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造車是九死一生的創業,事實上還真是如此。
近日,又一家新勢力倒下了,那就是和吉利合資的極越汽車。
“極越”名叫“集度汽車”,後來改名為“極越汽車”。,背靠百度和吉利兩個超級大廠,屬於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但一直以來銷量慘淡,月銷長期在1000到2000輛左右,如今直接沒錢,兩大股東都不願意投錢了,原地解散……
事實上,這幾年倒下的新勢力還真是不少,給大家放一張圖,估計就明白了。
下圖是某機構整理的新能源生死簿,不是非常全面,但大家還是可以看一看,對照對照的。
可以看到,倒下的車企已經是非常非常多了,活下來的遠比倒下的少,況且這張表還不太全面,很多倒下的沒在上面。
僅今年就倒下了至少三家了,先是汽車倒下了,因為的原因,恒大汽車陷入困境,資金鍊斷裂,找不到錢,基本上是沒救了。
後來高合倒下,其實高合表現還可以的,它有產品,有市場,在細分領域還打出了一定的知名度,但依然倒下了。
再是集越汽車倒下了,極越還有百度、吉利這麼兩大股東,要技術有技術,要錢有錢,最後也倒了。
其實還有一些知名度很小的車企也倒下了,經如天際,但知名度不高,就不說了吧。
目前還活下來的新勢力,其實是屈指可數了,特別是真正的新勢力們,也就只有蔚小理、零跑、小米這麼幾家了,哪吒其實是要打個問題的,不多說,大家都懂的。
接下來哪些車企,可能會倒下?其實大家看看上面的圖,大致就能夠判斷的出來,如果再配合一下新勢力們的銷量表,就基本上不會有太多的出入了。
事實上,新能源車倒下,遠比燃油車企倒下後果嚴重,因為新能源車的賣點,比如網聯絡統、智慧駕駛輔助系統、手機APP等,一旦車企倒下,可能就Over了,且售後也是難題,路邊店可修不了,這可不像燃油車,沒有這些玩意,且很多路邊店也能售後。
造車是需要規模化的,因為汽車產業是重投資的行業,毛利率、利潤率不會太高,必須靠提高規模,然後降成本,一定規模達不到,那麼就一定活不下來,因為賺不到年,不斷的虧損,誰也撐不住。
而這個規模,至少年銷量要達到50萬臺以上,才會有可能盈利。而按照大佬們的說法,未來整個銷量會集中在幾家車企的身上,所以估計這些活下來的,還會繼續洗牌,只剩幾家。
目前國內新能源品牌,其實還有幾十個,所以2025年誰會倒下,真的很難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