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風,編輯:小市妹
當前,在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下,高質量發展正成為銀行業的主旋律。此前畢馬威中國發布的《2024年中國銀行業調查報告》指出,銀行業傳統盈利模式已經受到諸多挑戰,特別是淨息差收窄促使銀行從規模導向轉向價值創造。
銀行業該如何主動適應市場變化?
興業銀行近日釋出的三季度業績報告一定程度上為我們作出解答。報告期內,該行實現營業收入1642.17億,同比增長1.81%;其中,利息淨收入同比增長2.39%至1115.87億,撥備前利潤同比增長3.74%至1189.13億。面臨經濟增速換擋、產業結構調整、資產價格下跌等因素影響,興業銀行透過持續提升戰略執行、客戶服務、投資交易、全面風控、管理推動“五大核心能力”,一體推進“五大新賽道”經營戰略與“五篇大文章”融合發展,向我們展示出一條穿越週期的“價值銀行”之路。
以科技金融為例,興業銀行將科技金融作為綠色銀行、財富銀行、投資銀行之外“第四張名片”來打造,以更好服務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和發展。前三季度,該行科技金融貸款較年初增長14.74%,明顯高於整體貸款增速,佔當期貸款(不含票據)新增額近50%,有效應對銀行業信貸增速放緩的整體趨勢。
【股份行領先者】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視窗期,科技創新扮演著關鍵角色。去年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將科技金融列至“五篇大文章”首位,對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科技強國的意義重大。
對於銀行業而言,一方面,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其在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迴圈以及經濟高質量發展上責任重大;另一方面,聚焦科技金融也是商業銀行實現自身業務轉型和擴充套件增量空間的有效舉措。
近年來,諸多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持續加大科技金融領域的投入。據官方資料統計,過去5年,我國科技型企業貸款的年均增速是20%,是貸款平均增速的近2倍。
據市值觀察統計,在科技金融貸款投放規模上,頭部大行仍是主力。2024年上半年在已披露資料的大行中,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分別為2.1萬億、1.8萬億和1.71萬億。
而在股份制銀行中,興業銀行處於領先地位。今年上半年,該行科技金融貸款餘額9035.15億,不良率保持較低水平。
興業銀行之所以能在競爭激烈的科技金融賽道脫穎而出,離不開其長期的佈局。成立之初,該行就將科技興行作為辦行方略並一以貫之。2022年,該行將“科創金融”列入重點佈局的“五大新賽道”之一,並逐步拓展至科技金融領域,為做好“五篇大文章”奠定了先發優勢、堅實基礎。
今年以來,興業銀行進一步最佳化科技金融組織體系,在建立生態夥伴、專業研究、產品服務、風險策略、考核評價、科技支援“六專”管理體系的基礎上,形成了“1+19+150”的總分支、前中後臺協同體系,即總行牽頭,19家重點分行科技金融中心,150家科技特色支行及專營團隊的隊伍體系為科技金融主陣地。
目前,興業銀行已為首批50家科技支行授牌,進一步推動科技金融高標準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據瞭解,興業銀行將更多地在高新技術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園區佈設支行,並持續加強科技支行隊伍建設,增強科技屬性,為科技企業提供專業化服務,深度融入園區場景。
立足科技支行,興業銀行將不斷圍繞產業鏈精耕細作,加快科技金融生態圈體系框架建設,持續探索可複製、高效優質的創新服務模式,幫助科技企業解決痛點難題、創造更大價值,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不斷探索新路子。
【場景生態體系不斷完善】
產品研發燒錢、耗時,缺少抵質押物融資難......許多科創企業負責人都面臨著同樣的難題。不僅如此,科技企業作為我國科技創新的中堅力量,在成長乃至上市歷程中的各個環節中都有著巨大的資金需求。
如何根據企業的生命週期提供差異化金融服務,實現金融活水“精準滴灌”,是每家商業銀行都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興業銀行面向科技企業提供的“商行+投行”“金融+非金融”綜合產品服務體系提供了樣本。該行透過持續構建科技金融的場景生態體系,以“政策鏈、創新鏈、資本鏈、產業鏈、人才鏈”為核心,將金融服務融入各類生態場景,為科創企業提供“金融+非金融”的全方位服務保駕護航。
在金融服務方面,該行發揮集團多牌照優勢,打造了“1+4+N”科技金融產品體系,涵蓋了科創票據、研發貸、高科技人才創業貸款、銀團貸款、併購融資、資產證券化、員工持股、戰略配售、IPO綜合服務等多種面向科技企業潛在融資場景的產品,可為科技企業提供從賬戶開立到代髮結算、融資融智等全鏈條,以及貫通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的綜合金融服務。
如今已經成為國內領先電力物聯網領域科技型企業的福建中電合創電力科技公司即是一個典型案例。
興業銀行福州分行將“科技貸”產品與“技術流”評價體系相結合,為中電合創提供數千萬元流動資金貸款,透過從發明專利、科研團隊、技術優勢等15個維度對企業的科技創新實力“精準畫像”,有效解決企業無法提供足值抵押物的難題,為企業擴大經營規模提供資金保障;同時,在企業發展的關鍵時期,為企業量身定製“科創貸款+科創走廊基金+專利權質押貸款”的個性化綜合貼息服務方案,助力企業節約大量的資金成本。
據瞭解,截至9月末,興業銀行“技術流”授信評價體系已迭代至5.0版本,實際投放信貸資金9000多億元,有力支援了科技型企業的發展。同時,隨著中電合創上市計劃的啟動,該行福州分行還將積極為企業與券商、會計師事務所等相關機構牽線搭橋,並計劃運用股權直投、投貸聯動貸款等工具為企業進一步提供融資支援。
而在非金融服務方面,興業銀行為科創企業和合作機構提供了涵蓋運管系統、研究諮詢、產業撮合等多方面的“跨界”服務。比如,依託集團成員興業研究公司,建立“行業專家庫”,強化“區域+行業”研究,為政府科技主管部門、高新園區、科創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充當智庫,做到既融資,又融“智”,深化產學研成果轉化。
此外,興業銀行還創新推出了“金融特派員+科技特派員”的科技金融服務模式,讓金融特派員去政府做金融顧問、給企業做財務顧問,以“聯絡員”“宣傳員”“參謀員”的角色,提供金融服務的可得性、便捷性、專業性,進一步深入服務科技企業。
不斷完善的場景生態建設推動了興業銀行科技企業綜合服務的增量擴面。截至今年9月末,興業銀行的科技金融客戶FPA餘額較年初增長18.15%至1.74萬億元,對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的服務覆蓋率分別為68%、65%、43%。
【“數字興業”持續賦能】
當前,資料已經成為土地、勞動力、資本和技術之外的第五大關鍵生產要素,社會也由此進入數字經濟時代。黨中央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為金融機構服務數字經濟作出指引。推動數字化轉型,成為商業銀行把握時代脈搏,發展差異化競爭優勢的重要路線。
在此背景下,近年來,興業銀行持續加大科技資源投入、推進科技人才萬人計劃,年科技投入超80億元,科技人才近8000人。成立金融科技研究院,積極運用新技術,探索數字金融服務,以數字金融賦能科技企業、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隨著興業銀行“1+5+N”數字興業體系的建立,該行依託興業普惠、興業管家、興業生活、錢大掌櫃、銀銀平臺五大線上平臺不斷完善科創企業的專屬定製化服務方案。
例如,興業銀行推出的興速貸、科創雲貸等特色線上融資產品,讓企業足不出戶便可以線上申請融資,大幅節約企業“腳底”成本。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該行對於納入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重點分行所屬省份升級“專精特新”名單的企業,除嚴重產能過剩行業、授信政策禁止介入等特定型別外,直接給予線上融資業務准入,並依託內外部場景有效資料來源進行交叉驗證,有效提升風控模型審批有效性和準確性,推動企業高效率融資。
此外,興業銀行自主研發的“園區生態服務平臺”,聚焦科技企業聚集的園區,面向園區運營、企業服務、產業招商等領域提供數字化賦能,截至9月末,已在全國640個園區上線使用,助力搭建科技企業成長髮展的“雨林生態”。
【結語】
在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下,如何摒棄“規模情結”,尋求差異化、高質量發展值得更多銀行思考。科技金融是銀行業務轉型,服務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方向,也成為銀行業競逐的新賽道。興業銀行已提前佈局,搶佔先機,未來可期!
免責宣告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資訊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採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