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西部君
南北差距,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討論。
對此,有一種很有意思的說法:北方與南方的差距,實際就是黃河與長江的差距。
可作為佐證的是,在如今的GDP十強城市中,黃河流域城市掛零,而長江流域城市佔了七個。
由這一點來看,縮小南北差距,最關鍵的一點,還是要看頭部城市的作為。
就在最近,兩座北方大省省會城市的舉動,為南北差距的走向,帶來了新的想象空間:
濟南市代表團赴鄭州,學習考察鄭州市在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全面深化兩市合作,推進區域協同發展。
濟南與鄭州,為何要“聯手”?這一步,又意味著什麼?
01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濟南與鄭州,並不算是一組太有CP感的城市。
兩座城市的距離,超過400公里。甚至,在去年濟鄭高鐵開通前,這兩個北方經濟大省的省會城市,竟然一直無高鐵直通。
此外,它們所代表的山東、河南,在省情上的差異也頗大。
可以說,拋開“山河四省”話題,這兩座城市“同框”的機會,其實並不是太多。
當然,兩座城市的相同點,也有不少。
比如,經濟總量差距不大,跨入萬億俱樂部的時間也比較接近。不僅都是經濟大省省會,而且在首位度上都算是“弱省會”,都面臨著如何打造“強省會”的挑戰。
而真正推動兩城加速“聯手”的一個外部契機,還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重大戰略。
因為在該戰略中,鄭州和濟南都被明確為沿黃區域核心城市,共同承擔著引領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重任。
該戰略提出後,兩城“抱團”發展的意識明顯更強,一些合作行動也開始多起來。
標誌之一就是,上半年釋出的《鄭州市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在今年“頭號任務”科技創新方面,明確提出,鄭州要強化與濟南、青島、洛陽聯動,提升創新策源能力,爭創以鄭濟青洛為核心的魯豫國家區域科創中心。
此外,此前經歷7年“博弈”遲遲難以推進的濟鄭高鐵專案突然加速,於2023年底正式開通執行,將兩座城市帶入“高鐵圈”,時空距離縮小至一個半小時左右。
緊接著,今年7月,日蘭高鐵全線開通運營。濟南和鄭州這兩個毗鄰的省會城市之間,高鐵客運通道增至4條。
這次兩城也簽署備忘錄,明確將在濟鄭都市圈“雙圈”互動、功能區(新區)創新合作、產業發展協作聯動、科技交流創新、對外開放合作共享、文旅深入合作等方面進一步深化合作。
02
在區域經濟領域,有一個很流行的說法:優秀的城市總是成雙成對出現。比如,國內有多組非常有代表性的“雙子星”城市。
這種現象不是偶然的。其所蘊含的現實規律就是:
一方面,有“雙子星”城市的區域,不至於形成“一城獨大”的格局,城市發展更有憂患意識,從而在相互競爭中形成你追我趕的局面,不太容易“自滿”和自我封閉。
這方面,在廣州與深圳,重慶與成都等“雙子星”身上,都有跡可循。
另一方面,通常而言,稱得上是“雙子星”的城市,預設的一個前提就是兩座城市發展能級都較高、體量都較大,那麼相較於單核城市的區域,它也就意味著能夠聚集更多的人口、產業、政策等發展要素和資源。
這方面,像長三角、大灣區之所以成為一流的城市群,也就在於它有一批能打的頭部城市,乃至多組“雙子星”城市。
相對來說,放眼黃河流域,之所以未能發育出綜合實力非常靠前的頭部城市,一個重要的顯性表徵也就是,沒有真正的“雙子星”城市。
如黃河流域三大核心城市——西安、鄭州和濟南,都是比較分散的存在。
這種情況下,距離最近的鄭州和濟南,若能抱團發展,崛起為黃河流域的“雙子星”,自然也就利於創造更多共贏發展的機會,也有助於整體提升“山河”兩省的資源聚集能力和政策爭取上的話語權。
事實上,山東和河南兩省在合作發展上早就丟擲了橄欖枝。
2023年8月,山東和河南兩省簽署《關於加強交通互聯互通 服務支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合作協議》,明確:
要充分發揮山東作為黃河流域唯一出海口省份和河南鄭州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全國鐵路樞紐的引領作用,共建沿黃陸海大通道,以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山東半島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協同發展。
對濟南和鄭州兩座城市而言,相互“聯手”的空間也比較大。如有分析就指出:
鄭州有國際陸港,濟南也正在打造國際陸港;鄭州有中原醫學科學城,濟南有國際醫學中心;鄭州有中原科技城,濟南有齊魯科創大走廊、中國科學院濟南科創城;鄭州有黃河灘地公園,濟南起步區也有黃河公園;鄭州有智慧感測谷,濟南也有各類高科技產業園區平臺。
也就是說,兩座城市之間,確實有不少的“共同語言”。
03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跨區域的城市抱團行動,還不少。
如南京與合肥共同簽署《寧合“雙城記”產業對接合作協議》,明確將建立常態化會商機制,在產業政策、市場需求、技術合作等領域實現更高效的溝通與協調。
青島與深圳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明確將打造全新的跨區域合作模式,放大雙方資源稟賦比較優勢,共同探索資源要素在兩地合理流動、最佳化配置的路徑,在16個重點領域先行先試開展合作。
重慶、成都則召開了雙核聯動聯建會議第三次會議。
這些合作有一個重要現實因素,那就在當前“反內卷”、構建“雙迴圈”的大背景下,城市之間更需要由單打獨鬥走向抱團、破圈發展。這有利於拓寬發展空間,創造更多的增量發展資源。
這一點,濟南和鄭州可以說尤其具有代表性。
這兩座城市,作為常住人口僅次於廣東的人口第二、第三大省,以及經濟總量居全國第三、第六的經濟大省的省會城市,能夠破除合作上的壁壘,帶頭推動兩省合作發展,理論上也有助於山東、河南這兩個經濟、人口大省實現市場空間和腹地空間的共享,從而提升發展效率和人口、產業的承載力。
這種必要性,有一個指標很有參考意義:2023年,河南、山東常住人口縮水規模居全國前二,合計近100萬。
此外,跨區域抱團、聯手,也是協力向上謀求更多政策傾斜的重要路徑。
今年初,河南與山東聯合釋出《魯豫毗鄰地區合作發展實施方案》,強調“爭創魯豫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共同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區域創新中心。加強山東半島、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協同聯動,打造黃河中下游協同創新共同體。”
在很大程度上說,“山河”兩省進一步彌補充創新、教育等方面的高階要素,主要任務就是落在了濟南、鄭州的肩上。
從更大範圍來看,這兩座城市的表現,也事關南北差距的未來走向。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中有一句話,不容忽視: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強化全流域協同合作、縮小南北方發展差距、促進民生改善的戰略需要。
這樣的重任面前,目前在經濟總量上位列北方第四、第五的鄭州與濟南,自然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