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前衝上3500還有哪些攔路虎?前兩天行情漲的時候,身邊的朋友沒一個能找到利空的。結果今天行情一震盪,他們把各種利空都找出來了。
一,請冷靜一下
身邊的朋友找到的利空,主要有下面4點。
1.外資即將迎來聖誕節,其策略會趨於保守,這會導致資金流出可能加劇;
2.私募基金今年已經獲得了大幅超額收益,在年底沒有特別刺激時,做多動力不強;
3.上市公司一般在年底有做賬的硬性要求,尤其是那些面臨年報壓力的企業,資金可能被要求留在賬上以便於做漂亮的季報。
根據2022年12月的資料顯示,超過60%的A股公司出現了季度資金流動緊張的現象。
4.最近幾次中期借貸便利(MLF)的到期,每次大概都為10000億元人民幣,其中一次僅續作了9000億元,這意味著:上面或許認為目前市場流動性過於充裕。
二,家家都有如意算盤
但事實上,股市會漲絕不是多頭沒看到這些利空,而是資金面上的推力是巨大,由不得你不前進。
昨天,別看股市不錯,債市更是爆了,這兩年來,國債etf之類的債券收益率太誇張了,5年期的基本上都5個點+了,這種過高的收益率明年可能得進一步修正。
這意味著:
1.債基會有很大的回撥風險;
2.權益類市場(股市)或許會得到更多的增量資金。
所以說,股市裡沒傻子,前幾天還在鋪天蓋地的說指數陰謀,將小市值炒高變成大市值,擠進樣板指數,然後讓ETF基金接盤。實際買ETF的也不傻,畢竟債券的漲幅是有限的,鉅額的炒債資金,日後一定還會再進股市,接ETF的盤。
家家自有自己的如意算盤,但A股歷史證明了,如意算盤打的再好,機構不配合也是枉然。
三,擊鼓傳花的盡頭
股市裡的擊鼓傳花,作為專業機構心裡非常清楚,所以他們到一定階段必然放棄,誰手頭的股票進入了機構放棄的階段,那才是最大的風險。
更要命的是,機構的動作和散戶、投機資金的交易又是混在一起的,非常難區分,所以上攻之後的機構突然,往往殺傷力最大。
雖然大家都知道,機構投資者的「交易行為」與散戶是完全不同的。
但問題是,多數人根本看不出這種不同,那怎麼辦?
其實,早就有這樣的大資料統計工具了。
簡單說就是:先把所有的「交易行為」資料先儲存下來,經過長期的積累後,再透過大資料模型計算,我們就可以看到不同的「交易行為」特徵了,這太重要了,大家看下面的資料:
很多股票再股價尚未表現出上漲或者下跌時,用系統去觀察「機構交易特徵」,橙色的「機構庫存」資料已經體現出了交易的態度。對此,我下面放兩張圖,大家一對比就清楚。
左圖:創新高的那波上漲中,橙色「機構庫存」資料已經消失,說明機構在上漲中已經放棄了。
右圖:同樣創新高的上漲,橙色「機構庫存」資料持續不斷,說明機構一直在積極參與。
在股價沒有大漲大跌之前,誰都不知道後面股價會發生什麼變化,甚至兩個股票走勢差不多,但結果卻天差地別。歸根到底,還是機構的態度不同,結果就有的成悲劇,有的成喜劇。
四,聊聊跨年行情
注意風險,也是為了更好的做好跨年行情,而不是跨年行情沒有了。
歷史上,逢九逢十,和逢三逢四年份,股市容易出現轉折點,一方面遇到危機或衰退,豪賭科技和泡沫,都會主動刺激經濟,力圖找到新的增長動力。比1999-2000,2009-2010,2019-2020,1993,2013,2023。 夾在中間的逢一逢二年份,都是向下探底,不好搞投資。比如2001-2002,2011-2012,這一次2021-2022。 逢五逢六都是牛市,危機後復甦。歷史上95-96,05-06,15-16,全球都走牛。 逢七逢八登頂,經濟和股市都見頂,泡沫很快破裂。87-88,97-98,07-08,17-18,都這樣,下一次是27-28年。 ECM大週期也是如此記載的。這一輪我比較早注意到股市轉折點,就是看到了去年的AI大泡沫,剛好是逢三。至少我們從港股上,看到領先A股1年,走出人民幣資產慢牛。
好了,本篇就到這了,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謝謝點贊。
宣告
以上相關資訊是本人在網路收集,希望大家喜歡!
部分資料、資訊,如有侵權,請聯絡本人刪除。
本人不推薦任何個股與操作。所有以本人名義涉及投資利益關係的,都是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