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約1500字
閱讀完約3分鐘
■ 賀宛男
本週是11月的最後一個交易周。儘管還有一個月的交易時間,但A股在連續兩年走熊後,今年年線收陽已成定局。
客觀地說,今年也算是一個小牛市,滬指和深指漲幅各在12%上下,雙創指數漲幅更是超過了17%,但股民未必都賺到了錢。截至本週五,在5300多隻個股中,上漲個股和下跌個股之比約為2650:2700,即有一半的股票是下跌的。
為什麼指數漲了一成多,不少股民還在虧錢?用一句市場的流行語:今年的所謂“牛市”是“流動性牛”,是靠錢堆起來的。通俗地說,“流動性牛”即“水牛”。
如何從“流動性牛”走向“基本面牛”,即從資金刺激上漲,走向業績推動上漲,幾乎已成為市場參與者的期盼。
今年的“刺激牛”主要有兩輪:一是今年2月中國證監會新主席上任,一反長期以來以融資者為主體的基調,確立以投資者為本,並徹底改變了新股的供求關係。二是今年9月以“金融三巨頭”為主,多部門政策齊發,千方百計地為股市注入增量資金。但由於沒有基本面作支撐,兩輪刺激都是快漲速跌。
從某種意義上說,流動性和風險偏好也是股市能否走牛的重要條件。如果無風險利率下行,資金十分寬鬆,股市的吸引力也會隨之提升,特別是投資那些高股息率的股票,但前提是要有盈利預期,雖然眼前不怎麼樣,但對未來的公司業績和經濟前景有信心。
為什麼市場寄予極大希望的“5000億元+3000億元”大利好中,互換便利的5000億元至今才落地500億元?我們所見也就只有中金公司和中信證券這樣的央企大券商,為了響應號召,拿了幾張“入場券”;而3000億元的回購增持再貸款,截至11月28日,也僅有173家上市公司參與,金額合計378.21億元。其中回購計劃123項,金額為228.43億元;增持計劃50項,金額為149.78億元。兩個月過去了,落地資金都僅有1/10。
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盈利預期尚不明確。如果預期看不清,為什麼要增持?又為什麼要“以券換券”?
正因為如此,“9·24”以來,雖然市場相當活躍,日成交金額天天過萬億元,甚至高達2萬多億元,但巨震不斷,過去少見的上下100點的震盪成了常態,期待的慢牛始終沒有出現。
即便如此,從基本面觀察,還是有不少值得關注的現象。
比如半導體行業,由於人工智慧、5G/ 6G、智慧汽車的持續擴充套件,半導體行業強勁復甦。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最新資料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半導體銷售額達到1660億美元,同比增長23.2%,環比增長10.7%。這是自2016年以來的最大增幅。儘管美方不斷打壓中國的晶片行業和企業,但由於有巨大的市場,今年前10個月,我國積體電路出口達9311.7億元,同比增長21.4%。
又如光伏和鋰電行業,有關研究顯示,這兩個行業正在逐漸走出底部。也許這正是寒武紀和寧德時代兩大龍頭股不斷走強的底層邏輯。
實際上,本週股市,尤其是本週五的市場,也確實出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跡象。
本週五,A股主要指數量價齊升,其中上漲個股與下跌個股之比約為8:2,但ST板塊、殼資源板塊和虧損股板塊,卻出現了跌多漲少或漲跌各半的局面。其中,ST板塊的個股漲跌比為56:60,行業龍頭板塊的個股漲跌比為104:19。
筆者想強調的是,如果說今年2月份的第一輪“牛市”,還是證監會層面的政策救市的話,那麼,今年9月更加大張旗鼓地拯救股市就是拯救經濟。正如劉紀鵬先生所言,只能成功,不能失敗。今年1—10月的經濟資料顯示,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下降4.3%,較1—9月同比下降3.5%,又增加了0.8個百分點,10月單月工業企業利潤降幅更是達到了10.0%。
只有讓股市上漲,才能刺激消費,我國經濟才能從低迷中慢慢走出來。
看看滬指,從2700點漲到3700點,漲幅約1000點。如果從3700點再跌至3200點,那就是漲幅要回調50%,要再漲上去就困難得多。所以,滬指近期每每不到3200點就止跌了。本週一(最低3232點)是這樣,本週三(3227點)也是這樣。從這個意義上說,滬指只有、也必須從3200點漲上去。
本文由作者首發於金融投資報
編輯|陳雨禾
校檢|袁鋼
稽核|苗曦
本文為金融投資報jrtzb028(微訊號)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絡金妹兒。轉載須在正文開頭顯著位置註明稿件來源及作者名,違者必究。
聯絡金妹兒:028-8696849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號:5112018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