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成績單,終於正式公佈了!2024年第四季度的經濟環比上漲了0.56%,按年計算的增幅為2.3%,低於亞特蘭大聯儲之前的預估。但同比增長率初步統計為2.8%,與南生之前的預測一致。
私人消費,繼續是最大貢獻者
以美國商務部公開的資料為準,以2.3%的四季度環比年化增長率為計算結果:私人消費對美國經濟增長貢獻了2.82個百分點,聯邦及各級地方政府的財政支出對GDP的增長貢獻了0.42個百分點。
2024年第四季度,美國對外商品與服務貿易“雖然整體依舊是逆差,但由於逆差金額的收窄影響”,反而推動GDP擴張了0.04個百分點——上述三大部門的貢獻率合計為3.28%。
但由於庫存變化、固定資產投資下降的影響,私人投資對第四季度的經濟發展“不僅沒有貢獻,反而拖了後腿”——拉低經濟1.03個百分點。與前文提到的增長3.28%抵消後,整體的年化增長率為2.25%。
四捨五入後,寫成:美國2024年第四季度的經濟環比年化增長率為2.3%,遠低於美國亞特蘭大聯儲在數天前給出的預估,看來他們的GDPNow預測模型得要進一步最佳化了,誤差不應這麼大啊。
2024年,美國經濟實際增長2.9%
按市場價格核算,並且從我們中國網友們較為習慣的“同比”角度來看,美國2024年第一季度的GDP接近7萬億美元,增長3.1%;第二季度的GDP為7.29萬億美元,實際增長了3%。
第三季度的GDP進一步擴大至7.365萬億美元,實際增長2.5%。第四季度的GDP實現了7.5萬億美元的突破——初步統計為7.55萬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剔除各種商品與服務的價格變動因素後,增長2.8%。
2024年全年,美國經濟總規模達到了29.2萬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與上年同期相比,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實際增長了2.9%,繼續處在本輪經濟發展週期的上沿。若不剔除通脹因素,名義增長率為5.3%。
2024年,美國GDP約為中國的1.54倍
從中美兩國居民、企業創造出來的最終商品、服務數量角度來看,中國人在2024年交出的成績單依然是領先美國的——我國提升了5%,美國增長2.9%,擁有2.1個百分點的優勢。
但可惜的是,人民幣的中間價平均匯率在2024年貶值了1個百分點,疊加物價趨於通縮的影響,僅使我國GDP按美元計算“小幅擴張至18.94萬億”。未能實現19萬億美元的突破,低於多數網友的預期。
這意味著:中美兩國的GDP差距再一次超過了10萬億美元,美國經濟總規模達到了中國的1.54倍。展望今年(2025年),人民幣匯率繼續存在著下滑的風險,美國CPI漲幅也將在我國之上,差距還將增大。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美國經濟偏向金融,偏向“價格可以內卷很高的服務業”,與中國經濟更加註重“實體產業的轉型與升級”是有根本性的差異。給大家看個資料,截止到2024年第二季度末,我國海外資產達到9.79萬億美元。
而其他國家、地區投放在中國大陸境內的資產總額卻只有6.8萬億美元,比我國投放在境內的資產少了近3萬億美元。即便是在這種“資本整體處在外流”的背景下,中國也實現了全產業鏈建設。
反觀美國,投放在其他國家、地區的資產雖然達到了37.86萬億美元,但引入的外資更高——截止到2024年第三季度擴張至61.46萬億美元,比美國的海外資產多了23.6萬億美元。
全球資本瘋狂湧入美國,錢多的“起了泡沫”,反而不利於注重價效比、注重產品綜合競爭力的製造業的發展。於是我們看到了這樣的奇葩現象:美國經濟總規模的優勢在不斷擴大。
但美國的綜合國力相對於中國卻在持續縮減,除了少部分高階製造業,美國工業部門整體已落後於中國。特朗普以為英偉達給美國的AI產業構建了寬且深的護城河,但卻DeepSeek打了個措手不及。
還有之前爆出來的中國兩款正在研製的第六代戰鬥機,全球首艘可搭載戰鬥機、預警機、直升機、無人機、兩棲裝備等多種武器,且擁有“電磁彈射器和阻攔索”的現代化兩棲攻擊艦首艦——四川艦。
這就是中國經濟與產業結構的差異,GDP這個單項指標雖然依舊很重要,但卻越來越難以真實的體現各國經濟的本來面目。我們不需介意麵子問題,GDP第一名可讓美國人繼續拿著,它還是超級大國。
美國政客需要這個“名”,只有確保經濟總規模的優勢,才能維持債務比的可控。也只有讓GDP不斷創新高,且相對中國擁有較大優勢,才能確保其他國家、地區投放在美國境內的鉅額資產,不會快速外流。
對中國人而言,在繼續深化改革、推動各產業平衡發展的同時,需要盡最大努力推進產業升級與轉型戰略,搶佔全球供應鏈的制高點。這是在鞏固“實”,若干年後,必然會實至名歸。本文由南生撰寫,歡迎轉發、評論、留言、分享和打賞!