罰沒收入,指財政收入的一種形式。按照百科的定義,是經濟管理部門對違反法律、法令或行政法規的行為按規定課以罰金、罰款或沒收品變價收入,以及各部門、各單位追回的贓款和贓物變價收入等。
罰沒收入佔財政財政收入的比重是多少呢?
《中國統計年鑑2024》(實際資料發生在2023年度)顯示,2023年,全國財政收入為216795億元,其中罰沒收入3936億元,佔財政收入的比重為1.6%。
具體到不同省份和不同城市,罰沒收入所佔比重有比較大的區別。
從各省的資料看,哪個省份的罰沒收入多?這可能與經濟規模有一定的關係,經濟規模大、人口數量眾多的省份,理論上能夠獲取到的罰沒收入,要遠高於經濟規模更小的省份。
用罰沒收入佔財政收入的比重,可以在同一標準下,更好地衡量各省罰沒的情況。
從金額看,2023年,廣東罰沒收入達到338億元,排名全國第一。
山東312億排名第二,江蘇241億排名第三,河南則超過200億。而江西、遼寧的罰沒收入,也在190億元以上,來年很可能超過200億的大關。
有意思的是,人口稠密的華東六省(不含上海)、華中三省和廣東廣西,罰沒收入均突破了百億大關。
從比例看,2023年度,各省合計3629億元的罰沒收入,佔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為3.1%。
廣西以7.7%的比重,排名全國第一。遼寧7.1%、江西6.5%,分列第二名、第三名。黑龍江和西藏均為5.9%,並列第四名。
上海2023年罰沒收入佔比為0.6%,北京1.2%,浙江1.9%,是罰沒收入最低的三個省份。
當然,由於罰沒收入除了大家熟知的交通違章外,還有很大一部分來自贓款、贓物(比如大家熟知的和坤跌倒、嘉慶吃飽)。後者具有很強的偶然性,所以一年的資料,不足以說明問題。
如果想了解各省罰沒收入的比重,需要對持續多年的資料進行觀察,才能得到更準確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