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墨
這篇文章談點什麼呢?思來想去,那就預測未來一些城市的樓市走勢吧。
希望能幫到你。
01、房價“陰跌”或許就是未來一些城市的樓市很難逃避的問題
其實說白了,這些城市指的就是三四線城市。
長期以來,我發現在談到房價或者樓市問題,絕大多數人都漏掉了一點:城市硬實力。
什麼是“城市硬實力”,其實經濟水平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在這個時候很多人又犯了一個錯誤,把GDP當成判斷經濟水平的唯一標準,這是錯的,因為它有非常突出的問題。
相比較之下,我更贊同這個觀點:由央行統計出的資金總量更加純粹,它更能反映出一個城市的綜合實力。
為什麼要重點提到這個呢?因為下面的其它原因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它的影響。
尤其是在城鎮化放緩的環境下,新生兒數量更加重要。
注意看下面這張圖,對比非常明顯,從2000年-2020年的二十年裡,一二線城市人口都在大規模流入,年均增速最慢也有1.5%,我大概算了一下,換算成人口也有315萬人。
從2021年開始,情況明顯變了,就算是二線城市的人口增速最快,但也有0.5%,也就是區區9萬人。
這個時候就產生了一個疑惑:如果說人口流動越少,是不是說以後哪些城市人口增加,哪些城市人口減少,新生兒數量就會越來越重要呢?甚至還會變成決定性因素之一呢?
我覺得很有可能,所以說房價“陰跌”或許就是未來三四線城市很難逃避的問題。
什麼是“陰跌”,你知道嗎?
不僅僅是房價緩跌,而且必須要加上一個前提:房子失去了投資價值,只能自己住。
你仔細聽聽原因,還是從2000年開始計算,截止到2015年底,這十五年的新生兒數量基本上是同一水平,最低是1585萬人,最高是1771萬人,一高一低也就差了186萬人,可是到了2016年就立馬變了。
那一年,新生兒數量達到了近二十年的巔峰1867萬,然而此後一路下滑,2023年就只有902萬,已經砍半了。
你能明白什麼意思嗎?
一是過去三四線城市人口長期外流,而近些年新生兒數量又在減少,二是三四線城市也建造了大量的住宅。
如果這個環境背景沒錯,那未來有可能就會有價無市,房價自然就會“陰跌”。
當然了,大城市的一些區域也會房價“陰跌”,雖然他們的人口數量大於三四線城市,但是人口也不是平均分佈,肯定是有的區域人口多,有的區域人口少,所以未來很難逃避這個問題,其實簡單理解,這也是“供大於求”的一種體現。
02、未來的樓市或出現一個新轉折
注意上面提到的一句話,如果房子失去了投資價值,那房價就可能“陰跌”。
出現這個情況太正常了,一是房價已經偏高,二是供給又大於需求,三是人口增速放緩,四是經濟結構需要轉型等等,所以未來的樓市大機率會出現一個轉折:促使大部分城市,尤其是地級市房價繼續下跌的唯一因素可能就是房產稅。
說個前提,本篇文章僅供討論,不帶有任何指向性言論,不要曲解。
供大於求就說明了一點,註定有一批房子賣不出,租不掉,之前就有人統計過資料,達到41.5%的城鎮家庭擁有多套房。
如果沒有房貸壓力,房子握在手上就行,反正賣不賣都是一個樣,可是依然有房貸且徵收房產稅,那情況可就完全不同了。
2024年10月三線城市房價的中位數是9647元/平,咱們假定貸款六成購買一套面積110平的房子,利率算3.1%,那麼一年就要支付房貸32616元,如果同時還要交房產稅,稅率算1.2%,也就是12734元,算下來總和就是45350元。
你覺得少嗎?其實真不少了,平均到一個月就是小4000塊,這個成本太大了。
所以關鍵就是民眾能不能意識到這點,只要房子失去了投資價值,手上握了再多的房子也就沒有太大意義了,倒不如賣掉。
如果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那麼未來的樓市轉折就得等到出臺房產稅的那天,如果大家都意識到了,那時間自然會提前,那不論時間有多久,房價大機率都會“陰跌”,甚至直接公開下跌。
不過還得強調一點。未來樓市的整體走勢還是穩定,但是會有上下波動。
這也就是為什麼會說房價下跌,而不是暴跌,這點至關重要,千萬不要搞混了,我們要相信國家,未來的樓市肯定會健康穩定發展。
對此,你怎麼看呢?
歡迎友善討論、點贊、討論、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