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概,一個有態度的財經自媒體。
A股重返3400點,釋放了什麼訊號,下週的大會會給市場帶來什麼新變化呢?本篇就和大家好好捋一下。
一,重返3400
雖然這次回到3400點上方,只有花了十來天,但再往前看,本輪行情之前,A股已經有341天低於3400點,所以這還是很有意義的。
當然,目前的A股,能夠在美元走強、貿易摩擦的環境下不跌反漲,最大的支撐就是對會議的預期,啟動新一輪經濟刺激政策,當前,信心比黃金還珍貴。
於是在惴惴不安中,大家都急切盼著A股能有大利好。要是沒有,那週一多半是完犢子。不過就在昨天晚上,官媒又放出了重磅文章,直接把情緒給拉滿了。其中最重要的一點無疑是:「中央財政還有比較大的舉債空間和赤字提升空間。」
翻譯過來其實就是明年還有加大負債率的空間,這是提前來放風了。另外專門強調了:“事實上,一系列更加積極的政策已經在緊鑼密鼓謀劃推進中。”其實,這篇文章的每一個字,幾乎都是之前就已經說過的,並沒有太多新增資訊。但是,在重要會議舉行前夕的檔口,由官媒再次強調了一遍,毫無疑問是希望穩定市場預期。做預期管理,給內外資做多中國的資產以信心。
而外資也來添把柴,據說大摩專門發了一篇研報,認為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穩住了三季度的情緒,但現在又到了需要出手的時候。頗有點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味道。
二,真正的危險
按照這個趨勢,似乎行情沒啥問題,但是國外股票市場是根據已知資訊做交易判斷,新的利好會直接反映在股價上。而我們的A股市場,是打提前量,提前埋伏,提前炒作,等到利好出來的時候,恰恰是股價最高點兌現的時機。
所以別看眼下大家熱情高漲,實際都是奔著短線撈一把的心態。這也是為什麼我說週五行情是槓桿資金髮動的原因,因為按槓桿資金的意願,10點發動的行情,午後必然加碼,只有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跟風盤,有利於自己的出貨,但事實上,午後行情既沒有快速調整,也沒有繼續向上,而是出現了盤整,那麼這必然是受到了某種壓制,顯然這隻能是來自於GJD,因為行情太短,不利於長牛。
但是大家不要覺得GJD出手,長牛就來了,事實上長牛是達到一定階段後才能出現的,而在此之前,行情的波動依然是主流,畢竟資金再短視,起碼攪動了市場,你過於壓制,市場沒有活力,長牛更加遙遙無期。所以大家真正眼下需要做的,就是跟上大資金的節奏,不要太樂觀,更不要過於悲觀!
要跟上大資金的節奏,你就要知道眼下大資金是怎麼做的,實際上眼下資金最明顯的就是各玩各的,這是大家感受到的,誰也不願意去蹚人家的渾水,表面看這裡很難形成統一的風格,導致市場的主線凌亂,但實際無論是所有人都保持一致,還是隻有部分人保持一致,本質上行情的推動都來自於資金的抱團,區別在於是跨型別資金抱團,還是同類型資金抱團。
所以,我們真正要看得就是資金是不是有抱團的跡象。比如下面兩隻股票:
一開始表現都不錯,但是後面就不對了,一個持續上漲,一個卻拐頭向下了!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這麼大的區別呢?其實不難想象,本質上就是資金的選擇不同!
但是對於多數普通投資者來說,看不到機構的行為,結果就導致自己的判斷失誤!所以,本質上這就是一種資訊差,而這需要採取手段來解決。
三,大資料的選擇
面對這類問題,我通常就是透過我用了十多年的大資料分析系統來解決。假如把資訊看做一種資料,那麼大資料分析就是把這種資料邏輯連線在一起的邏輯線。大家看下圖:
這是用我用的大資料系統看到的兩隻股票的「交易行為」資料從圖中可以看出:左側的股票,橙色的柱體更多,右側的股票,橙色柱體較少。
橙色柱體叫「機構庫存」資料,反映機構大資金參與交易的積極性。很明顯,左側的股票,機構更願意參與,所以股價也一路上漲,調整也都是虛跌;而反觀右側的股票,機構參與興趣不大,所以股價很難持續上漲,反彈也只是空漲。看到這一幕,就不會對股價為何有這麼大的表現差異覺得奇怪了!PS:關於「機構庫存」資料的原理,我會在文末和大家分享。
四,重要提示
本篇的梳理中不難看出,很多股票都得到了機構的關注,跟上機構的選擇才是關鍵,但是很少有對機構資金進行全域性性觀察的,你知道到底哪些股票裡面有機構資金參與,同時還是很積極地嗎?看下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機構庫存」資料目前快速增加中,但真正值得我們關注的,其實是「機構庫存」資料已經持續一段時間的個股,比如10天以上有機構資金參與的,而這個數量,目前看還是鳳毛麟角,這是大家需要重視的。
PS:「機構庫存」資料,反映了機構資金交易的意願,如果「機構庫存」資料越活躍,那就意味著參與交易的機構資金越多,機構資金參與的時間也越長。如果機構資金長時間參與一隻股票,那麼它的態度其實很明確。如果不看好的話,會持續參與一隻股票的交易嗎?顯然是不會的!
再補充一點:一隻股票,如果參與交易的大資金形成合力,那麼表現出來的就是交易行為應該非常積極?一隻股票,如果參與交易的大資金沒有達成一致,那麼交易行為上還會很積極嗎?所以,「機構庫存」資料反映的是全體機構大資金博弈後的結果。
真相很殘酷,但不知道真相會更殘酷。本篇就聊到這裡,關注老概,隨時隨地帶給你不同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