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作為2023年的逆市強勢股,進入2024年之後下跌得非常兇悍,當然這也實屬正常,應該算是一種必然會發生結果。早在去年,我就曾斷言過無論是成長性、還是股權回報率,同仁堂都撐不起這麼高的估值(2023年一度達到了65倍PE),均值迴歸是遲早會出現的事情。
不過任何一次均值迴歸,都需要有誘因來引發,導致本次股價的坍塌,最直接的導火索應源自於四季度業績的不及預期。根據公司披露的業績預告,預計同仁堂2023年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15.68億元到16.68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長10%到17%;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為15.39億元到16.39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長10%到17.2%。
由於2023年前三季度,同仁堂即實現了營業收入137.21億、淨利潤13.91億、扣非淨利潤13.78億,分別同比增長了25.88%、38.67%、39.22%,所以這份業績預告相當於告訴我們,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僅實現了淨利潤1.77-2.77億元、扣非淨利潤1.61-2.61億,相對於2022年同期分別-58.16%至-34.52%、-60.64%至-36.19%,稱之為業績變臉不為過。儘管這份業績預告直到2024年1月底才正式披露,但是很明顯股市中先知先覺的資金應該早就能嗅到了氣味的變化,出現搶跑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那麼四季度為什麼會突然出現業績變臉呢?雖然業績預告並未對此進行說明,但是明眼人都應該能看得出,事物不是線性發展的,過高的增長預期遲早會被落空。正如我在之前關於同仁堂的分析文章中所說過的——作為一隻老字號中藥股,同仁堂的優點和缺點都非常之突出,它或許是一家能夠一直穩健經營的常青樹式的企業,但是原材料短板、中成藥市場本身的瓶頸問題始終會對公司的增長前進形成較大的制約,並不宜寄予過高的預期。
說白了你可以將它看作價值股,但不適宜將其當做成長股,2023年以持續高增長的預期對其進行出價明顯是不切實際的。事實上,公司前三季度的高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產能與需求變化、商業板塊復甦、營業渠道改革所致,而這些因素更多展現出的是一種週期性,而非持續性效果。顯然,同仁堂依然還是那家非常成熟的老字號企業,既然過去十年的複合增速只有9.6%,那麼未來大機率不會比這個數字增長的更快。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