠的決斷、智慧和忠誠來處理財富分配?
“Who can foresee the priorities, intelligence and fidelity of successive generations to deal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extraordinary wealth amid what may be a far different philanthropic landscape?”
——這段是巴菲特解釋他為什麼沒有把財富留給再下一代子孫,也是他對財富帝國傳承不信任的原因。
2024年11月28日估值:
股債利差估值分位6.6%,股票相對債券吸引力更高;
A股PE分位55.5%,PB分位11.6%,估值處於中等偏低區間;
A股距離近15年的最低估值,大約還需跌27.8%,距近15年的中位估值位置,還需漲10.0%。
↓ 久聰基金投顧組合,輕鬆實現資產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