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攜手,這家公司雖累計虧損超百億,但卻成了“風口上的豬”。目前,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又有了新動態。
近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賽力斯”)釋出公告稱,公司擬發行股份購買龍盛新能源100%股權的申請已被上交所受理稽核。
據最新披露的《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報告書(草案)(申報稿)》,賽力斯擬以66.39元/股向重慶產業母基金、兩江投資集團、兩江產業集團發行約1.23億股股份、總價約81.64億元收購三家企業所持有的龍盛新能源100%股權,發行股份數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7.53%。
連虧三年的賽力斯今年業績大翻身,有望轉虧為盈,今年以來在收購上也動作頻頻,收購賽力斯汽車、從華為手中收購問界的相關版權......
此次併購,賽力斯從租客搖身一變變成房主,其資產負債表能夠得到改善。從標的公司來看,併購標的不足8%的增值率,溢價並不高。只是“成”靠華為,賽力斯未來和華為的合作模式的可持續性還有待考驗。
抱上華為大腿
賽力斯的前身為小康股份,其成立於2003年。2015年,小康股份宣佈將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2016年6月,小康股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機板上市,並在2022年改名為賽力斯。
賽力斯生產的首款車型賽力斯SF5在2019年上市,但是銷量並不盡如人意。2021年,華為和賽力斯達成了合作,賽力斯SF5變成了華為智選SF5,賽力斯的汽車開始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2021年,華為和賽力斯成立了“問界”,逐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嶄露頭角。
2022年,問界新M7的上市,讓賽力斯一躍成名。據悉,問界新M7系列在2024年銷量已突破17.4萬輛。
但據重組報告書,2021年—2023年,賽力斯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淨利潤分別為-26.31億元、-52.21億元及-41.57億元。往前看,2020年,賽力斯也處於虧損狀態,其淨利潤為-17.3億元。
也就是說,四年,賽力斯累計虧損了137.38億元。
抱上華為大腿,但賽力斯連續虧損。
事實上,華為與賽力斯的合作模式中,華為提供技術但未佔股。賽力斯負責生產、營銷和全部費用,華為提供銷售渠道、核心技術和品牌流量。簡單來說就是,華為砸技術、賽力斯砸錢。一方面,賽力斯將大額資金投在研發成本、人工成本以及材料成本上,造車的整體費用居高不下;另一方面,由於之前銷量不高,賽力斯連續虧損。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市值在跟華為合作之後,增長不少。
據悉,2021年12月31日,賽力斯的收盤價為59.55元/股。而截至2024年12月3日收盤,賽力斯的股價為135.70元/股,市值為2049億元。
據其三季度報,隨著問界系列的持續暢銷,尤其是問界M9,直接給賽力斯帶來超過500億元的營收體量。今年1月—9月,賽力斯賣出了31.6713萬輛新能源汽車,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64.23%。2024年,賽力斯有望轉虧為盈。
“租客”變“房主”
此次併購,賽力斯繼續加碼新能源賽道佈局。
賽力斯表示,交易前,賽力斯透過向龍盛新能源租賃超級工廠用於生產問界系列智慧電動汽車產品。交易完成後,龍盛新能源將成為賽力斯全資子公司,賽力斯將獲得超級工廠的所有權,保障公司產品生產端安全穩定、自主可控,提高公司重要業務的資產完整性和控制力。同時,這一收購也有利於上市公司保持先進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保證生產端資產完整,促進整體經營戰略實施,為業績增長奠定核心基礎。
據重組報告書,此次併購的資產龍盛新能源,其增值率並不高,增值率不足8%。
龍盛新能源成立於2022年9月,該公司由重慶產業投資母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重慶兩江新區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兩江新區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共同持股,持股比例分別為42.99%、30.69%、26.32%。
據瞭解,龍盛新能源是兩江新區龍興新城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基礎設施配套專案的實施主體,是專門為服務新能源汽車生產製造成立的專案公司,其主要資產為生產新能源汽車所需的生產基地、基礎設施及相關配套設施,該等資產打造了智慧電動汽車超級工廠,主營業務是對外提供超級工廠的生產性租賃服務,包括土地、廠房、裝置及輔助設施等。
值得一提的是,賽力斯則透過租賃超級工廠用於生產問界系列智慧電動汽車產品,龍盛新能源相應獲取租金收入。2024年初,AITO問界M9由賽力汽車有限公司在該超級智慧工廠投產上市。
而此次併購,賽力斯從“租客”變“房主”。
此次交易完成後,賽力斯將租賃的工廠買了下來,對工廠的控制力上升,預計後續賽力斯資產負債率和經營性現金流會有所改善。
賽力斯此前也在公告中表示,龍盛新能源將成為賽力斯全資子公司後能降低公司資產負債率,最佳化資本結構,增強抗風險能力,同時賽力斯無需另外支付租金,可以減少每年經營性現金流出,節約資金可進一步用於日常研發生產活動。
需注意的是,賽力斯今年多次出手收購和投資。
今年7月2日,賽力斯以25億元收購華為持有的已註冊或申請中的919項問界等系列文字和圖形商標,以及44項相關外觀設計專利。
8月9日,賽力斯收購了賽力斯汽車公司19.36%股權,交易完成後,賽力斯汽車公司成為賽力斯100%控股的全資子公司;9月20日,賽力斯釋出公告,全資子公司賽力斯汽車擬以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華為技術持有的深圳引望智慧技術有限公司10%股權。
賽力斯成為國內領先的汽車廠商離不開華為的助力,問界是賽力斯汽車的核心品牌,長期佔據賽力斯汽車的絕大部分銷量,截至目前,賽力斯汽車旗下問界品牌已推出包括問界M5、問界M7、問界M9共計三款車型。
未來,華為不入股只提供技術的合作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續性?
華為不造車,而是要給大部分的汽車廠家提供底層技術。那麼,未來產品是否會出現同質化的情況?問界的優勢是否會一直存在?
本文源自: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