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是全國的白酒產業高地,白酒也是宜賓的“一號產業”。2023年,宜賓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營收突破1800億元,利潤突破400億元。其中,2023年營收833億元,淨利潤302億元。全國白酒四分之一的營收,和六分之一的利潤,都來自宜賓。2023年,宜賓市財政收入314億,在20個市州中位列全省第二。
如今,四川宜賓普通老百姓關注的明星企業,已不再只是養育了大半個宜賓的五糧液,而是寧德時代,是英發睿能、高景太陽能、和光同程、橫店東磁這些光伏企業……
今年9月,世界動力電池大會在宜賓舉行。所以,就連當地的網約車司機聊起來都不無自豪地向趕碳號介紹:“這幾年宜賓政府招商引資力度很大,會展中心我們就有三座,現在的宜賓是一座新能源之都。”
至於宜賓有哪些優勢,人們也很清楚。除了宜賓優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營商環境,地方政府開放積極的態度,宜賓還有一個大殺器,那就是足夠便宜的電費。
矽片第二軍團的領頭羊——高景太陽能,得以迅速發展,同樣也離不開當地便宜的電費。高景太陽能在宜賓一直保持較高的開工率,光伏限產,也限不住不宜賓高景飛奔的腳步。
01 矽片環節自律限產,高景不受影響?
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矽業分會2024年11月28日訊息:
“本週兩家一線企業開工率分別維持在45%和50%,一體化企業開工率維持在50%-60%之間,其餘企業開工率提升至40%-90%之間。
地方政府透過統計用電負荷等方式,力保當地支柱產業正常運轉,使得目前矽片企業開工率有明顯反彈跡象。”
僅從40%-90%的開工率分佈看,矽片限產的事情,基本上沒有落地。有些企業置中國光伏行業的限產自律倡議於不顧。
矽業分會明確披露,參與價格統計的矽片企業一共有12家,且都不是小公司,在市場中有一定分量。
我們都知道,上面提到的兩家一線企業,是矽片雙龍頭中環和隆基,一體化企業則是指晶科、晶澳、天合等。
那麼,在其餘企業中,誰家的開工率在40%,誰的開工率又高達90%呢?這家開工率90%的企業,有沒有執行行業協會組織的限產倡議呢?
種種跡象顯示,維持矽片高開工率的企業中,包括了高景太陽能。當然,趕碳號也不能百分百地確信,開工率90%的企業就是高景太陽能,而不是其他企業。不過,高景的開工率,即便沒有達到90%,也肯定保持在行業平均值之上。
趕碳號這樣推測的依據有兩個:
(1)第三方資料統計。
下面這張圖是InfoLink的預測資料。這估計與最終實際情況有差異,但是基本方向不會相差太遠。從下圖也可以看出來,高景太陽能是所有矽片企業中開工率最高的一家。
(2)光伏專業人士特別是矽片同行的吐槽。
今年8月27日,隆基綠能和TCL中環同時宣佈矽片漲價,旨在從矽片環節推動行業擺脫低價內卷困境。
雖然兩家龍頭企業擁有整個市場近一半的矽片產能,但是兩家企業的聯合限產、限價行動,並沒有辦法完全影響到矽片價格走勢。矽片產能嚴重過剩,庫存高企,市場中的新老玩家們還有不少。
於是,早在今年9月下旬,中環、隆基兩大龍頭企業邀請了雙良、高景、美科3家企業聯合起來討論如何限產、限價。這五家矽片企業,後來也被行業戲稱為“矽片歐佩克5”。
當時,龍頭光伏企業們還有一個共同的行動,那就是相聚央視《對話》,錄製主題為“2024光伏的信心”特別節目。
這是矽片企業積極開展的一次行業自律舉措。半個多月以後的10月14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在上海組織了第一次行業自律內部研討會。
可惜的是,矽片企業們雖然行動很早,但是約束力不夠。據知情人士向趕碳號透露,上述企業在達成協議後沒多久,就發現美科並沒有完全遵守限價的約定,高景太陽能也沒有履行限產的約定。
後來,矽片企業們又開了幾次會,但是從矽業分會統計的資料看,矽片限產的事情未能達到統一意見。
02同一個四川,電價相差一倍?
2024年11月28日,矽業協會在周評中提到:“地方政府透過統計用電負荷等方式,力保當地支柱產業正常運轉,使得目前矽片企業開工率有明顯反彈跡象。”
仔細品一下,這是什麼意思呢?這至少說明,矽片開工率反彈,有來自地方政府因素的影響。
這也說明,可能是地方政府在保護矽片企業的高開工率。保開工率,當然就意味著保就業,保民生。
若是地方政府“透過統計用電負荷等方式,力保當地支柱產業正常運轉”,似乎把“力保”改成“督促”在表述上更為合適:政府不願意企業停產,因為光伏是很多地方的支柱產業。
其實,在此之前,趕碳號不止一次聽到企業反饋:行業進入全面虧現金階段,生產得越多虧得就越多。企業站在自身財務角度,即使想要停產,或者是降低開工率時,來自地方政府的阻力很大。當然,地方政府也會同步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幫困力度。
地方政府對光伏企業扶持,最直接的就是給錢,直接發放補貼或者透過電價的形式給予補貼。因此,光伏製造企業的競爭力,在當下往往並不是技術水平或者先進工藝,而是電價。
在一分一釐扣利潤的時候,電費變得越來越重要。高景的優勢也就體現出來了。趕碳號透過多個渠道證實,高景在宜賓的電費只有0.28元/度,全行業最低!
這一資訊在相關媒體報道中也得到了佐證。今年7月23日,第一財經發表題為《宜賓,從邊緣城市到“金邊銀角”》的文章。該文提到,“經濟賬是企業落戶要算的第一筆賬。比宜賓更早引進動力電池的常州溧陽,其做好產業鏈配套的招商思路與宜賓一致,不過就建廠後期運營成本而言,顯然宜賓的電價更加誘人——寧德時代溧陽工廠的電價是每度0.6元,比宜賓高了近一倍。”以此來推測,寧德時代在宜賓到的電價,每度只有0.3元!
所以,四川宜賓的寧德時代工廠,目前是寧德時代最大的生產基地。寧德時代在宜賓的簽約專案已達六期,加上與時代吉利合作的動力電池專案,寧德時代在宜賓的總投資達到400億元,佔地3450畝。全部建成後,預計將新增108GWh的產能,成為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生產基地之一。
我們在討論宜賓電費的時候,還應考慮到枯水期和豐水期的差異。
據瞭解,以水電為主的四川樂山為例,在豐水期的電費在0.36元/度,而現在枯水期的電費一0.6元/度。正是這個原因,通威股份在豐水期超產,在枯水期調降開工率,消化前期的大量庫存。
但是,對高景來說,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現在光伏行業產能過剩,企業經營困難,高景太陽能完全有關停專案、降低開工率的理由。但是,如果電費足夠便宜,那企業就沒有停產或者降低開工率的動力了——在市場上賺不到的錢,可以賺電費的差價。
我們可以簡單算一筆賬。
工信部《光伏製造行業規範條件(2024年本)》要求,“現有多晶矽片專案平均綜合電耗小於25萬千瓦時/百萬片,新建和改擴建專案小於20萬千瓦時/百萬片;現有單晶矽片專案平均綜合電耗小於10萬千瓦時/百萬片,新建和改擴建專案小於8萬千瓦時/百萬片。”
那麼,矽片10萬千瓦時/百萬片,應當是行業平均水平或在平均水平以上。一片矽片大約使用0.1度電。一度電若是便宜3毛錢,那麼一片矽片的成本就可以便宜3分錢。以矽業分會11月28日的報價來看,這3分錢,就佔到矽片銷售單價的2.58%。
這對於一分一釐摳利潤的矽片行業來說,不啻為一筆鉅款!
0.28元的電費,高景太陽能在宜賓之外的其他地方,其實也是享受不到的。
高景太陽能曾有上市計劃(現在已經終止)。公司招股說明書顯示,2021年、2022年的電力採購均價分別是0.38元、0.39元。當時高景的產能是在珠海和青海,宜賓基地正在籌建。
趕碳號掌握的資訊顯示,另外一家光伏企業和光同程,在宜賓的電價為0.41元/度,而不是之前傳聞的0.35元/度。這個電價,也算相當便宜了。
難怪有四川的光伏同行感慨,同一個四川,樂山的電費是0.6元/度,到了宜賓就成了0.28元/度。
宜賓政府大力支援高景,從邏輯上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一,高景太陽能作為矽片黑馬,確實是優秀企業、優質企業。
高景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年產50GW單晶矽棒及30GW單晶矽片生產專案。專案一期從簽約到投產實現了75天的“高新速度”,該企業僅用一年多的時間便在2023年成為宜賓“雙百億”企業(產值108億元,營業收入超百億元)。
第二,光伏行業前景看好,高景太陽能所處的矽片行業的困難,只是暫時的,公司“產銷兩旺”。高景太陽能成本控制能力出眾,生產運營能力極強。目前,其國內市場的庫存佔比很低,海外市場沒有任何庫存。
此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任何地方政府都不會容忍千方百計招商引資進來的專案黃了。這有面子的問題,更有裡子的問題。
後 記
上週五,趕碳號釋出了一篇新特能源靠自備電廠和其它矽料企業卷電價的事。大西北的煤外運成本高,類似特變電工、其亞集團、東方希望就建了自備電廠,給自家多晶矽或電解鋁產能供電。
和這種自建煤電卷電價的行為,可能有違行業能耗新規以外,那麼像高景太陽能這種透過電價補貼來卷矽片的情況就更加讓人無法接受了。
這類行動給行業正倡導的限產、限價肯定帶來了阻力,也成為光伏洗牌的非市場化的變數因素。
最近,趕碳號看到一份內部檔案。該檔案明確規定:
各地在招商引資時“不得違反國家價格政策,出臺優惠電價批許可權或降低審批要求水價等政策,不得違規進行電價、水價等補貼”。
如果這份檔案是真實的,且能得到切實落地執行的話,那麼,類似優惠電價補貼企業卷光伏的情況,可能就持續不了多長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